聚力謀新篇︱蔣穎委員: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向全球分享“中國經驗”

“我在多年前提出的‘政策措施千萬條,企業感受第一條’理念,出現在2025年上海市政府新春第一會上發布的‘營商環境8.0’文件標題中。”這一認可,讓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董事會主席蔣穎倍感鼓舞。
今年年初,“企業感受”成為熱詞。行動方案8.0版首次將“提升企業感受”寫入文件標題。這也激勵著蔣穎持續為營商環境的優化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董事會主席蔣穎
聚焦營商環境、數字化轉型,建言獻策
時間追溯到2024年3月,蔣穎參加全國政協第十六次雙周協商座談會“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並作會議發言。具體建議包括:
擴大制度型開放,提升制度規則的國際互認度,增強中國市場對全球資本的吸引力﹔推廣創新試點經驗,解決營商環境地區間不均衡問題,讓企業在中國的梯度布局更加順暢,真正踐行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目標﹔強化數字技術賦能,推動政府治理數字化升級,提高政務服務效率,降低企業合規成本等。“這些建議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認可,並被納入相關政策研究范疇。”
今年是蔣穎在全國政協履職的第八年。除了營商環境外,她還長期關注數字化轉型、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在履職期間提出多份建議提案。
針對數字技術,蔣穎提交的“關於數字政府發展的提案”榮獲“全國政協2022年度好提案”﹔2024年,蔣穎在界別聯組會上建議,制定政府和公共部門的數字治理標准體系,鞏固和擴大我國在數字政府建設方面的國際競爭優勢。此后,又進一步闡述數字技術對優化政務服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關鍵作用,建議推動政府數字化改革的系統性布局。這一建議得到了商務部和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可,並在政府的數字化轉型政策中得到具體體現。
“這無疑為民營企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今年2月17日,上海召開了民營企業座談會。蔣穎認為,該座談會釋放出三個重要信號。
一是民企座談會的焦點從“國內經濟支撐”到“全球競爭戰略”,強調了民企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位置,標志著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領域的新一輪戰略布局。二,此次座談會的召開時機蘊含著深遠的國內政策指向。這無疑為民營企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三,參會企業的行業分布體現出中國對“新質生產力”所代表的新生代科技企業的資源傾斜與支持。
在促民企方面,蔣穎建議,要加快推動《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出台和落實,增強民企的發展底氣。針對民企最頭疼的融資難問題,鼓勵扶持更多優質民營科技型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發展壯大。此外,=要正視民企利潤承壓的現實,通過完善收費監管和解決拖欠民企賬款問題,切實減輕民企負擔。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舉措,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然要求。”蔣穎認為,在當前數字化和智能化浪潮下,中小企業仍面臨諸如資金壓力大、標准化解決方案難形成、以及數字化人才短缺等挑戰。
為此,蔣穎帶來了相關提案,建議通過優化金融支持,降低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通過樹立數字化示范企業以及推廣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方式助力轉型,打造多種數字化轉型方案﹔通過校企合作、優化培訓等舉措助力中小企業吸引數字化人才。
“我是營商環境最直接的感知者”
“作為專業服務機構的咨詢顧問,我為企業投資經營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務,是營商環境最直接的感知者。早在2011年,我就親身經歷了——完成企業開辦流程因為一張A4 紙的尺寸不合格而需要多花6個月的經歷。”從2017年起,蔣穎就如何完善營商環境、優化政策落地等議題,先后提交10余篇提案和調研報告。
她的核心觀點是——政府需要從監管者轉向服務者,整合碎片化的政策和服務資源。其中,有關政府流程再造和系統集成的建議得到了政府的積極反饋,並體現在此后上海和全國各地優化營商環境的行動方案或改革舉措中。
在這幾年的履職中,蔣穎深刻感受到了優化營商環境對企業投資和發展的重要性。“‘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這一句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企業經營發展最真實的感受。”
14年來,持續聚焦的履職經歷,讓蔣穎更加堅定,隻有不斷傾聽企業聲音,推動政策優化,才能真正讓市場主體受益。未來,她將繼續關注如何提升政策的透明度和執行中的確定性、如何優化數字化政務服務、如何增強中國市場對全球企業的吸引力,助力營商環境邁向更高水平。
蔣穎言辭懇懇,越是處在國際風險挑戰增多的局面中,就越要堅定地使中國對全球企業、資本和人才更具吸引力,為增強國家競爭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專業力量。“這就是優化營商環境、積累和推廣中國經驗的意義所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