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推進餐飲業一體化綜合監管

人民網上海2月27日電 (記者董志雯)近日,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管局在餐飲業監管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成功實施了以“一體化綜合監管”為主軸,以“數治場景”與“共治場景”為兩翼的食品安全監管新范式。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監管效率,還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為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對新開餐飲首店集聚、多部門高頻次檢查等挑戰,靜安區市場監管局主動作為,牽頭組織多部門共同行動,構建了以“一體化綜合監管”為主軸的新監管模式。該模式涵蓋了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消防安全、市容環境衛生等多個方面,形成了超百余項檢查標准,確保監管全面、細致。同時,靜安區市場監管局還根據投訴舉報等“觸發式”檢查情況,對檢查名單和事項進行動態優化,確保監管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靜安區市場監管局還進一步健全“一體化綜合監管”工作閉環機制,通過“雲復核”方式,由執法人員對餐飲企業整改情況、長效機制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復核,帶動餐飲企業跑出食品安全管理的“加速度”。
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執法人員選擇餐廳客流平穩時段進行檢查,檢查結束后,各部門提出的整改事項及內容會制發清單統一告知餐飲企業限時完成整改,不僅守牢了安全防線,還有效降低了商家的迎檢成本。據統計,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來,靜安區涉及餐飲一體化綜合監管的部門通過開展聯合檢查,現場檢查頻次同比下降了40%。
除了“一體化綜合監管”主軸外,還注重“數治場景”和“共治場景”的建設。在數治場景方面,充分發揮“天鷹”、“互聯網+明廚亮灶”等智能遠程監管手段的作用,實現了智能巡查、智能抓拍、智能報警等功能,大大提升了監管的精准性和及時性。目前,全區已有1700余家餐飲企業建設了“互聯網+明廚亮灶”。在共治場景方面,靜安區市場監管局充分調動商場運營管理方、第三方評估機構、食品協會等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監管,建立了商業體食品安全多元共治格局。
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頡鳴表示:聚焦破解“多頭檢查”瓶頸,實現“無感檢查、有感服務”的監管理念轉變,通過持續推進餐飲業一體化綜合監管,探索“非現場”監管、“觸發式”監管新模式,給檢查頻次做“減法”,給監管質效做“加法”,不斷提升企業感受度,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