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首輛每月50元,老舊小區停車難破解了!

2025年02月26日17:00 |
小字號

近日,張堰鎮牡丹小區智能道閘及小區外租賃停車場正式運營啟動。

“我們在小區1、2號門以及新停車場分別安裝智能道閘系統,改變小區以往‘單一出入口’的瓶頸模式,提高了小區停車的管理效率。還對新停車場進行停車位規劃和劃線工作,設置了35個停車位,將小區停車分流至此。”張堰物業公司副總經理姚連祥表示。

啟動運營后,小區內月租車首輛車50元/月,第二輛車80元/月﹔訪客臨時車輛進小區后前2小時內(含)免費﹔超過2小時后按每小時2元/輛收費,20元封頂﹔滿24小時后重新開始累計計費。這一舉措將小區物業從原先的“輸血機制”變為“造血機制”,為后續小區管理提供更多可能。

牡丹小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是張堰鎮典型的老舊小區。道路狹小、停車位有限等問題突出,群眾反響較大。2020年,牡丹小區實施了老舊小區綜合改造,並將原先的停車位進行整體規劃和優化調整,在確保消防通道暢通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增加停車位,小區面貌得到了大幅度改善。

但隨著私家車的逐年增加,牡丹小區汽車保有量為90輛,與小區僅有的55個停車位相比缺口很大,並且由於無序停車、破壞綠化停車、佔用消防通道停車等亂象日益加劇,十分影響居民出行。

為此,張堰物業公司“看上”了與小區一街之隔的租賃企業的一塊閑置場地。在走訪過程中,物業了解到,該區域隸屬於上海聚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主要用於倉儲,而1278平方米的露天場地處於閑置狀態。如果將其作為小區停車使用,至少能停30多輛汽車。

2024年年初,居民區、業委會、物業公司聯合張堰派出所與企業就打造停車場一事進行商談。企業負責人了解情況后,同意免費提供場地並與物業公司簽署了無償租賃協議。

初步協議達成后,小區業主大會制定了《牡丹小區靜態交通管理實施方案》,啟動收費管理模式,規定了車輛登記辦法、收費標准和收費模式等相關事項。方案規定,前三年停車費歸物業公司所有用於支付基礎建設費用。三年后按70%業主、30%物業進行分成,物業負責后續維護管理,業主部分轉入小區公共收益賬戶,為業主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

這一“社區+企業”共治的有益探索,靈活利用小區周邊場地資源,有效緩解小區停車難現象,同時讓小區擁有了公共收益。

(來源:i金山)

(責編:沐一帆、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