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要不要相約走一走上海的這些古橋?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吃湯團、看花燈、猜字謎……元宵節就快到了,大家准備怎麼過呢?對不少上海人來說,逛豫園燈會時,走一走九曲橋,是重要的儀式感之一。這背后寄托著人們的祈願:在彎彎曲曲的橋上走一遍,把不順和煩惱統統拋掉。
九曲橋
其實,走九曲、祈平安的習俗,是上海老底子“走三橋”的延續。“走三橋”是在元宵節的夜晚,結伴出游的婦女們要走過三座橋,以此祈福新的一年無病無災。那場面一度熱鬧極了!清代上海人秦榮光在《上海縣竹枝詞·歲時》中,就曾用“是夜傾城出游”形容當時的盛況。
清末《圖畫日報》所載《上海新年之現象·走三橋》
(圖源:上海市檔案館)
如今,“走三橋”的民俗雖然早已淡出人們的記憶,但上海古橋承載的美好回憶和真摯祝福,依然滋養著大家的心靈,吸引人們駐足流連。
比如,對南翔古鎮的居民而言,八字橋讓人聽著就歡喜。來聽這首民諺:“走過吉利橋,大吉大利鴻運照﹔走過太平橋,四季平安身體好﹔走過隆興橋,事業興旺節節高。”您可能要問,八字橋和民諺裡的吉利橋、太平橋、隆興橋有什麼關系?實際上,八字橋正是由這三座石橋組成的。它們兩兩相交,看起來像個大大的“八”字,八字橋便由此得名。
如果您到了被譽為“古橋博物館”“江南橋鄉”的金澤鎮,大概會為迎祥橋陶醉。它美得出眾,像是一道跨越水面的彩虹。元代書畫家趙孟頫、明代政治家劉伯溫等,都忍不住為它寫詩作畫。走上去,不妨留意下它的樣式。600多歲的迎祥橋沒有欄杆,是典型的元式橋梁,還被今天的人們視為“連續簡支”梁橋的鼻祖。
迎祥橋
(圖源:綠色青浦)
當然,您還可以去方塔園探訪全國僅存的木肋石板橋——望仙橋﹔在雲間第一橋感受鬆江二十四景之“跨塘乘月”的美好﹔或者前往金山廊下鎮的山塘橋,體驗一腳跨上海、浙江兩地的趣味……
上圖:望仙橋 / 左圖:雲間第一橋 / 右圖:山塘橋
(部分圖源:上海鬆江)
歡迎大家到這些上海古橋走走,遇見那一份份靜候著的小美好!
資料:FM89.9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長三角之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