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開放創新 臨港將開展更大力度開放壓力測試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更加突出跨境和離岸業務開放創新
臨港將開展更大力度開放壓力測試
昨天,臨港新片區召開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再次吹響全年營商環境優化的號角。記者在會上獲悉,臨港新片區自設立以來,累計形成營商環境領域創新案例30個、新設企業超11.5萬戶。2024年,根據德勤對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成熟度的評估,臨港綜合得分與包含新加坡、中國香港、新西蘭等地的首批50個參評經濟體中的第四名相當。
“地毯式”針對性制度創新
臨港最大的優勢是制度創新,最核心的競爭力是高水平開放。臨港新片區聚焦制度創新,創造了以“特斯拉速度”“波音速度”“商飛速度”為代表的臨港速度。
臨港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提出,制度創新始終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舉措,今年將更加突出跨境和離岸業務的開放創新,要在跨境和離岸金融、離岸貿易、跨境和離岸數據、跨境醫療、高能級航運服務等重點領域開展更大力度的開放壓力測試,讓各類企業在臨港真正感受到行政服務更高效、市場機制更完善、國際化規則更成熟、發展成長更快速。
據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制度處副處長張楠介紹,今年還將聚焦企業發展體制機制障礙開展“地毯式”針對性制度創新,並針對特色產業、業態開展更大程度的壓力測試,全力幫企業解決制度性問題。
去年11月,臨港新片區曾舉辦過一場特殊的營商環境吐槽大會,邀請來一批企業、開發主體代表,聽取他們對當前營商環境存在的難點、堵點提出訴求。制度處則將這些意見建議按“輕重緩急”劃分為“馬上整改”“需研究改進”以及“加強探索優化”三個類別,並召集相關職能部門“頭腦風暴”,群策群力提出改進措施,加以落實。
“截至目前,已有效解決20多個問題,數量過半。還有些以制度創新的名義在與上級部門溝通推進中。針對提出意見建議的企業,我們歡迎其成為與臨港一起試制度的首批試點成員,形成具體案例,后續再推廣復制路徑。”張楠說。
讓企業隨時隨地找對人
今年上海優化營商環境8.0版方案中,“提升企業感受”這一表述被首次放在大標題中。在臨港新片區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聚焦提升企業感受度也被多次提及。
臨港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明確,要把抓企業服務放到抓招商引資、抓項目建設同等重要的地位。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在會上提出,“不僅是招商引資階段承諾好,更要在企業落地后把政策兌現好、困難問題解決好、經營發展支持好,既要關注企業生產經營的問題,又要關心企業員工生活的問題,讓企業心無旁騖、心情舒暢地在臨港發展。”
臨港大項目多,過去由於企業招商不同階段由不同團隊負責,常會出現招商與企業服務銜接不暢的問題。為了確保項目快速落地投用,臨港在全市首創了“項目服務包”全過程零時差響應機制。
“通過服務包的設計,企業從最早在投資意向還沒完全清晰時,就能快速獲得相對准確全面的政府服務要求、管理要求,實現全過程的無縫銜接。通過該機制,建設項目由簽訂協議到取得施工許可証的平均用時縮短了20%。”臨港新片區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閔之光告訴記者。
今年,企業服務中心將重點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和項目全過程服務,會同各鎮、園區建設面向內、外企業的服務資源的公共“資源庫”,建好為企服務資源庫和服務專員、專窗、專線,讓企業隨時隨地都能找到人、找對人。(記者 沈思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