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這裡的居民豎起大拇指→

“電動車棚安裝好啦,大家這兩天就可以把車停進去了。”朱涇鎮珠溪苑小區的居民在收到電動車棚安裝完成的消息后,十分歡欣。
該車棚從計劃到落成歷時小半年,由“急難愁盼”轉為“皆大歡喜”,這不僅得益於居委會的跨前服務,更得益於朱涇鎮“五小工作法”的應用。
“160分之1”的矛盾亦要解決
“安裝車棚我堅決反對,如果一定要裝,別怪我‘敲’掉。”回憶去年7月初,為電動車棚安裝一事走訪到老金家時的一幕,臨源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徐茜仍記憶猶新。
珠溪苑是一個隻有160戶的小型社區,在整個征詢過程中,隻有1戶反對。大比例的通過率也說明了業主對電動車棚落成的期盼。
調解專班上門為老金做思想工作
居民老金居住在車棚選址區域附近,最開始方案征詢時,老金僅是抵觸,不願提及原因。為了破冰,居委會與信訪專員、社區民警等組建調解專班以嘮家常的方式多次上門,幾番溝通后,老金終於道出其中緣由。
原來,老金居住地周圍已有一個快遞櫃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因為大件垃圾暫存區的門不能關閉,風大了門就會“咣當咣當”響,加上快遞櫃的取件聲,給老金入睡造成很大困擾,心中諸多不快成了老金此次反對的主因。
聽了老金敘述后,徐茜連著三晚到珠溪苑小區走訪,確認了老金所說的情況客觀存在。為盡快解決噪音擾民問題,居委會把這個議題提上了“解鈴人”調解服務一事一議座談會,在大家集思廣益下,很快得到解決方案,一是給破損的垃圾箱房裝上圍欄和插銷,二是給快遞櫃靠居民樓一側裝上隔音欄。兩件煩心事陸續得到解決,老金的態度也鬆動了。
給破損的垃圾箱房裝上了圍欄和插銷
前段時間,老金主動與徐茜打去電話,同意電動車棚安裝。“如果以少數服從多數啟動建設,老金的積怨就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今后對社區工作會越發抵觸。”徐茜說,“大部分居民都是講道理的,隻要我們拿出真心去解決問題,居民一定會看在眼裡。”
近年來,朱涇鎮不斷加快“家門口”的信訪服務體系建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成立小隊伍、建立小陣地、解決小問題、安撫小情緒、巧做小事情”為抓手,把坐在辦公室辦信訪變成主動上門送服務,切實把點滴工作做到群眾心坎裡。
“五小工作法”突出的就是從“小”字出發,要求各村居委發揚“小板凳”精神,走到群眾中去,收集民情民意,注重源頭治理和前端化解,把可能引發的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小孩哥”“小孩姐”都是“寶藏”調解員
去年年末,一連三起“12345”工單接踵而至。原來是新華書店改造后,將倉庫門前的一處空地圍了起來,並安裝了電子起落杆,一時引起周邊居民的不滿。同時,新店轉型后新增了餐飲業務,看著突然冒出來的煙囪,居民們擔心后續會有油煙問題。
新華書店停車問題協調會
臨源居委會信訪窗口在接單后立即行動,邀請居民代表、新華書店負責人、朱涇鎮城管中隊以及社區民警面對面座談。當晚,各方如約而至。作為全場最小的居民代表,“童”鄰人青少年議事會成員魏子涵也跟著其樓組長母親全程參與。
“童”鄰人青少年議事會
在會議中,大家了解到,目前圍擋區域確實為商戶的自用區域,因書店業態升級后客流量提升,故對停車區域也進行重新規劃。此外,煙囪為消防設施(強排風),並非油煙排放口。
積分兌換共享停車位區域
會上還一致通過以志願服務換共享停車位的方案。此次會議解開了居民的心結,會后,魏子涵主動認領宣傳員的任務,與媽媽一起向周邊的居民展開宣傳,鼓勵更多人加入社區志願者隊伍,用自己的志願者積分兌換共享停車位。
在臨源居民區,借助“童”鄰人青少年議事會,通過小手牽大手,聚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中青年居民,讓他們從社區事務的旁觀者,悄然變成社區治理的宣傳員、議事員、調解員。
而這只是朱涇鎮打造“一社區一品牌調解室”的縮影,現在在朱涇各社區的調解室裡,不僅有司法、法庭、公安等人員,更有“小孩哥”“小孩姐”“老娘舅”“老舅媽”等居民群體參與其中。人員、陣地、服務的前移推動了“家門口”信訪服務體系的構建,也讓信訪“起始站”在一步步跨前服務中轉變為信訪“終點站”。
(來源:i金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