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回家路不間斷 上海各大火車站開啟通宵運營模式

2025年01月24日15:08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隨著春運客流高峰到來,上海各大火車站開啟通宵運營模式

高鐵動車“值夜班”,回家路24小時不間斷

凌晨2時,上海虹橋火車站候車大廳亮如白晝、座無虛席。室外寒風凜冽,室內溫暖如春。雖然旅客們眼神略顯疲憊,但嘴角卻微微上揚,因為他們馬上就可以坐上高鐵動車,回老家與親人相聚了。許多人忙碌了一年就是為了這一刻的團圓,而車站徹夜明亮的燈光、月光下飛馳的高鐵動車,還有那些幕后忙碌的人,共同筑就了24小時不間斷的回家路。

深夜旅客不比白天少

1月20日起,隨著春運客流高峰到來,上海各大火車站開啟通宵運營模式。其中最主要的是上海虹橋站、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鬆江站這四個大站。

上海虹橋站隻有高鐵動車,平時因為高鐵線路有檢修的“天窗期”,凌晨沒有列車。近期通宵運營,高鐵動車也開始“值夜班”了。鐵路上海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滿足旅客的回家需求,夜間高鐵自1月20日起開行。春運期間,鐵路上海站預計共開行夜間高鐵235.5對,數量創歷史新高。其中,上海虹橋站過去幾天每天開行的夜間高鐵數量在60趟左右,昨天夜間至今天凌晨數量更是超過70趟。

“夜間旅客的數量一點都不比白天少。”上海虹橋站“心尚”服務工作室客運員張瑤好不容易抽出點時間向記者介紹情況。進入春運時間,車站候車大廳就開啟“人山人海”模式,不僅座位上坐滿旅客,還有許多人坐在自己的行李箱上,或者坐在候車大廳兩側的花壇邊,也有一些旅客直接坐在地上,靠牆休息。一直到凌晨3時以后,靠在牆邊的旅客才慢慢減少,但座位基本還是坐滿的狀態。等到凌晨5時后,乘坐白天列車的旅客陸續到來,候車大廳的旅客又多起來了。

張瑤所在的“心尚”服務工作室負責重點旅客的服務工作,重點旅客包括老人、孕婦、盲人、腿腳不便的人、病人等。夜間,重點旅客也不少,20日晚間,工作室接待了十幾位需要輪椅的旅客,21日晚間,工作室還接待了6位有視覺障礙的旅客。張瑤和同事需要統計重點旅客的信息,提前聯系旅客,並到檢票口或下車點接旅客,常常還要把重點旅客送到列車上。“有些重點旅客有家人陪伴,但春運期間大家行李都比較多,所以需要我們幫忙推輪椅。”

深夜,不少旅客是昏昏欲睡的狀態,每當有列車開始檢票,張瑤和同事就要起身巡視一圈,看到有旅客睡著,特別是獨自一人靠著睡覺的,她們便會輕輕拍醒旅客,詢問乘坐哪趟列車,提醒他們不要錯過。

輕聲細語傳遞溫情

從候車大廳到列車上,旅客離家鄉又近了一步,心情也更放鬆了,許多人一上車便靠在椅背上睡著了。這時,高鐵乘務員也開啟平時沒有的夜間模式,走路說話的聲音都要比白天輕一些。“乘務員能看到旅客的車票信息,夜間有座位的旅客查驗車票都是無打擾模式。等到站前,我們再關注有多少旅客要下車,然后走近小聲提醒。”上海客運段高二車隊列車長祝佳佳告訴記者。

祝佳佳21日晚至22日凌晨剛值完夜班,列車是16節編組的復興號列車,單程共1410位旅客,上座率為95%。她發現夜間高鐵上,務工人員明顯更多。“我值乘的這趟臨客高鐵從上海虹橋站到阜陽西站,許多人都帶著蛇皮袋、塑料桶,他們上車后,乘務員會幫他們整理行李,將特殊形狀的大件行李放到指定地點。”

許多務工人員平時會選擇乘坐既有線列車。雖然既有線列車開行時間長,但價格便宜。春運期間火車票緊張,臨時增加的夜間高鐵車票價格往往有折扣,給了務工人員回家新選擇。祝佳佳便遇到過一位60多歲、在上海打工的男乘客,他第一次乘坐高鐵回老家阜陽,票也是孫女幫忙買的,上車后有些茫然,不知道往哪邊走。由於他隻會阜陽方言,祝佳佳便找了同車的阜陽乘客幫忙翻譯,將他領到座位上坐好,然后通過電話與其孫女取得聯系,並協調阜陽西站的工作人員,讓他的孫女到站台接他。

“陸地航母”硬核保障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高鐵動車白天工作完,晚上要到“4S店”清洗、休息,如果開到一定裡程,還要保養檢修。在上海,這樣的“4S店”有三家,分別是上海動車段所屬的上海虹橋動車所、上海南動車所、南翔動車所。高鐵動車清洗或者檢修完后,在存車場整裝待發,如同航母上整齊排列的飛機一般,因此,大型動車“4S店”也被稱作“陸地航母”。

上海動車段安全生產指揮中心主任陳玉說,上海動車段保有動車組497組,春運高峰期日均動車組上線率超過99%,不少列車還要連著值夜班,因此,檢修的效率也要提升至極致。以虹橋動車所為例,14根軌道,平日裡一個晚上檢修50多列8節車廂的動車組列車,春運高峰期時數量增至近80列。

這幾年,高鐵逐漸成為春運主力,夜間高鐵數量屢創新高,好在虹橋動車所有“新幫手”硬核保障。這些“新幫手”就是動車組檢測機器人,目前數量已增至14台,分布在7根檢修軌道上,可全自動檢測動車組列車的車底部分。通過機器人檢修,一列列車的檢修時長從原來的120分鐘壓縮到100分鐘。除了檢修保障外,上海動車段的隨車機械師也陪著動車上夜班。“以前晚上動車回到動車所,我們就下班了,現在值夜班的同事要到車站去交接,把白天值班的人員換下來。”上海動車段南翔動車運用所動車組隨車機械師毛方杰說。

毛方杰過年申請回家休息幾天,因此節前他主動多承擔一些工作。21日夜間至22日凌晨,他隨車從上海站到徐州站,然后折返回上海站,吃完早飯便立即到宿舍睡覺。這一覺睡到下午,起來后吃了晚飯又趕到上海站,繼續值夜班。

隨車機械師每兩小時就要在列車上巡視一次,要監控車廂和車載設備的情況,還要到駕駛室觀察線路情況等。夜間視野不佳,毛方杰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萬一反應慢了,或者做出錯誤判斷指揮列車減速運行或停車,就會延誤許多乘客回家,所以一下班我就抓緊時間休息,確保值夜班時有良好的精神狀態。”

好在,有了信息化技術支撐,隨車機械師也有了后方技術支持——上海動車段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內有一塊巨大的顯示屏,上面顯示了列車運行線路情況,以及動車組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系統等。通過數字賦能和后方技術專家24小時值班,列車上的隨車機械師現場處理突發問題也有了硬核靠山,可以盡快解決問題。(記者 王力)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