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上海交大師生自編自導自演 "老人與海"演到洱海

2025年01月22日19:05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上海交大師生自編自導自演

“老人與海”的好戲演到洱海

俯瞰蒼山碧如洗,洱海水上繁花盛。這星星點點的白色水中花,就是生態環境質量指示物種——海菜花。由上海交大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話劇《海菜花開》把校外巡演首站設在雲南大理的蒼山洱海邊,前昨兩天在當地上演。

作為中國科協2024年度科學家故事舞台劇的重點推介劇目,這出“老人與海”的好戲為何從上海搬到了洱海?

《海菜花開》講述交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老教授孔海南及其團隊扎根西南20余載,矢志治理洱海,終於讓“水質試金石”海菜花重現洱海,並通過洱海治理推動當地改變生產方式,從“綠水青山”中收獲了“金山銀山”,也帶動了更多青年學子投身“綠水青山”建設,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水清則花盛,水污則花敗,海菜花需要達到三類水質才能生長。由於它莖葉可食,所以可做成甜糯清香的“海菜芋頭湯”,成為大理白族人家的特色美食。“海菜花的經濟價值高,一畝淨利潤能有七八千元。”孔海南也希望海菜花這種高價值作物能走上全國老百姓的餐桌。有意思的是,在洱源縣擴大海菜花種植面積后,“涼拌海菜花”曾跋山涉水,亮相上海大學生美食節。

洱源縣副縣長、上海交通大學挂職干部許勇觀看了《海菜花開》話劇后非常激動。作為海菜花產業化發展的實踐者,他透露,在交大鮮蔬保鮮技術的支持下,洱源縣已將海菜花銷往全國17個省市,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在海菜花‘產研銷’一體化模式指引下,我們將努力打造更多海菜花深加工產品,把海菜花產業做大做強,讓‘生態之花’海菜花也成為‘致富之花’。”

據悉,上海交大定點幫扶雲南省洱源縣已滿12年。2021年,上海交大獲批建設雲南洱海湖泊生態系統國家野外觀測科學研究站,目前以洱海為核心觀測研究對象,重點開展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記者 徐瑞哲)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