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發力“十大行動”,看上海人大2024這一年
“銘記囑托、鑄牢忠誠”強化黨建引領行動,“勇探新路、善謀新篇”人大立法質量提升行動,“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人大代表為民履職行動,“多層協商、凝聚共識”人大協商深化拓展行動……
剛剛過去的2024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提出五周年。當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與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聯合舉辦座談會,全國31個省區市人大常委會負責同志參加,共同學習領會這一重大理念的時代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
重要節點,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提出著力實施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十大行動”,旨在將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要求落實到人大各項工作之中。
基層立法聯系點擴容增效,人大監督扎實有力,各級代表穿梭在市民生活中,為種種堵點、難點建言發聲……繪就上海人大過去一年的生動圖景。
立法
“勇探新路、善謀新篇”
2024年12月31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一批剛剛通過的地方立法。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最新的一部浦東新區法規——《上海市促進浦東新區運用區塊鏈賦能電子單証應用若干規定》。
遙望浦東陸家嘴。王初攝
“依托區塊鏈技術,培育電子單証創新應用場景。”上海市數據局二級巡視員錢曉介紹,這部法規在回應社會關切、統籌安全發展的基礎上,對標國際規則,確立了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功能與要求。
這是第二十二部浦東新區法規,也是立法護航上海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的最新實踐。
包括這部法規在內,去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浦東新區法規創制性、變通性的獨特優勢,先后制定《促進浦東新區保稅維修業務發展若干規定》《推進浦東新區實施建筑師負責制若干規定》《促進浦東新區商事調解規定》等四部浦東新區法規,為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提供法治支撐。
一批高位推進、全國首創,彰顯“勇探新路、善謀新篇”精神的上海地方立法相繼出台。
2024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強化“五個中心”建設的法治保障,增強城市功能和核心競爭力。修改《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助力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修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條例》﹔修改《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強化國際貿易公共服務、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還深化長三角地區人大工作協同,牽頭召開三省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座談會,簽署新一輪人大工作協作機制協議,首次編制三年協同立法工作計劃,開啟長三角地區人大協作新征程。上海市人大與蘇浙兩省人大同步通過《促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條例》,支持構建跨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
立法高質量,也得益於更大范圍的民主參與。2024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迎來第二次擴容,繼從最初的10個在2020年擴展到25個后,再次擴展到了36個。並優化布局,實現了街鎮類基層立法聯系點在16個區的全覆蓋,還增設了專門服務浦東新區法規立法工作的聯系點。2024年,通過聯系點征集立法建議7646條,採納855條,充分保障人民群眾更廣泛地參與地方立法。
這帶來了人民群眾對全過程人民民主更深刻的感受——兩年多前,高二學生邰欣怡通過曹楊新村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提交相關建議﹔兩年后,她已經是華東政法大學的一名學生。她感慨,“字字千鈞的法條中,我的建議能被聽見並且被採納,讓我深切感受到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真實可觸。”
代表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我區擬在三門路設置跨鐵路南何支線與北楊支線以及南泗塘河道的臨時鋼便橋,建成后供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努力緩解鐵路以東地區約1.2萬居民的出行難問題。”
2022年8月,虹口區政府對市人大代表謝榕榕的一則建議作出答復,承諾要造一座橋。
這座橋的故事,要從舊改動遷說起。三門路鐵路線附近的彩虹灣,是虹口區的一大保障房基地,隨著大量居民從各個舊改地塊搬遷而來,這裡的學校、醫院、菜市場等配套設施也陸續建成。設施完善了,但住在鐵路線東側的居民發現,雖離配套設施很近,卻因為鐵路等阻隔,出行要繞一個大圈。
人大代表實地調研,將市民盼望寫成建議,成為政府部門的一道必答題。歷經近兩年的勘察、設計、建設,2024年9月,一座長126米、配備無障礙電梯的天橋落成,被命名為“長虹橋”。此前出行難的居民,通過這座橋步行前往醫院,時間從50分鐘縮短到了10多分鐘。
落成的“長虹橋”。資料圖片
橋的坡度很緩,方便了輪椅人群出行。類似的“小細節”,讓居民們豎起了大拇指,也讓人大代表放下了懸著的一顆心。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這樣的互動在上海已是常態。
市人大代表瞿磊,一直將基層減負工作作為關注焦點,聚焦基層干部在實際工作中面臨的痛點難點問題,多次提交對策建議,得到上海民政等部門高度重視。2024年,基層減負大力度推進,基層呼聲得到了切實響應。
市人大代表陳俊杰,在調研基礎上提出,城市高架、快速路上過多、過長的缺乏明顯提醒的長實線等問題急需優化。上海市公安局交警部門對全市高架、快速路中實線長度超過200米的點位開展全量排摸,對46處存在影響車輛安全行駛的長實線點位進行了優化整改。
市人大代表王芳,發現上海火車站與地鐵存在地下聯通堵點,給攜帶行李的乘客帶來不便,建議實現火車站和地鐵的雙向地下聯通,方便乘客出行。鐵路上海局通過改造換乘通道,打通了鐵路上海站東北出口斷點,實現了鐵路上海站與地鐵3號線、4號線的免安檢換乘,縮短了旅客出站距離,有效提升了旅客通行體驗。
“各級人大代表走到群眾身邊,不斷提升履職能力和水平,當好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主任鄔立群介紹,上海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以來,代表們對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共1246件,其中1229件已經辦復,另有17件目前仍在法定辦理期限內。在已經辦復的代表建議中,辦理答復為“解決採納”的有1016件,佔82.7%。
履職
“助力發展、服務民生”
從制定《關於進一步推進高質量立法的若干意見》,到出台“進一步提升監督剛性和實效的四項舉措”,再到迭代升級300多家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站點,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不斷創新完善立法、監督、代表工作機制。
上海市人大建立常委會領導擔任執法檢查組組長並向常委會作報告的制度,監督項目實行“審議意見+問題清單”方式推動整改。《就業促進條例》執法檢查等5個監督項目實行市區人大聯動,生活垃圾管理等3個監督項目面向人大代表和利益相關群體開展問卷調查。多種形式聽取基層一線意見,讓人大監督更好推動改進工作、維護人民權益。
從市到區,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愈發深入人心﹔“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為民履職走進基層。
楊浦區,“人民城市·人人議事廳”基層民主實踐活動豐富扎實,先后聚焦“獨居老人居家養老的愛與痛”“老舊小區改造賦能城市更新”“小菜場大民生,超大城市菜場如何激活新流量”等話題,組織人大代表、市民群眾、專家學者、職能部門代表聚在一起,共商這些民生大情小事。
楊浦區“人民城市·人人議事廳”活動。楊浦區人大供圖
浦東新區,張江鎮就“地鐵口流動攤販治理”問題,組織執法者、經營者、購買者坐在一起,面對面把難事議透、實事辦實﹔高行鎮組織居民和物業單位坐在一起,就小區物業價格調整的問題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周浦鎮聚焦一塊空地,邀請“兒童議事員”發揮奇思妙想,集思廣益把空地“繪制”成一方兒童喜愛的空間。
靜安區,江寧路街道昌平路兩旁種著高大茂密的欒樹,風貌獨特,環境優美。然而就在過去幾年,這條路由於市容環境不佳,沒少被周邊居民詬病。路要改,怎麼改,得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江寧路街道人大工委先后組織人大代表開展集中調研座談8次,專業代表個別調研10次,廣泛聽取居委會、居民、沿街商戶、周邊單位的意見建議。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要負責同志表示,要緊緊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充分發揮人大職能優勢,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人大實踐機制,扎實推進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十大行動”,奮力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激發創造活力,廣泛動員人民群眾投身上海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