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地飛行”,讓電影成為人們來上海的理由
上海原創、上海出品、上海班底的滬語電影《菜肉餛飩》昨殺青
“貼地飛行”,讓電影成為人們來上海的理由
由上海藝言堂出品、制作,周野芒、潘虹主演的滬語新片《菜肉餛飩》於2024年12月10日在菜場開機,經過35天拍攝,昨天殺青。作為上海原創、上海出品、上海班底的影片,《菜肉餛飩》改編自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編導金瑩所寫的同名小說,是一部講述上海市井生活的生活流喜劇。
“用電影來傳播上海文化,也讓電影成為人們來上海的理由。”影片出品人、制片人顧曉東介紹,《菜肉餛飩》宣傳發行上的最初設計標語是“貼地飛行”,“上海要成為電影之城,不只是有本土電影創作,也應該成為中國最包容電影拍攝,能提供最好拍攝環境的地方,這樣才能帶動更多人來拍上海。”
輕鬆愉悅看新人新事
1月12日,《菜肉餛飩》在外灘華爾道夫酒店拍攝。著名滬劇演員茅善玉與周野芒、陳國慶、王琳拍攝四人聚會喝咖啡的戲。老戲骨功力不俗,走了幾遍戲后正式開拍,高效完成。“接地氣的輕喜劇,上海特色濃郁。”茅善玉喜歡《菜肉餛飩》,“演員都來自上海,全在上海找的景,全程用上海話”。她看過很多描寫上海的影視劇,“上海本地演員演上海故事,表達、身形、眼神還是有些許不一樣,有種骨子裡的海派風格,說不清道不明”。
2018年,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為《大李小李和老李》滬語版尋找配音演員時發現,徐崢、鄭愷等上海演員在配音時都說,“沒有用方言演過戲,不知道該怎麼表達”。除了詞語表達習慣的轉換外,有時配音中還涉及不同年代口語習慣的變化,因此,找內行人當顧問很重要。石川請來滑稽戲名家錢程坐鎮把關,今年滬語配音版《烏鴉與麻雀》同樣由他擔任語言顧問。
用上海話表演,茅善玉駕輕就熟。“講普通話,我會有點緊張,講著講著,自己就不自信了,不知道翹舌音怎麼發。反而用上海話說台詞簡單得多。因為滬劇講求生活化,對人物的體驗和真實的表達與電影類似,只是多了唱而已。”茅善玉笑言,上海話讓她找到自己。
周野芒在影片《愛情神話》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陳國慶與茅善玉一樣常年活躍於滬語表演舞台。王琳第一次用上海話拍戲,她覺得有挑戰,但很有趣。
“上海的大都市生活給觀眾文化想象,理想的都市生活加強了滬語電影的吸引力。”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上海電影評論學會會長劉海波表示,邵藝輝的《愛情神話》《好東西》,王家衛的《繁花》偏重白領趣味,《菜肉餛飩》講述上海市民生活,故事和人物如果能給大銀幕帶來新鮮感,也會有吸引力,如果再使用輕喜劇方式,在輕鬆愉悅中看到新人物新故事新觀念,相信會有新氣象。
“金瑩在上海出生長大,我印象很深的是她在學校拍的紀錄片處女作《家園》,講的就是家裡兩位老人——她的奶奶和外婆。”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電影學者李亦中說,小說《菜肉餛飩》從人民公園相親角開始,上海讀者一看便有親切感。作者金瑩是他的學生,“我指導學生拍紀錄片,題材選擇‘兔子先吃窩邊草’,拍攝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這樣容易上手。金瑩畢業后一直從事紀錄片創作,積累了上海市民生活的鮮活素材,這次通過大銀幕講述上海故事,可以說是厚積薄發”。
“殺青前一天,我與女兒打視頻電話,她第一句話就問,《菜肉餛飩》拍得哪能啦?”《菜肉餛飩》講述年輕人婚戀,讓茅善玉深有共鳴。“片中媽媽和女兒的關系和我有點像。我關心小孩的情感生活,她也會抗拒,不願意多談。我們和年輕一代總有一些代溝,要慢慢了解年輕人的想法,他們剛從學校畢業,職場競爭激烈,無暇顧及個人感情。我觀察,上海的爸爸媽媽還是很能體諒年輕人,也很開明。談戀愛、結婚或者拼事業,都是年輕人的事,我們表達祝福。”
“滬語電影興起,和方言所在地文化的自身魅力有關。《愛情神話》《好東西》裡上海‘梧桐區’的生活方式,其實對全國的文青、白領都很有吸引力。”石川說。
發現更多上海新地標
1月12日,李亦中應制片人顧曉東之邀,作為片中女方親友參與拍攝一場婚宴,“我特別要求安排金瑩和我一起吃喜酒,剪輯成片后或許就幾秒鐘,也算植入師生同框的彩蛋”。李亦中注意到,《菜肉餛飩》與電視劇《繁花》類似,有不少上海觀眾熟悉的面孔,“比如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來客串,還要說台詞。婚禮上,上海文化人士濟濟一堂,鬆弛感拉滿,這也是海派電影特點之一,老朋友聚會,觀眾通過銀幕數‘熟人’”。
對茅善玉來說,拍攝《菜肉餛飩》宛如老友聚會,和王琳聊一聊跳舞經,“電影殺青,王琳老師即將出國參加國標舞比賽,可厲害了”。她和潘虹回憶年輕時拍電影,因為臉上爆了一顆痘痘,全劇組停拍一天,等痘痘消失。兩人感嘆,“現在電影技術進步,再也不用操心膠片不夠、光線不行。”在外灘華爾道夫酒店拍攝四人戲份時,茅善玉對王琳提出的走位方案贊不絕口,“效率老高的”。拍到片尾彩蛋,導演吳天戈靈機一動的“現挂”,又讓茅善玉笑言“現磨咖啡味道最好”。
為了《菜肉餛飩》在上海各個知名地標更好取景,茅善玉經歷過早上4點起床,5點出門拍攝。在繁華的陝西路拍攝時,她發現,“上海市民見過大世面,對拍電影非常淡定,不會裡三層外三層圍觀。大家路過頂多張一眼,問問拍什麼戲,拍戲的演員是誰,掏出手機拍張照”。
從《變形金剛2》《碟中諜3》到《007:大破天幕殺機》,不少好萊塢大片在上海取景。在《她》中,上海作為一個未來主義色彩的城市出現。不止一位國際導演說過,上海既有西方文化又有東方韻味,是一個交融之地,可以滿足各方面的想象。“上海作為著名國際大都市,可以有不同角度想象上海的方式,上海也容得下各種想象。”石川認為,近期許多熱播影視作品都集中在上海“梧桐區”,但觀眾並不隻想看“梧桐區”,上海各個局部的生活也很豐富。比如近年來在城市白領中流行的“彭浦第一炸”夜市排檔等,都是影視劇值得挖掘的上海城市空間。“要拍好上海,創作者需要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尋找最有感受的角度。上海的生活是多面向的,要善於發現別人沒講過的新鮮角度。”
從人民公園到復興路菜場,從南昌路到國際飯店、外灘華爾道夫酒店,《菜肉餛飩》提供了更多視角。如何挖掘上海地標,劇組絞盡腦汁。在劉海波看來,上海有著取之不盡的寶藏。“我去奧地利旅游,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是導游重點介紹的景點﹔走進羅馬城,電影《羅馬假日》的各個取景點都是打卡熱門地。影視作品的效益不僅僅以票房和收視率來衡量,它的真正效益在於短時間內打造出知名IP,這個IP可通過授權,聯動話劇、音樂劇、圖書、各類商品、實景娛樂等,更能無形地帶動地方文旅,給城市增加文化內涵,帶來美譽度。”
劉海波強調,上海打造全球影視創制中心,不能僅僅以出品影片特別是“名義出品”的數量來衡量,需要“在地化”的創作與生產,要“實質創制”。“唯有‘在地化的生產’才能真正集聚創意人才,形成活躍的創作氛圍,完善產業鏈,留住就業和稅收。”
方言電影更加接地氣
每個從業者都能列舉出一連串講上海話的影視劇。“上海滑稽戲曾被搬上銀幕,比如《三毛學生意》,還有當年家喻戶曉的《滿意不滿意》,講服務行業飲食店,裡面的台詞不脛而走,‘肉就是排骨,排骨就是肉’。還有潘虹主演的《股瘋》,至今為觀眾津津樂道。”李亦中表示,“這一兩年,滬語影視劇異軍突起,比如電視劇《繁花》在上海電視台播出時主推滬語版,大家都覺得親切。我關注到央視電視劇頻道在第二天重播《繁花》時,也播滬語版。我去各地出差,都有朋友、學生講起,他們更愛看滬語版《繁花》。除了上海地區,還有長三角一帶吳語地區,都歡迎滬語影視劇。《菜肉餛飩》也有可能成為爆款。”
“要做方言電影,方言所在區域的市場得夠大才行。”石川認為,滬語電影不隻有上海觀眾,蘇浙地區的觀眾都能接受,這也是滬語電影的優勢之一。上海及所在的長三角區域,無論地理范圍、人口,還是城市生活的多樣性和繁榮程度,都足夠養得起一定成本的滬語電影。制片方不妨同時拍攝普通話版本,實現區域市場和全國市場的全覆蓋。“像《繁花》這樣表演時使用上海話,后期配音制作普通話版本的作品也能獲得成功。”石川認為,方言電影作為電影的創新手段值得關注,“當下觀眾口味日漸多元,隻有創作多樣化,才能滿足市場需求多樣化”。
“很多電影回歸方言,因為更接地氣,方言帶來生活的真實感。”劉海波認為,滬語背后是上海地域文化、海派文化,“這些年滬語影視劇的市場突破,與年輕觀眾習慣了看字幕,不無關系”。但他強調,方言電影僅僅是藝術創新的一步,“觀眾更看重影視劇有沒有帶來新鮮感”。(記者 諸葛漪 鐘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