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江“摸家底”發現神秘生物,上海從未有記錄
上海去年啟動了首次全面的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近日,鬆江區誕生了兩個上海市的新記錄,生物多樣性調查團隊在當地發現了稀枝錢苔、天目疣鱗苔,此前在上海未曾有記錄。
稀枝錢苔是錢苔科錢苔屬植物,在中國廣泛分布。此前,在華東地區,安徽舒城、浙江開化等地均採集到稀枝錢苔。稀枝錢苔個體微小,長僅3毫米至4.7毫米,寬更隻有0.6毫米至0.8毫米。此次調查,科研人員在鬆江區永豐街道的一片農田內發現了它。
天目疣鱗苔常生長於樹干或石面上,是細鱗苔科疣鱗苔屬植物,相比稀枝錢苔,更為罕見。此前,科研團隊在浙江天目山首次發現該物種,這次現身上海鬆江的小昆山、鐘賈山、新浜鎮、車墩鎮等地,是首次在浙江省外發現該物種。近日,寶山區羅涇鎮水源涵養林內也記錄到了天目疣鱗苔。
天目疣鱗苔(圖左)、稀枝錢苔。
採樣稀枝錢苔。
在樹干上發現天目疣鱗苔。
在鬆江的小昆山鎮,調查團隊還在絡石上發現了附生的苔類植物,經鑒定為東方疣鱗苔,這是繼上海在大金山島首次記錄到東方疣鱗苔后,在上海本土的第二次記錄,還誕生了鬆江區葉附生苔類植物的新記錄。
“這正是全面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的意義所在,過去,苔蘚植物受到的關注太少了,隨著調查深入,將有越來越多新記錄誕生。”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研究員王健認為,這些新記錄的植物很可能存在已久,只是過去“不起眼”,人們沒主動發現。
“存在感”弱的苔蘚在上海“扎根”有什麼意義?專家認為,它們可以起到“警報器”的作用——作為全球眾多研究者推薦的氣候變化指示物種,能為城市脆弱的生態系統應對氣候變化提供預警。
以東方疣鱗苔為例,此次在鬆江的記錄刷新了這一類群在華東地區最北界的記錄,將其分布北界推移至北緯31°03′。
“我們發現,葉附生苔類植物可能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逐漸向高緯度地區擴散。”王健表示,在中國,東方疣鱗苔等葉附生苔類植物在上個世紀60年代以前主要分布於北緯30°以南,而到了上世紀末,它們的分布范圍已觸及到北緯31°附近。在華東地區,2017年在浙江西天目山、2019年在杭州西湖風景區、2022年在上海大金山島,均發現了葉附生苔類植物的分布。
風力風向、降水、溫度、濕度、光照、常綠闊葉林的覆蓋度等因素都可能影響葉附生苔類植物的擴散。“下一步的重點就是解開這些‘密碼’,通過東方疣鱗苔等葉附生苔類植物狀態的變化,了解其所在生態系統發生了哪些細微的變化,判斷有無必要採取干預措施,以及如何‘對症下藥’。”王健說。
作為“警報器”,一種植物除了要對特定的生境要素高度敏感,還必須能“量產”——快速生長形成規模,容易被看到。
專家介紹,東方疣鱗苔其實很“頑強”,在西天目山被發現后,研究團隊進行了長期定點觀察,發現其分布范圍在三年內從5平方米增至80平方米。一旦形成規模,生長在葉片上的苔類植物很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因此,即使是非專業的人員也可在簡單培訓后發現它們。
葉附生苔類植物。
隨著新記錄的出爐,鬆江生物多樣性的“家底”有了階段性的研究成果。鬆江區生態環境局水氣科科長肖升木介紹,自2024年5月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以來,鬆江已完成對13種苔蘚植物、325種維管束植物、5種大型真菌、134種昆虫、11種兩棲爬行類、79種鳥類、5種獸類、21種水生維管束植物、11種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的鑒定。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上海《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公眾開展或參與多種形式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活動。
上海市林業總站、復旦大學保護生物學研究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等單位聯合發起的三次“貉口普查”就是中國第一個在特大型城市以公民科學的組織方式進行的城市野生哺乳動物調查活動。生態環境部門表示,將借鑒這樣的經驗,在后續的生物多樣性調查中,拓展公眾參與渠道,引入更多社會力量參與。
紅外相機拍到的貉。
截至目前,鬆江區記錄到五種獸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