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首屆浦江AI學術年會開幕,頂尖學者共探創新與協作

2024年12月14日08:58 |
小字號

2024年12月13日上午,由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發起並主辦的首屆“浦江AI學術年會”順利召開。上海市副市長劉多,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理事長、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科技部原副部長李萌出席會議。

浦江AI學術年會(以下簡稱“年會”)由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及人工智能學院院長、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長姚期智,上海AI實驗室主任、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惠妍講席教授周伯文共同擔任大會主席。

為期兩天的學術年會中,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以及行業領袖匯聚一堂,全球150余名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學者在大會論壇和10場專題論壇中,就AI的前沿發展趨勢、關鍵技術挑戰、創新協作機制、產業應用實踐等重要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本屆年會共吸引超過三千名觀眾注冊線下參會。

構建創新協作平台,發揮連接器、放大器與加速器作用

開幕式由上海AI實驗室主任助理、領軍科學家喬宇教授主持。

姚期智在致辭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技術,人才引進和培養是科研成功的關鍵。目前,中國在高端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尤其是在博士生和青年科學家的創新成果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他強調,除了引進人才,還需為其提供長期發展的機會,培養一流的科研團隊。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及人工智能學院院長、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長姚期智

實驗室舉辦“浦江AI學術年會”的初衷,是希望以年會為載體,推動“以問題為導向”的學術討論深入開展,通過高質量問題激發更多創新靈感,“互相出好題、互相協同”,在更高層面實現產業合作、協同創新。

周伯文認為,當前大家都在關注“Scaling  Law”,接下來“Scaling  What”?大家的討論包括Scaling算力、數據和最近的推理時間方面。他提出:同樣重要的是如何提升研究者的“Scale”。周伯文以從早期的原子物理研究到最近的粒子發現團隊規模對比為例,“因為任何一個團隊的研究都是有限的,我們如何能夠創造性地發揮團隊本身的創造力,同時又能更好地完成團隊間的協作,實現更高層面的Scale,我認為這是Scaling  Law下一階段也需要研究的問題,也是我們要更具前瞻性提出的問題。”

周伯文向與會嘉賓介紹,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一直在思考前沿發展趨勢、關鍵技術挑戰、創新合作機制這三大問題,分別體現在三項核心能力的建設與發展上:先進AI技術、安全可信保障、產業生態協作。

上海AI實驗室主任、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惠妍講席教授周伯文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願意以開放、主動擁抱的態勢,不與高校爭名、不與企業爭利,與各位同仁開展協作。實驗室願意作為平台,成為大家的連接器、放大器和加速器,將這些能力通過創新的協作機制更好地發揮出來,實現共贏。"周伯文表示,人工智能的進步不僅依賴於個體的努力,更需要集體力量的匯聚。

周伯文對上海AI實驗室的“三器”定位做了進一步闡述:

連接器:實驗室將協助優秀的研究者與團隊,將單點創新,有組織地匯聚成能發揮出更高價值的系統﹔通過協調多方資源,精准引導和聚集創新點,確保每個創新點都能在系統中發揮最大效能,推動整體技術突破。

放大器:實驗室將幫助優秀的研究者與團隊,參與解決最具挑戰性和影響力的重大問題,推動具有深遠意義的事業﹔通過承擔高價值任務,並在過程中放大技術的價值,推動技術向更高層次發展。

加速器:實驗室將支持優秀的研究者與團隊,快速實現技術的產業價值和發展潛力﹔通過加速技術成果的驗証和應用,推動技術在產業中的快速落地,助力技術產生實際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浦江AI學術年會現場展出了書生·浦語大模型、書生·萬象多模態大模型,以及實驗室最新的成果強推理模型書生InternThinker,吸引大量觀眾前來體驗。

智者齊聚,探索智能本質與AGI之路

在大會報告的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鄭南寧院士以《世界模型和視覺概念學習》為題進行分享。

在圓桌討論的環節,北京大學智能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寶權,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院長、AI講座教授馬毅,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助理、領軍科學家喬宇,稀宇科技創始人閆俊杰,以及階躍星辰首席科學家張祥雨幾位嘉賓圍繞AGI發展方向、世界模型的演進、“白盒”模型與性能平衡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領軍科學家成宇主持圓桌討論。

“探索智能的本質”圓桌對話

馬毅在題為《Pursuing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的引導報告中指出,在過去的十年,人工智能技術取得了飛速發展,但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仍然存在許多未解之謎。智能不僅僅是技術的積累,更是理解生命和智慧的本質。智能的核心是學習和預測外部世界的規律,這一過程不僅是數據的壓縮和去噪,更涉及到如何通過優化算法來提升智能系統的能力。要實現真正的自主學習和智能化系統,必須構建閉環系統,通過自我糾錯與知識的不斷更新來推動智能的進化。馬毅強調,基礎創新和原創研究的重要性,要超越現有模型,必須跳出大模型規模競賽探索新路徑。

陳寶權認為,圖形學本身就是通過結構化的方式描述世界,這與大模型的“白盒”理念高度契合。深度學習和大模型提供了新的工具來“逼近”現實世界,這種結合有望推動科研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展望 2025 年,他期待看到更多在物理和推理領域的突破,尤其是如何將已有的物理知識與AI結合,通過反向傳遞人類積累的知識,構建更有效的AI系統,從而推動更加精確的模型發展。

閆俊杰認為,智能的定義可以非常廣泛,黑盒模型在某些應用中足夠,但白盒模型在理解人類的智能上可能有優勢。盡管當前的模型和產品已取得一定進展,但未來將會有更多創新出現,不同研究機構和企業將提出各自對智能的理解,並在特定領域內超越現有水平。

張祥雨認為,理解方法原理非常重要,但業界應避免盲目跟風,利用白盒模型指導實踐,避免資源浪費。當前,距離AGI的實現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需要更智能的目標導向和試錯機制。期待Scaling Law能解決現有問題,實現智能程度與模型規模的正比關系,推動更智能的AI系統。

喬宇認為,通往AGI的道路仍面臨技術挑戰,在模型架構,數據和學習算法等方面仍有創新空間。期待多模態大模型能夠像語言模型一樣實現突破強泛化的涌現能力,並基於更多樣的Scaling Law維度實現原創創新﹔具身智能和科學智能前景廣闊,期待技術和應用的突破﹔此外,人工智能的性能與安全平衡發展值得關注,推動人工智能可持續健康發展。

特邀報告:關於AI多維融合與全面發展的思考

在特邀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鄭慶華發表了題為《工程智能(AI For Engineering)研究》的特邀報告,深入探討了工程智能的研究與應用,強調工程智能在銜接科學智能與產業應用方面的橋梁作用。工程智能不僅解決了實際工程問題,還帶來了全新的研究視角和挑戰。與科學智能的“0到1”突破不同,工程智能側重於“1到N”和“1到0”的創新模式,其目標是從科學理論到實際應用,解決實際工程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鄭慶華

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人民網董事長葉蓁蓁在報告中從傳統文化的視角探討了人工智能(AI)的分類與數據拓展問題,並提出了“知、行、思、悟”四個層次來重新審視AI的智能分類和數據需求。他指出,當前AI面臨的數據缺口巨大嚴重限制了人工智能發展,特別是在敏感問題和視覺數據領域。通過人民網的實踐,葉蓁蓁展示了如何通過構建獨特的數據語料庫解決AI回避敏感話題的難題,同時提出要以傳統文化為視角,結合認知智能的發展,推動AI技術與人類社會的深度融合。

(來源: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

(責編:董志雯、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