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中國戲劇梅花獎明年落戶上海,“梅花”“白玉蘭”競相綻放

什麼樣的作品更受評委青睞?

2024年12月13日09:20 |
小字號

1989年,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創立,35年來累計評審海內外戲劇作品1797台,吸引參評演員4405名,為867人次頒發獎項,涉及劇種覆蓋中、美、英、俄、日等7個國家和地區,成為當代中國戲劇界的重要獎項之一。

昨天上午,“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深入學習實踐習近平文化思想暨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創設35周年學術研討會”舉行。會上,評委分享評選准則,獲獎者回憶得獎經歷。明年中國戲劇梅花獎將首次落戶上海,“梅花”“白玉蘭”同城綻放,什麼樣的作品更受青睞?

“請客不到,送禮不要”

“我一直記得人民藝術家、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第二任評委會主任袁雪芬先生諄諄囑咐,‘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演戲,請客不到,送禮不要’,這是一屆屆白玉蘭獎評委的座右銘。”中國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白玉蘭戲劇獎評委會主任奚美娟表示,“白玉蘭”將繼續堅持出成果與出人才相結合,抓作品與抓環境相貫通,找到差距,明確前進方向。

中國劇協名譽主席尚長榮是白玉蘭戲劇獎得主,如今是白玉蘭戲劇獎評委會榮譽主任,“‘白玉蘭’是我前進的燈塔,它指引我、激勵我、照拂我,給予我無窮力量。我相信,在未來,它也會以它的純潔、公正與神聖,照亮更多同行的戲劇之路。”

白玉蘭戲劇獎評委會原副主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榮廣潤記得,第19屆白玉蘭獎配角獎榜首、話劇《日出》李石清的扮演者翟萬臣領獎時說,自己不認識評委、不知道評委有哪些人,卻拿到配角獎,非常感動。茅威濤憑借《孔乙己》參評時,業界爭論激烈。評委們認為茅威濤突破越劇女小生固有形象,藝術創作值得肯定,授予她白玉蘭獎。“第28屆白玉蘭主角獎得獎者王平說,白玉蘭獎是所有戲劇演員的夢想。我作為評委,聽到這樣的話,真的很欣慰。”

“公正給我們信心”

“‘白玉蘭’就像上海這座城市,天然具有改革創新的精神、海納包容的氣質和公正權威的內核。”2016年,秦腔演員柳萍帶著80多人的團隊第一次來到上海,心懷忐忑,“憑借《花兒聲聲》和《庄妃與多爾袞》,我獲得第26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主角獎,成為寧夏第一個獲此殊榮的演員。我的同事獲配角獎。當時我們一個評委也不認識。白玉蘭的公正給了我們信心,我們又帶著《狗兒爺涅槃》來到上海,男主角獲得當年白玉蘭主角獎榜首。‘白玉蘭’推動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文藝骨干嶄露頭角,為鍛造崇德尚藝、服務人民的新時代戲劇人才提供了有效支撐。”

“上世紀90年代末,舞劇市場特別不好,很多舞者畢業后沒有機會登台。”黃豆豆憑借舞劇《蘇武》摘下“白玉蘭”,給了他繼續走下去的決心。“我20多歲演蘇武的一生,現在回看錄像,發現人物理解和表現都不夠到位。”獲得“白玉蘭”,讓黃豆豆深感戲劇藝術的精深,“我找到未來努力的方向,跳出舞蹈領域某種定向思維和定向的表演模式,站在更高、更寬、更准的角度,更加用心思考舞劇人物的塑造”。

今年是老藝術家計鎮華從藝的第71年,他曾三度摘下“白玉蘭”,“1991年,我憑昆劇《十五貫》獲得第二屆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榜首。那時,戲曲面臨低潮,獲獎對我、對我所在的上海昆劇團猶如一針強心劑,大家都無比激動。1996年第七屆‘白玉蘭’,我憑借昆劇《一捧雪》獲得配角獎,也是驚喜”。第三次獲獎,計鎮華印象最深刻,“2005年,上海昆劇團排演《邯鄲記》,當時我已經60多歲。2008年,因為《邯鄲記》,我獲得第18屆白玉蘭主角獎榜首。這是我和白玉蘭戲劇獎相互成長、相互鼓勵、相互成就的美好見証”。

2020年,《邯鄲記》被拍成電影,80歲的計鎮華有過忐忑,“和我一起參演的演員,比我小五十幾歲。但上昆和電影劇組同事鼓勵我、幫助我,順利完成拍攝”。保持藝術青春的秘訣是什麼?回顧三次白玉蘭得獎經歷,計鎮華寄語年輕演員“守正創新,堅持對藝術的熱愛”。

“選戲首先要看觀眾評價”

明年,中國戲劇梅花獎將首次落戶上海,屆時梅花獎、白玉蘭戲劇獎競相綻放。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涌泉表示,評獎要選擇真正深受觀眾歡迎的劇目,“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比題材大,不如比怎麼離老百姓更近、更親,把人性之美、人情味寫得更濃。不唯題材論,所有表現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不要幻想著大投入就可以獲大獎。選戲,首先要看觀眾評價如何”。

“保持劇種特色,要避免泛劇種化,抹殺劇種個性。”陳涌泉還表示,戲劇創作要展現中華審美風范,“台階恨不得三層、九層、十八層,演員穿著高底靴,每走一步,生怕摔跤,身、眼、手、法、步怎麼展現出來?”他鼓勵創新創造,“但要正確把握信息技術的度和效。一切信息技術、現代的影像,不要沖淡戲劇本體”。

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介紹,《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評價指數報告》提出,要支持社會力量更廣泛參與“白玉蘭”,“把最好的戲劇資源留給人民,讓越來越多的人向往上海、來到上海、留在上海、喜歡上海、宣傳上海,用社會化思維鼓勵和支持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辦獎工作”。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諸葛漪)

(責編:葛俊俊、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