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交所航運指數信息技術研發青年團隊推動全球首個航運指數期貨上市
上海航交所航運指數信息技術研發青年團隊推動全球首個航運指數期貨上市
一次次頭腦風暴和輾轉反側誕生了應對航價波動“神器”
去年年底以來,航運價格出現過大幅波動,可船貨雙方卻應對有方,因為他們有對沖“神器”,那就是2023年8月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的集運指數(歐線)期貨。
截至2024年11月11日,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已挂牌交易10個合約品種,成功現金交割4個合約,總成交金額36697.26億元,日均成交金額123.98億元。
據國際期貨業協會(FIA)統計,2023年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居全球航運衍生品第一,遠超其他航運衍生品。根據該統計,預計2024年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將穩居全球成交量第一的位置。
集運指數(歐線)期貨採用的交易標的是上海航運交易所編制發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下稱SCFIS)歐洲航線。這一指數開發和平穩運行背后,是一個以“90后”佔70%以上的集體——上海航交所航運指數信息技術研發青年團隊。
開世界之先
航運指數期貨屬於航運高端衍生品,全球各航運中心城市都在努力嘗試開發,為何能先在上海落地生根?這背后是上海航交所團隊二十年的接續奮斗。
早在2003年,上海航交所就開展了航運指數期貨交易研究。2019年起,航運指數期貨項目正式啟動,並連續三年被列為上海市委、市政府重點項目。
團隊中負責應用開發的侯奇於2018年加入,他的工作通俗地說就是編寫代碼。入職第二年,他就發現自己加入了一個“不得了”的項目。“需求分析、詳細設計、編碼、測試這一整個流程通常要個把月,但當時要求2至3周就開發出來。”侯奇告訴記者。
由於是全球首個航運指數期貨,在項目開發上完全沒有前車之鑒,業務部門有時提完了需求,經過反復討論,想法就會180度轉彎,編碼工作極為困難。
侯奇介紹,當時團隊採取了結對編碼的方式,年輕人和相對有經驗的前輩搭檔編碼。上海航交所技術部經理傅偉便是前輩中的一位,他1997年便進入上海航交所,對航運指數程序的編寫有豐富的經驗。可經驗再豐富,面對全球首個航運指數期貨,傅偉也常常“碰壁”,有時遇到難題,回家的路上、吃飯的時候,還有睡覺時都輾轉反側、反復思索。
“幾天幾夜都在想,有時自己一下子‘頓悟’出辦法,有時和年輕同事討論時,頭腦風暴出新的方向。”傅偉說,在開世界之先的背后,苦苦求索是常態。
加上“安全鎖”
航運指數期貨交易,安全是底線。SCFIS是全球首個採用成交數據編制的運價指數,因為一旦涉及金融市場的交易,就必須確保指數反映真實的市場價格,實現穩定市場預期的功能,不能被惡意篡改,也不能因為系統或者人為失誤導致數據失真。
“我們要確保數據是自動對接、不受人為干預的,並且要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准確性。”傅偉告訴記者。
一開始,團隊咨詢了外部廠商,有的還曾保障電商平台“雙11”交易,在數據安全認証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但這些廠商提供的方案,在系統對接中都遇到了困難。“與我們對接的十幾家船公司,大部分來自國外,對方說你們的方案看上去不錯,但在合規性方面,不能滿足國外的要求。”傅偉說,沒有現成辦法,團隊隻能自己想辦法。
正是在一次次的頭腦風暴和輾轉反側中,大家找到了可行的辦法——自主研發一套軟件系統,通過軟件証書,來實現安全認証和防篡改。
團隊從零開始做起,各個方案不斷地被修改甚至推倒重來,經過不斷的研究、探索與迭代,最終掌握了包括“零信任網絡架構”“HTTPS雙向認証”“數據加密”和“數字簽名”在內的多項關鍵技術,構建起了較為完善的SCFIS網絡安全防護保障系統,相當於為航運期貨指數加上一把牢固的“安全鎖”。
從1到N
從指數期貨上市,到現在成為成交量全球第一的航運衍生品,這支青年團隊一直在幕后默默保障,並持續不斷地學習和摸索,提升自己“保駕護航”的能力。“我們的團隊有‘領學’的氛圍,就是核心骨干領學新知識后進行分享培訓,大家一起研究,快速提升團隊能力。”侯奇說。
在集運指數(歐線)期貨系統“從0到1”的過程中,青年團隊也不斷成長,不斷擴大規模,如今已超過20人。“接下去我們要做的就是‘從1到N’的事了。”傅偉告訴記者。
如今,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成為航運發展的大趨勢,上海航交所航運指數信息技術研發青年團隊也積極擁抱三化轉型,探索將先進的AI大模型技術應用於軟件開發的各個環節。近期,團隊已開始嘗試把AI技術應用到指數評述自動生成等實際業務應用中。此外,區塊鏈技術也有望將線下交易轉至線上,並讓信息安全更有保障。
“我們將不斷提升航運指數的科技含量,讓其他品種的航運指數具備期貨交易基礎,助力更多‘上海航運指數’成為世界航運市場的晴雨表。”傅偉說。(記者 王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