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長寧這裡打造了一個“看得見美景”的停車場~

2024年11月20日15:11 |
小字號

虹康花苑三期現有住戶1624戶,但因建設初期規劃的停車位數量較少,現已不能滿足居民需求,居民們希望可以規劃出更多車位。新涇鎮及居民區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通過資源整合、空間盤活等舉措,在小區南面臨近周家浜和水韻生境花園地帶,增設了一個視野開闊、“可以看得見風景”的停車場,有效緩解了居民的停車難題。

在新涇鎮劉三居民區虹康花苑三期裡,有一條市民健身步道“藏”在了新涇港和周家浜的交叉口,它不僅連接了周家浜濱水空間和劉三水韻生境花園,還承載著新涇居民對生態環境的美好期待。與這條步道相映成趣的,是一處新近落成的停車場,它不僅解決了小區近50輛機動車的停放問題,而且景致宜人——前臨波光粼粼的周家浜濱河風光,后依繁花似錦的花園美景,形成了一幅動靜相宜的美麗畫卷。停車場內,一條寬闊的步行通道穿梭其間,車輛有序停放在標識清晰的停車位上,確保了人車的順暢通行。

然而,在此之前,虹康花苑三期的居民們也曾深受停車難的困擾。居民們紛紛反映:“每次回家都要找好久的車位,有時候甚至要繞好幾圈。”“車位不夠,我們隻能停在路邊,但這樣又擔心被罰款或拖車。”……虹康花苑三期建設年代較早,規劃遠遠滯后於居民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加之小區地理位置優越,周邊交通便利,商業設施齊全,這使得小區自建成以來便備受青睞,入住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然而,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數量急劇增加,停車難問題逐漸凸顯。

借勢規劃項目,推進停車改造

為了緩解停車難問題,劉三居民區黨總支、物業曾多次嘗試尋找解決方案。然而,由於小區規劃之初並未預留足夠的空間,加之受到周邊環境和建筑布局的限制,增設停車位的方案始終難以實施。好在虹康花苑三期佔地面積較大,存在較多的可騰挪轉移的公共空間。尤其是緊鄰周家浜河的一片綠化帶,成為居民們解決停車難題的希望。然而,該地塊長期被僵尸車停放,綠地也被居民私自佔據用於種菜、堆放雜物,導致環境臟亂差。更為現實的問題是,整改所需的資金無法落實。

新涇鎮周家浜三期濱水步道貫通和生境花園項目為虹康花苑三期提供了解決停車難題的機會。2023年初,劉三居民區黨總支結合步道貫通項目實施在全小區展開居民意見征詢,並獲居民大力支持。經踩點調研、專家論証,新涇鎮確定在周家浜三期濱水步道旁打造一處生境花園。於是,水韻生境花園應運而生。

劉三居民區黨總支牽頭物業公司對小區內的車輛情況進行排摸和登記,並結合實際停車需求修訂小區停車規約。在方案制定過程中,劉三居民區黨總支始終堅持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充分發揮了橋梁紐帶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凝聚黨員、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居民代表、社區民警等多方力量,共同協商修訂方案。同時,結合“四百大走訪”,通過座談會和征詢等方式廣泛收集居民意見和建議,確保新規約更加貼近居民需求和實際情況,實現停車公共資源的公平、合理使用。

克服重重困難,增設停車位

不過,改造過程遇到了諸多困難,該地塊原有7根電線杆,既影響美觀,又存在安全隱患。為此,劉三居民區黨總支在“四位一體”會議上拋出了“7根電線杆”何去何從的問題,隨后,通過居民、鎮職能科室、設計方的多次勘測和群商群議,確定了拆除電線杆的設計方案。

改造前

方案確定了,可實際拆除並沒那麼順利。電線杆的歸屬、拆除的數量、移動的位置等都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難題。為了不耽誤整個工程的進度,同時最大限度滿足居民的期盼與需求,新涇鎮與施工單位等多方聯系溝通,最終將這7根電線杆移出了小區。在移除電線杆的同時,新涇鎮還對步道環線的居民區平行區域進行了整體改造升級,新增了一個景觀小花園。這使得生境花園的綠意得以沿著步道延伸,整個河岸的居住品質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改造后

最終,虹康花苑三期合理利用小區內的生境花園及周家浜三期改造工程,成功打造出這樣一個個“可以看得見風景”的停車場,增設了49個停車位。新增的停車場不僅解決了居民的燃眉之急,更成為了小區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彰顯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生動實踐。更為貼心的是,劉三居民區黨總支借此契機鏈接了“國家電網”單位,在停車場免費安裝了6個公共充電樁,為新能源車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與驚喜。

出台新規約,共筑和諧停車環境

新增停車位的合理利用與管理同樣至關重要。為確保業主首輛車的停放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經過全體居民的意見征詢、多次黨員會議和居民代表的廣泛參與,劉三居民區黨總支牽頭形成了一份充分兼顧各方利益、切實可行的“新停車規約”。新規約不僅保障了業主首輛車的相對固定車位權益,還優化了臨時停車解決方案,並對停車費用進行了合理調整,以平衡外來車輛停車需求與供給。

經過數月的精心籌備與各方共同努力,“2024年度泉口路109弄停車收費規定”順利出台並正式實施。劉三居民區黨總支通過宣傳教育,引導居民樹立正確的停車意識,養成文明停車的習慣,共同營造了一個和諧、有序的停車環境。物業公司對新規約的實施進行了專業培訓,要求保安人員嚴格管控外來車輛停放,做好規范停車的宣導工作,並明確告知外來臨時停放車輛的收費標准。同時,他們還加強了巡邏和監管力度,對違規停車行為及時制止和處理。業委會也積極應對新規實施后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逐一妥善處理居民的投訴與建議。居民紛紛表示:“現在回家找車位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繞圈了。”“新規約出台后,停車秩序好多了,小區也變得更加整潔有序。”

虹康花苑三期停車自治的改善,見証了居民區黨總支堅持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結合“走四百”等方式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吸引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大大提升了居民自治熱情與社區管理水平。未來,劉三居民區黨總支將繼續凝聚各方力量,深化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包括停車位的分配、使用和維護以及公共設施的保養和更新等,努力將虹康花苑三期打造成為一個更加和諧、宜居的社區。

(來源:上海長寧)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