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人民城市“五大熱力詞”出爐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來到楊浦濱江,對楊浦區科學改造濱江空間、打造群眾公共休閑活動場所的做法表示肯定,提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五年來,楊浦區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用最優的供給服務人民,努力將人民城市理念首提地打造成人民城市理念最佳實踐地。
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際,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與楊浦區新聞辦聯合出品楊浦“人民城市熱力詞”品牌,精心選取解放日報·上觀新聞過去5年楊浦報道中的5個“熱力詞”,通過它們,全景式展現楊浦這些年在城區建設、創新發展、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方面的生動實踐與創新作為。
楊浦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這些年,楊浦保護利用文物資源、工業遺產,推動濱江岸線轉型發展,以工廠倉庫為主的生產岸線轉型為以公園綠地為主的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昔日的“工業鏽帶”蝶變為“生活秀帶”﹔騰挪出的土地提供了大量商辦空間,美團、抖音、B站等在線新經濟企業紛紛布局,一條“發展秀帶”也逐漸成形。今年,國家文物局還為楊浦授牌首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
在楊浦濱江,工廠倉庫改建成了博物館、藝術中心、時尚中心、咖啡館,可逛可看可玩可坐。市民游客可以坐在“一尺花園”咖啡廳裡,背靠高聳的發電廠煙囪品咖啡﹔還可以在一排被改造成為藝術中心的巨型“灰倉”下,聆聽一場零碳音樂會﹔楊浦還與中國美術學院合作,共同將綠之丘、明華糖倉、永安棧房等歷史建筑群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藝融合社區。
正如火如荼抓緊建設的在線新經濟“總部秀園”商辦項目位於濱江南段核心區,總投資額達1000億元,其中中交集團上海總部基地項目已竣工驗收,美團上海科技中心預計明年年底竣工,B站全球總部將於2026年完成。頭部企業入駐后,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也會隨之而來,預計2025年將有3000家以上在線新經濟企業、20萬以上從業人員在此聚集,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
合生商業還將在楊浦濱江建設一個88萬平方米的“超級TOD綜合體”,全維度提升生活品質。綜合體涵蓋約11萬方“超極合生匯”、5A甲級寫字樓、濱水總裁公館、風貌建筑、高端住宅等多元業態,引入國際一線奢侈品牌入駐,打造楊浦濱江首個國際生活區。其中,“超極合生匯”是上海的第三座合生匯,預計於2026年竣工交付。
楊浦區得名於楊樹浦港。今年,楊浦推出了“楊數浦”品牌,諧音的一字之差,代表著楊浦厚積成勢的數字經濟產業。
當前,楊浦已集聚人工智能企業近500家,擁有近7000家數字經濟企業,集聚了美團、抖音、B站、京東達達、小紅書科技等一批頭部企業,2023年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收達到2600億元,約佔全市的1/6、佔中心城區的1/3。楊浦還建成了創智天地、長陽創谷、互聯寶地、雲基地等14個人工智能及大數據(雲計算)產業創新基地,載體總面積達66萬平方米。
楊浦數字經濟產業的落地場景和要素供給體系正不斷拓寬完善。此前,美團在五角場商圈開辟了上海中心城區首條低空物流配送航線。如今,美團無人機已在楊浦開航三條航線,覆蓋商圈、公園、園區場景,進一步推動低空物流配送從“小眾試點”變為“大眾體驗”,也推動探索商業空間與數智化服務融合拓展的更多可能性,
此前,清雁科技與浦發硅谷銀行在楊浦首發數據資產增信的因素模型,通過金融創新,為新質生產力提供支持,特別是服務處於早期發展階段、資產較輕的企業。模型一方面可用於企業數據資產增信,對企業的數據資產進行質量和價值評估,從而提升企業的信用等級。另一方面可用於企業數據資產質押,對企業數據資產進行合規的價值評估后,幫助企業將其作為質押物來獲取貸款,為企業提供更靈活的資金來源,同時也為金融機構帶來更多風險對沖手段。
近日,楊浦還揭牌了“上海市楊浦區數字經濟數據創新實驗室”,啟動“楊數浦”首席數據專員賦能工程,將推動深化數據安全合規體系建設,保障數據有效開發利用和產業健康發展,加快培養數據安全合規生態,支持數據安全合規關鍵技術研發突破和迭代升級。
去年4月,位於楊浦區長白街道的228街坊正式開業。當年為解決工人住房困難而建造的“兩萬戶”工人新村“華麗轉身”,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堅持利民惠民導向,引入社區食堂、便民服務、記憶展陳、文體生活等服務,打造了開放式、低密度、高品質慢行街區和小型公共活動中心。今天,長白228街坊完全融入周邊居民的生活,成為楊浦區15分鐘幸福社區生活圈的示范項目。
長白228街坊是一個縮影。作為曾經的老工業城區和老居住區,楊浦一直以來都將城市更新與宜居安居深度結合,把解決居民群眾最期盼最迫切的居住需求作為保障民生的最大抓手。
去年3月,鳳南一村小區舊住房更新(拆除重建)項目啟動,迅速創下《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生效后全市最大規模、最快速度實現3個100%的新紀錄,並於今年6月開工建設。鳳南一村小區原來空間狹小、廚衛合用、停車位稀缺,因年久失修還有房屋汛期內澇、管線老化等安全隱患,居民改造呼聲強烈。不久后,這裡的1813戶居民將搬進一座嶄新的現代化小區,包含8幢超20層的全新高層住宅和1座地下停車庫。
2022年以來,楊浦相繼完成東鄲、鳳南、內江大板房、鳳城三村130號甲乙丙丁等“兩舊一村”改造項目100%簽約、100%搬遷,還制定出台《關於加快推進我區舊住房成套改造的實施意見》等特色“政策工具包”。在鳳南方案設計時,項目的增量房屋和剩余待改造項目安置缺口的房型提前匹配,為后續項目快速生效打好“提前量”。鳳城三村130號甲乙丙丁項目就是匹配上的項目之一,僅用3天就創下征詢、簽約、搬遷3個100%的最快紀錄。
今年,楊浦推進城市更新從關注“分類有沒有、項目多不多”到關注“解決質量好不好”,從關注空間規模尺度向增加時間和流量維度方向設計集約節約更新方案,從單向(如居住環境配套)類別分類維度繼續向文化、產業、科技等多動能轉換鏈接引導,為各類創新主體開展創新活動提供更為高效、完備的支撐保障,積極打造了環高校國際創新社區、濱江城市更新重點示范區、大創谷低碳示范區、大創智“元宇宙青年社區”、新江灣城國際化社區水上運動活力空間等重點示范區域。
擁有諸多互聯網企業、文化企業的楊浦,“二次元”氛圍一向濃厚,這代表了楊浦旺盛的年輕力,也為楊浦帶來了強大的消費驅動力。
Bilibili早期以二次元內容和獨特的彈幕分享功能聚集了一批熱愛ACG文化的核心用戶,如今已是國內“二次元”最為集聚的互聯網社區。疊紙科技陸續推出了《奇跡暖暖》《戀與制作人》《閃耀暖暖》等知名游戲作品,全球累計注冊用戶數近4億。去年,疊紙獲得了“2023-2024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的榮譽稱號。
楊浦也推動“二次元”文化與線下場景融合。位於大學路的上海首家、國內最大的animate門店,集合了100多個動漫IP,3000多款周邊,不同動漫的愛好者在這裡相遇、交流,每日客流達2000人次。悠邁商場升級改造為二次元主題購物中心,Bilibili會員購持續推出“谷子快跑 Guti&Guta Land”“上海SCGE動漫游戲嘉年華”等眾多節展劇目,聯動疊紙科技推出探店打卡活動等。
“五五購物節”期間,楊浦突出“沉浸式”“數字化”“年輕態”,推動在線新經濟平台企業與區域內商貿企業深度融合,持續創新消費場景。一季度,楊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全市各區排名第四,中心城區排名第一﹔五角場商圈銷售額同比增幅第一﹔網絡零售增長全市排名第六,中心城區排名第二。
去年,B站、疊紙、大學路等所在的大創智園區獲評成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圍繞“文化+科技”理念,用高品質的文化產業促進科技發展,以高質量的科創反過來支撐文化產業創新。楊浦正開發探索建立數字化“元宇宙青年社區”,著力提升大學路“科創街區”形態功能,培育壯大“文化+科技”產業集群,不斷放大數字化轉型示范區品牌優勢,打造更多“煙火氣+書卷氣、人文景+科技流、時尚風+國際化”的創新生活街區、創新生態社區。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楊浦區濱江公共空間時,走進了“人人屋”黨群服務站,並向服務站工作人員和居民詳細詢問這裡開展基層黨建和公共服務情況。
“人人屋”外形是由木結構搭成的“人”字,取名“人人屋”,也是為了彰顯以人為本的理念。五年來,“人人屋”除了提供便民服務、休憩乘涼、閱讀交流、互動體驗,還拓展了民意直通功能。“人人屋”內設立的人大代表聯系點不斷通過網絡平台收集人民群眾的“金點子”,打通了代表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大橋街道廣杭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戴鶯說,因為小區離濱江近,許多居民常到濱江散步,並根據自身體驗為濱江的公共服務細節建言獻策。“以前大家都說逛濱江要自己帶瓶水,現在不用了,一路都有直飲水接水點。”戴鶯告訴記者,在群眾的建議下,接水點設置了不同的高度,如今既能滿足大人的飲水需求,也方便小朋友自己飲水,因此被稱為“成長著的接水點”。
百姓的建議與期盼不斷地化為現實。漫步楊浦濱江,每隔七八百米便可遇見的共10個黨群服務站串珠成鏈,全部植入人民建議征集功能,形成了“1個實踐中心+4個特色站點+6個基礎站點”的征集平台。
而在整個楊浦區,“人人講堂”“人人議事廳”“人人直播間”等基層民主實踐活動密集開展,貫徹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開辟了人民城市治理新路徑。
比如,“人人議事廳”活動旨在聚焦區內正在發生、群眾十分關注的民生重點熱點,通過讓人大代表、人民群眾、政府有關部門等需求、問題相關方齊聚一堂進行現場調研議事,提升議事質量,保障議事成果,擴大人民群眾的有序政治參與,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最近的一場活動中,200余人齊聚一堂,探討如何解決十五中學周邊的道路擁堵情況,“金點子”接連迸發,推動了有關部門解決問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