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出圈!央視《開學第一課》走進長寧這裡→

9月1日晚8時,以“可愛的中國”為主題的2024年《開學第一課》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次震撼心靈、激發夢想的奇妙之旅。在節目的第二章節“可愛中國的自然生態變遷”中,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100+”案例之一的長寧區新涇鎮綠八樂頤生境花園也走進了公眾視野~
從殷墟的甲骨窖穴到青海的雪豹棲息地,從伶仃洋上的跨海大橋到嫦娥六號登陸的月球背面,青少年們通過《開學第一課》的鏡頭,領略了一個個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壯麗圖景。而當鏡頭轉向上海,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王放教授帶領著一群學生,走進了長寧區新涇鎮綠八樂頤生境花園,開啟了一段探索自然與生態之美的旅程。
“這個地方叫樂頤生境花園。你們能想象它以前是什麼樣子嗎?”王放告訴孩子們,樂頤生境花園曾經是一片荒地,現在大家看到的一草一木,每一個池塘,每一塊石頭,都是附近的居民和相關部門一起設計的結果。隨著王放教授的講述,樂頤生境花園的新舊對比圖緩緩展開,漁浦垛田、鳶尾池塘、心靈索橋、四季花園、樂頤工坊等美景也開始逐一呈現,它們見証了這裡從荒蕪到生機盎然的華麗蛻變。
《開學第一課》攝制組在樂頤生境花園的拍攝現場
綠八樂頤生境花園創建於2021年,同年入選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名單。花園佔地700多平方米,設置了四季花園、生境驛站、蝶戀花溪、療愈花園、自然保育區等五大板塊,擁有日觀天象、岩石花園、心靈索橋、鳶尾池塘等“生境十八趣”。經專業科研人員實地調查,樂頤生境花園目前有131種植物、36種鳥類、4種哺乳動物、4種兩棲動物,其中包括貉、鳳頭鷹、紅隼3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遛娃”的貉、游泳的黑水雞、飲水的紅脅藍尾鴝、樹枝上休憩的鳳頭鷹……這些頻頻在樂頤生境花園現身的野生動物們,不僅僅是珍貴的生態資源,更是居民們的自然“鄰居”。
如今,樂頤生境花園不僅是自然生態的寶庫,更是教育實踐的重要基地,它已經成為社區兒童共建共享的花園、多所中小學學生們的綠色生態實踐課堂。孩子們在“家門口”的四季花園、科普長廊中流連忘返,結識朋友、增長才識﹔同時,華東師范大學、復旦中學、綠苑小學等大中小學校還將樂頤生境花園作為校外實踐基地,進一步推動了生態教育的普及與發展。
緊鄰樂頤生境花園,全國首座以“生境”為主題的社區博物館已於今年5月開放,這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以上海本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環境為主要展陳對象的博物館,匯集了長寧區域內25座生境花園的精粹,致力於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教育普及,通過不斷創新和優化展陳設施,提升市民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
據介紹,樂頤生境花園隻用了短短三年的時間,就成為了參訪人流量最大、活動內容最多、知名度最高、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上海三大生物多樣性體驗中心之一。綠八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劉觀錫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一理念在綠八樂頤生境花園生物多樣性體驗中心得到了生動體現。我們最引以為傲的是樂頤生境花園已經成為提升社區居民宜居生活品質,促進上海生態環境治理的典型樣本之一,特別是將自然教育、生態科普常態化地融入到綠八周邊學校的綠色實踐中去。”
(來源:上海長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