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積分制”賦能,讓鄉村治理有“分值”更有“價值”

村內道路平坦通暢,農家庭院干淨整潔,村民愜意地在家門口拉著家常,這是上海市浦東新區書院鎮路南村景美人和的鄉村生活新圖景。
兩年前,路南村成功獲評為“上海市美麗鄉村示范村”稱號。讓“美麗鄉村”持續長效鞏固,成為了路南村人心中的願景。為此,路南村以“黨建+網格+物業”治理模式,全面開展農村物業化管理,利用鄉村治理積分制平台,將村民的行為習慣、環保意識等納入評分體系,通過“積分制”的方式激勵村民積極參與,激發內生動力。
截至目前,路南村符合條件參與積分制的家庭戶數達1095戶,現參與小程序申報共有1056戶,參與率達96%。
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治理的基石
在黨建引領下,路南村制定了一套精細化的“1+4+16”積分制網格化管理體系。以村委會為“1”個核心,以“4”名網格員為節點,再細化至“16”個村民小組,形成了一個覆蓋全村、龐大而精細的管理網絡。
根據村內地形、房屋分布以及人口密度等具體情況,四名網格員在確保各項政策能夠准確無誤傳達給每一位村民的同時,還要在政策執行過程中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這些網格員不僅是政策的“傳聲筒”,更是鄉村治理中問題矛盾的“調解員”和辦事的“服務員”。在前期制定積分細則和實施方案時,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走進村民家中,耐心聽取村民的聲音,詳細記錄下每一條意見和建議。
“通過這套管理體系,不僅提高工作效率,我們更希望以此拉近村委會和群眾的距離,讓路南村的治理更科學、民主,也讓每位村民都成為村庄發展的受益者和推動者。”路南村黨總支書記朱軍英說道。
線上+線下:提高村民認知度
路南村現有常住村民約2100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895人。為確保每位村民都能及時了解並積極參與到積分制治理中,路南村特別實施了一套“線上線下”雙軌宣傳機制。
線下,路南村利用各種人流密集的活動節點宣傳積分制。每月15日是路南村開展惠民計劃的便民服務日,村裡便將這個日期作為宣傳積分制的有效時機,通過發放宣傳單、講解積分制操作流程等方式,向村民普及“手心鄰裡”積分制小程序的相關操作及意義。
此外,路南村還充分利用現有的基層組織網絡,如睦鄰點和黨建延伸點等,讓村民在日常活動中就能了解積分制。為增加趣味性,村裡還結合實際情況,舉辦一些有針對性的宣傳活動,例如,積分制知識競賽、座談會等,進一步加深村民對積分制的認識與理解。
線上,則通過網格員在村內16個隊組組建的微信群,轉發操作指南,讓村內的年輕人也能輕鬆理解並參與。為了讓積分制理念深入人心,村委會還會定期採集和發布積分制最新動態、獲取分值的操作指南等各項細則。線上宣傳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積分制的理念在村民心中生根發芽。
志願者力量:激活鄉村治理內生動力
在積分制推廣過程中,路南村深知年輕人的重要性,便在村內組織招募了一批青年志願者。經過系統培訓,他們迅速成長為積分制系統的中堅力量,為整個系統的順利運行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此外,他們還主動走進村民家中,耐心細致地為村民指導如何申請積分、如何理解和運用積分規則,為老年人解決了操作上的困惑。
同時,路南村還組建了一支由黨員、人大代表、村民組長、村民代表和退休工人組成的“積分制宣傳隊”。他們利用自己對村情和鄉親們的了解,定期走訪行動不便或獨居的老人,利用智能設備幫助他們申請積分,確保每位村民都能夠參與並及時獲取到最直接、最貼心的服務。
這些舉措的實施,極大提高了積分制在村民中的普及率、參與率。
持續監督與評估:確保制度公正性
為確保積分制工作的公正和有效,路南村還成立了“積分監督委員會”,負責定期對積分制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收集村民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向村委會反饋。村委會根據反饋的情況,對積分制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完善。這種自下而上的監督機制,使得積分制在實施過程中能夠更加貼近村民的實際需求,也增強了透明度和公信力。
通過“積分制”的推行,“兌”出了文明鄉風。經過一段時間的創新實踐,路南村的積分制工作在穩步推進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村民們的積極性得到提升,鄉村環境變得更加優美,公共事務得到有效管理,村民們的凝聚力和歸屬感不斷增強。
據了解,未來路南村還將不斷加強探索和實踐,讓鄉村治理工作更精細化、科學化、透明化、規范化,讓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提升,激活鄉村治理“內生動力”,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