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菜價波動,標准化菜市場成為上海保供穩價的“壓艙石”,兩周內菜價有望回落

2024年08月21日09:18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前一陣子全國各主要蔬菜產區的連續高溫、強降雨以及內澇災害,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不輕鬆。

記者8月20日來到地處嘉定南翔的惠民靜華集市,隻見這裡的平價專櫃和基地直供專櫃,青菜、芹菜、雞毛菜、空心菜、辣椒……幾十個蔬菜品種一字排開,兩個專櫃的菜價鮮有品種單價在“兩位數”,比市場價普遍要低2成-3成。

靜華平價菜專櫃

為何惠民靜華集市的兩個專櫃能成為菜價低谷?

今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升級改造80家標准化菜市場”已完成78家

在8月20日上海市商務委組織開展2024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標准化菜市場升級改造“開門辦實事”現場會活動上,記者了解到,這家靜華集市是去年12月改造升級完畢的,100多平方米的專櫃,租金的市場價為10萬元/年。

嘉定惠民超市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繼東介紹,為了調動平價專櫃經營者的積極性,惠民方面採取“階梯式收費”模式,與傳統收取固定租金不同,他們根據商戶的客單數判定租金金額,租金層層遞減。一旦每日客單為1000單以上,每月超過5日,平均每單不低於8元,則租金全免。

“從去年12月起,第一個季度,平價專櫃的經營者繳納了1萬元租金,后來他加強基地直採,不斷調整商品結構,同時堅持薄利多銷,第二個季度開始直到現在,每日客單1000單以上成為常態,租金當然全免。當然,我們菜市場通過平價專櫃的引流,帶動了其他商品的銷售。”此前在現場走訪時,惠民方面一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一旁的基地直供專櫃,貨源來自嘉定北部的蔬菜基地,他們對其也採取租金扶持的政策。

基地直採專櫃。

今年,“升級改造80家標准化菜市場”列入了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8家標准化菜市場初步完成升級改造,即將完成建設任務。記者從8月20日舉行的現場會活動上獲悉,作為上海“菜籃子”保供穩價的“壓艙石”,面對近期菜價的大幅波動,這些標准化菜場想方設法向管理要效益,數字賦能、業態復合、供應鏈優化……從而起到對沖風險,讓顧客滿意的作用。

78家標准化菜市場中,浦東新區獨佔25家,數量位於全市第一。浦東新區商務委介紹,應對近期菜價大幅波動,上鋼街道浦商鄰裡薈西營店結合平價菜櫃建設,試行大攤位制,推行統一供應鏈模式,與批發市場開展集採集配。平價菜櫃約200平方米,經營品種100余種,每天銷量達4噸左右﹔航頭鎮航頭集市在公共區域搭起直播間,鼓勵經營戶直播帶貨,薄利多銷﹔三林鎮浦商鄰裡薈永泰店添設共享就餐區並提出“代炒菜”服務,顧客到相應檔口支付一定加工費,就能現烹現吃,起到吸引更多顧客特別是白領光臨菜場,做出增量的目的。

數字賦能標准化菜市場升級改造

在此一輪標准化菜市場升級改造過程中,數字賦能是核心亮點。“在 應對近期菜價大幅波動時,我們切實感受到菜市場智慧化升級改造帶來的成效。”長寧區上海美天副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志君介紹,美天下轄18家菜市場智慧化覆蓋率已完成40%,“我們早在今年6月份,就通過大數據平台監測到菜價出現一波上揚,為此,我們下轄菜場的‘美天77’平價專櫃加強了與直採基地的對接,並通過靈活的促銷手段,讓利於民的同時降低損耗。”

據悉,“美天77”平價專櫃的菜價要比市場價普遍低30%以上,如青甘藍1.75元/斤、糯玉米1.65元/斤、金瓜1.2元/斤、本地油絲瓜3.5元/斤、 2.65元/斤、空心菜(青杆)3元/斤、地冬瓜1.5元/斤。“這兩天我們還在不斷給平價專櫃加量,比上周增加1/3—2/3的供應量。”

“美天77”平價專櫃的菜價(單位:元/斤)

此外,顧志君介紹,通過智慧化手段,他們還起到最大限度實現人員復用,降低市場人力成本,商戶可以即時獲取自己的經營數據,快速調整商品結構與經營策略等成效,從而達到菜場管理公司、顧客、攤主的三方多贏。

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劉敏表示,近幾年上海著力推進農產品流通大市場建設,編織了“保供穩價一張網”。通過上海主副食品運行調控系統,強化市場監測分析,從穩控貨源確保“田頭有菜”,到實時監測氣象物流確保“路上有菜”,再到批發市場“三制”精細化管理確保“市場有菜”。

標准化菜市場,作為保障“菜籃子”市場供應的主渠道,歷來是“保供穩價一張網”上的重要節點,是特大城市保供體系建設大戰略的組成部分,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們要求新建或改建的菜市場,均要開設平價菜專櫃(區),要求各區商務主管部門,開辟上海主副食品運行調控系統區級‘駕駛艙’,推進標准化菜市場交易數據有序接入,提升‘保供穩價一張網’的運行能級。

源頭批發市場預計:兩周內我們市場的菜價會回落

“上海菜,全國來”,上海市場蔬菜7成以上來自全國各地,另據記者8月20日從上海“菜籃子”市場供應主渠道——江橋批發市場獲悉,目前他們的各項保供穩價措施也正在逐一推出。

如,確保夏季熱銷蔬菜如蘭州貨、張北貨、雲南葉菜等的穩定供應,並設立專門的交易區域以提高交易效率﹔與市場內的大型供應商合作,做好蔬菜的產地貨源儲備,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發貨頻率,確保市場供應充足。

又如,密切關注產區天氣和運輸情況,通過微信群等方式及時向商戶發布信息,幫助他們做好防范措施﹔為商戶提供充足的冷庫資源,以保持蔬菜的新鮮度並減少損耗﹔定期監測蔬菜的價格和進場量,對異常情況進行分析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增強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對上海市民喜歡的葉菜,市場對於入場收費減免50%費用。降低經營成本,增加雲南葉菜來場量等。

上海蔬菜集團西郊江橋公司總經理顧惠良表示,根據以往的歷史經驗和蔬菜產區的天氣走勢,“隨著受災地區逐步恢復正常生產,加上天氣轉涼有利於作物生長,場內經營戶積極組織貨源、轉換品種等因素,估計兩周內批發市場的菜價會回落。”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