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帶寵物坐地鐵不合規卻有攻略?網上經驗不可取

2024年08月20日15:13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帶寵物坐地鐵不合規卻有攻略?

寵物及活禽不能進入上海地鐵,網上“經驗”分享不可取

上海辟謠平台

近日,一段“怎麼帶倉鼠出遠門”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這已經不是這類話題第一次登上熱搜了。此前,就有乘客將蜜袋鼯藏在衣服內登上飛機,結果造成飛機延誤﹔據上海地鐵介紹,僅在1號線上海火車站站,最近1個多月就發現多起乘客私自攜帶寵物、想蒙混過關乘坐地鐵的事件。

寵物乘坐有風險

對於寵物能不能乘坐地鐵、高鐵、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其實都有明文規定。以上海地鐵為例,根據《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第九條第9款,“除軍警犬、持証導盲犬外,軌道交通嚴禁攜帶活禽及貓、狗等動物進站、乘車”。

也就是說,包括倉鼠在內的寵物及活禽,是不允許進入上海地鐵的。安檢人員會根據行李過安檢時電腦屏的顯示,對包內物品大致輪廓進行判斷,可疑物品則會進一步開包檢查。如遇乘客違反該守則,工作人員將予以勸阻和制止,制止無效,將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類似的規定並非上海獨有,也並非地鐵獨有。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都有明確規定,禁止攜帶除軍警犬、持証導盲犬外的寵物進入。

為什麼寵物不能進入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寵物容易攜帶病菌。不論是地鐵等市內公共交通工具,還是高鐵、飛機等跨域交通工具,客流量都不小,人與人之間距離很近,如果攜帶的寵物身上有跳蚤或者患有人畜共患的疾病,容易危害其他乘客的身體健康。就算寵物本身沒有疾病,對於部分對毛發過敏或害怕動物的乘客來說,也有不良影響。

另一方面,較大客流再加上地鐵、高鐵、飛機等公共交通運行時的轟鳴聲,容易讓寵物產生應激反應,有可能會直接攻擊其他乘客,引發混亂﹔倘若寵物失去控制,逃離籠舍或容器,更有可能引發公共交通工具運行故障,風險極大。

新興服務有條件

但也有網友提出,目前部分航司提供寵物托運、同機出行等服務。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前不久也推出了《鐵路旅客高鐵寵物運輸調查問卷》。這些是不是意味著未來寵物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呢?

業內人士表示,不能誤讀這些服務或問卷。它們恰恰體現了“寵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而不是私自攜帶、逃避安檢。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副教授李林波以飛機托運寵物為例解釋,即使很多航空公司已經支持寵物托運,但在運輸過程中大多是“人寵隔離”,並需要符合相應的托運條件,“這更像是乘客多樣化需求催生出來的一門生意”。類似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不存在托運,所以很難提供這種定制化服務。

曾經為寵物乘坐飛機提供驅虫服務的專家也透露,當時雖然有寵物犬登上了飛機,但從登機申請到檢驗檢疫,都有嚴格流程﹔相關寵物還做了專門的驅虫防虫。此外,寵物登機還需要專門的籠子,航班上的其他乘客也被提前告知。“總之,支持寵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服務確實在增加,但都是有條件的,絕非乘客私自隱藏攜帶。”

“經驗”分享不可取

但上海辟謠平台發現,有人抱著好奇、博眼球的心態,分享所謂的“地鐵奇遇”“帶寵物乘坐地鐵/高鐵攻略”等,這就是誤導他人了。

比如,有的網友稱在上海地鐵遇到了攜帶小鳥的乘客,還主動分享在社交平台,聲稱“上海也太先進了吧!寵物可以進地鐵”。再比如,有網民沾沾自喜地表示,通過奶茶杯、購物袋等,“順利”躲過了公共交通工具的安檢人員,這是罔顧法律法規、明知故犯了。

上海辟謠平台建議各位愛寵人士,千萬不要相信網上的這些攻略。如果要帶寵物出門,應當尋求正規途徑。若不具備出行條件,建議在出行前妥善安排,避免節外生枝,既不要給公共交通工具運行和他人人身安全帶來風險,也避免自己違反相關法律法規。

此外,傳播這些“經驗帖”的社交平台也需承擔審核責任。對於分享“私自攜帶寵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經驗這樣有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應當明確說“不”,通過平台機制管理相關發帖行為。(記者 栗思 任翀)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