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區選調生買寒笑到曹家村居民區任職鍛煉——
“緊盯需求,提供更貼心服務”(干部狀態新觀察·選調生在基層)
買寒笑(右一)在福興村小區收集居民意見建議。 |
去年夏天,買寒笑從華東師范大學碩士畢業,成為一名選調生,來到上海市普陀區長風新村街道工作。
根據安排,她在街道下屬的曹家村居民區參與社區工作,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走訪居民。
“曹家村居民區有老小區,也有商品房,不同小區情況很不一樣。”買寒笑說,“長風新村街道有一套‘微格分色’工作法,根據居民的不同狀況給予不同程度的關注。”該街道細分了29類標識說明,按不同的響應順序,劃分紅、黃、藍、綠、銀5個響應等級,把服務精准提供給“最需要的人群”。其中最重點的高齡老人、獨居老人、孤寡老人等群體,需要每天聯系一次。
和社工們一起,買寒笑先后走訪了100多戶居民,對社區情況熟悉起來。
“福興村小區,不少樓棟門口的金屬扶手都老舊了,有的搖搖晃晃,有的被居民自己用繩子加固”,指著手機裡的照片,她告訴記者,別看只是一個扶手,對高齡、殘疾的居民來說卻非常重要。她說:“扶得穩,老人就願意多出來走幾步﹔不穩的話,就不願出門了。”
“緊盯需求,提供更貼心服務!”買寒笑萌生了為居民整修扶手的念頭。上海市、普陀區為支持選調生到村居任職鍛煉,有一定的專項經費支持。在她的積極申請協調下,經過各方調研、摸排后,有關部門審核同意用該經費做扶手改造。福興村小區樓道口扶手的改造隨即啟動,預計10月份完成整修。
“既要有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也要有善於整合資源的能力。”這次經歷,給買寒笑留下深刻印象。在她看來,社區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好對接,把好服務給到有需要的居民。
在社區工作中積累了經驗,結合街道社會工作的實際需求,買寒笑又把目光轉到了街道內的一處人才公寓——和暢公寓。這裡居住了1000多人,多是來自醫療、互聯網等行業的年輕人,人員流動性高,鄰居彼此之間“相見不相識”。由於房屋性質等原因,並不能成立業委會。
“提升攝影水平”“找鍛煉‘搭子’”……從居民需求出發,買寒笑牽頭組織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公寓裡的住戶也想走出家門,增強彼此間的聯系。在街道的指導幫助下,她和熱心的年輕人一起,加強交流、組織各種活動,邀請住戶共同參與,吸引了40多人報名,建起了超過100人的微信群。“年輕人的特點就是以興趣為導向,我們以服務為主,讓志趣相投的人走到一起。”買寒笑說。一起制訂入住手冊、一起改造社區公共空間、一起籌備露天電影……很快,這個“鄰居之間不太搭話”的公寓也熱鬧了起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19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