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這個街區夜經濟濃度高:2平方公裡有120家酒吧!活力與秩序如何平衡

2024年08月15日09:11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長樂路、南昌路、成都南路、進賢路上海梧桐樹下的歷史風貌街區,也是上海夜生活最活躍的地方之一,酒吧等夜經濟形態集聚。

今年以來,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1.97平方公裡轄區內酒吧數量激增,集聚了大大小小120多家,成為“上海夜經濟濃度最高”的地方。這些酒吧形態多樣,有多家酒吧集聚在一幢樓內的新消費空間,有散落在街區的小酒吧,也有“白咖夜酒”的新型業態這些夜經濟形態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歡﹔卻給緊鄰酒吧居住的居民帶來了噪音擾民、道路擁堵、環境臟亂以及治安問題等困擾。

根據“2024中國城市夜經濟指數”,截至2023年底上海擁有酒吧達2810家。如何平衡經濟活力與城市秩序,是伴隨上海酒吧業態生長的老話題。但在提振人氣、促進消費的當口,面對年輕人熱衷的夜間酒吧這一新業態,亟須新的治理思路。

最近,瑞金二路街道以行政治理手段與引導商戶自治相結合的方式,嘗試化解經濟活力與城市秩序的矛盾。


梧桐樹下的夜生活,帶來人氣與活力

晚上6時半,在南昌路上的“南梧咖啡社”內,店主徐特與調酒師站在台后,正為晚間生意做著准備。

“南梧咖啡社”開設於一年前,因高端手沖咖啡“出圈”。有許多對咖啡口味有高要求的年輕人是這家店的“忠粉”,店內的一杯手沖咖啡可以賣到一兩百元。

下午6時的南梧咖啡社,再過1小時,就進入夜酒時段。唐燁攝

但咖啡店到了下午四、五時后生意就淡了。“因擔心影響睡眠,很多人接近傍晚時就不喝咖啡了。上海的咖啡店生意很‘卷’,僅靠白天的經營時間,很難支撐市中心的房租和人工成本。”徐特告訴記者。

為延長有效營業時間,“南梧咖啡社”在申請了相應執照后採取了“白咖夜酒”的經營模式——白天是咖啡店,晚上變身酒吧。

南昌路是上海近年崛起的知名“咖啡一條街”,短短1公裡路以及周邊,集聚了大大小小50多家咖啡店,不少都是“白咖夜酒”的經營模式。

梧桐樹下的夜生活,受到消費者歡迎。一家沿街酒吧老板告訴記者,很多消費者喜歡梧桐區的優雅環境,願意接受相對高一些的客單價。我們店內都是小桌,一般單桌消費一晚可達1000多元。

酒吧業態盤活了“南梧咖啡社”的夜晚時間。晚上7時后,奔著酒吧來的客人,陸續走進來。“我們以售賣紅酒和洋酒為主,客人多是整瓶購買后消費。店面面積約三四十平方米,一般坐進來七八人,聽聽舒緩音樂,聊聊天、喝喝酒,很放鬆。晚上的客單價在350元左右。”

“南梧”的夜晚時間比較安靜

生意好起來,但煩惱也伴隨而來。南昌路兩側都是百年石庫門老建筑,“南梧咖啡社”樓上與背后都是民居,有居民向小徐投訴“晚上有點吵”。

徐特有些無奈:“在裝修時,我們就很注意減少噪音的問題。店鋪牆壁內使用了很好的隔音材料﹔但可能由於老房子結構的限制,隔音效果沒有預想中那麼好。”

與“南梧”遭遇類似煩惱的夜間經營小店還有不少。“因店鋪與居民區犬牙交錯,又是上百年的老房子,隔音不好是普遍問題。有段時間,居民撥打12345、110投訴成了‘家常便飯’,還發生過從樓上往下潑臟水的情況。”瑞金二路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指導員、街道第二綜合網格工作站站長白文鋼說。


商居矛盾伴隨著上海酒吧業態的生長

如何平衡經濟活力與城市秩序,是一個治理的老話題。商居矛盾一路伴隨著上海酒吧業態的生長。

衡山路、永康路是上海有名的夜間消費集聚區。高峰時僅衡山路一條路上就有二三十家酒吧,高安路、衡山路和永嘉路交叉口集聚了5家酒吧同時經營,好似一片“酒吧群”。酒吧夜間噪音擾民問題都曾困擾著這些區域。永康路后來清退了部分酒吧,轉型為白天更為熱鬧的咖啡特色街區﹔衡山路近年則轉為音樂街區的打造,依靠本身音樂院校與機構集聚的優勢,吸引到JZ Club等知名爵士樂俱樂部落址,用音樂與藝術喚醒衡山路以及周邊的“美麗夜色”。 

JZ Club衡山路新址

今夏,長樂路、巨鹿路一帶,臨街成片房屋迎來舊改。曾經,被稱為上海小酒館文化發源地的長樂路一帶,短短百米路上集聚了10多家酒吧,吸引很多年輕人來此打卡。高漲的人氣加劇了商居矛盾。有住在附近的居民形容當時此處的場景:深夜擾民,滿地煙頭和空酒瓶。最近,路上的酒吧紛紛關停。還未搬走的沿街居民終於能睡個好覺了,但也有不少消費者遺憾於長樂路酒吧街的謝幕。

長樂路酒吧街謝幕 網友圖

有網友說“城市活力不等於烏煙瘴氣”。可是,有沒有一種能讓經濟活力與城市秩序都留存下來的方式。

今年以來,隨著上海夜經濟活力的激發,瑞金二路街道明顯感覺到,轄區內酒吧數量大幅激增。夜經濟活力的釋放帶來了商居矛盾。這讓轄區的治理者、酒吧經營者與居民,再次審視經濟活力與城市秩序的這一問題。

“居民對安靜生活的需求理應被尊重,但梧桐樹下自發生長出來的商業活力也需要被呵護。”瑞金二路街道負責人說,我們希望探索一種新的治理模式,讓商業活力與城市秩序能共存共生。


守牢安全底線,因地制宜引導商戶降低噪音擾民

今年4月,瑞金二路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隊員崔巍找到了小徐,向他了解經營中遇到的困擾。崔巍還有一個身份——街道第二綜合網格工作站“酒吧業態專管員”。

在多次溝通后,崔巍與小徐商量出一些經營調整,以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我們店內有兩隻喇叭挂在頂棚上,起到很好的聲音效果﹔但現在到了下午6時,喇叭就關了,我們改用吧台下的一個音響放音樂,晚上9時關閉﹔店內晚上播放的是舒緩的音樂,比白天的音量要小很多。我們原來經營到凌晨2時,現在提前到12時關門…”徐特說。

另一邊,崔巍請漁陽裡居委干部對周邊居民進行了細致的群眾工作,請他們對小店多些包容與理解。“南梧咖啡社”做出經營調整后,周邊的鄰居沒有再來反映問題。

今年以來,瑞金二路街道對轄區內的酒吧業態進行了全面排摸與走訪,針對每家酒吧在經營時遇到的問題,幫助店主一起想辦法解決。

有的涉及消防隱患等安全紅,我們守牢安全底線,按照規定敦促店鋪進行整改﹔有的存在噪音擾民問題,我們因地制宜,想辦法幫助商戶減少噪音,或引導商戶進行商業轉型。”白文鋼說。

街道還探索從源頭上治理沿街酒吧擾民問題——在店鋪裝修環節提前介入。

紹興路上的“文藝復興小酒館”開業一年來,與周邊居民目前相處融洽。在店鋪裝修前,街道相關部門了解到店鋪為酒吧業態,主動與店家進行了溝通。

文藝復興小酒館 網友圖

文藝復興小酒館 資料圖片

“因酒吧緊鄰居住區,我們希望店主裝修時在隔音防噪上多做些考慮。店家積極響應,採用了最好的隔音材料,還加厚增加了幾層。在經營后,店家主動選擇將舒緩的爵士樂作為氛圍音樂,也經常提示顧客降低音量、文明消費。”街道第三綜合網格工作站負責人說。


夜生活集聚空間“煩惱”不一樣,對策也不同

晚上9時,年輕人三三兩兩地走進復興公園,這裡夜生活剛開始。復興公園深處有家“INS新樂園”,五層小樓,是市中心新晉的夜生活地標,集中了年輕人喜歡的酒吧、小劇場、特色餐飲等多種夜經濟業態。其中,酒吧業態尤其有特色,樓內有大大小小9家酒吧,各有風格。今年的“上海夜生活節”開幕式也選擇在復興公園與“INS新樂園”啟幕。

晚上8點的INS新樂園,再過1個小時夜生活開始。唐燁攝

 

INS新樂園內的年輕人 董天曄攝

像“INS新樂園”這樣多家酒吧集聚在一幢樓內的新消費空間,在瑞金二路街道轄區還有FOUND158、集社、TX淮海等,都在年輕人中享有很高知名度。

這些夜生活集聚空間遭遇著與沿街小酒吧不一樣的“煩惱”

如,這裡的擾民噪音,不是來自樓內,而是來自樓外。有些消費者喝多了,走出大樓在等車時大聲喧嘩、吵鬧﹔消費者多是打車來回,網約車、出租車集中進場時容易造成擁堵,一些司機有時會狂按喇叭各種噪音在酒吧散場時的凌晨三四點集中爆發。周邊居民區集聚,距離最近的一幢居民樓僅50多米,深夜噪音讓周邊居民苦不堪言。

一些消費者的不文明行為也影響到街區的環境衛生。南昌路上有條背街小巷,兩側住著七八戶人家,經常有酒后“上頭”的人深夜在小巷隨地小便

更讓人擔憂的是一些治安事件的發生。在“INS新樂園”門口,發生過“黑車”假冒網約車,將喝醉的顧客拉走,盜取其財物的事件。

對周邊的亂象,“INS新樂園”也很著急。他們曾在公園的杆子上挂上了條幅,寫上“爺爺奶奶都睡了,大家都小點聲兒”,以提醒消費者減少噪音。

“消費者看到條幅很感興趣,還拍照打卡,但喝了酒就忘記這些提醒了。”“INS新樂園”集團副總裁蔣曉棟告訴記者,作為運營方,我們很想解決這些亂象。畢竟周邊環境好了,企業經營才能長久。

復興公園內貼在杆子上提醒消費者輕聲的條幅。董天曄攝

“好的環境,不僅靠政府治理,更要靠經營者共同維護。”街道負責人說。街道與“INS新樂園”負責人坐下來一起想辦法。

“INS新樂園”門口與周邊容易產生噪音。企業不惜成本,發動“人海戰術”,聘請了20多名保安,專門負責維持門口與周邊的秩序。看到有喝醉的顧客,保安會幫他們用手機叫正規的網約車,安全送他們上車﹔看到網約車排隊出去,保安會主動引導司機快速通過

企業還出資為南昌路上那條小巷安裝了一道鐵門,將不文明現象擋在門外


街區治理走上正軌,更多探索還在繼續

今年年初,瑞金二路街道因夜經濟形態引發的警情與投訴單月達到了300來起。最近正值夏季,是夜消費的旺季,6、7月街區關於夜經濟形態的警情與投訴不升反降,數量比年初下降了一半以上。

最近,街道引導轄區內的酒吧成立了“酒吧行業自律聯盟”。酒吧成員集體起草與簽署了《自律公約》,內容涵蓋了夜間噪聲控制、環境衛生、安全等多方面。

酒吧行業聯盟成立

蔣曉棟被推選為自律聯盟召集人之一,他說,我們的酒吧同行們達成默契,隻有主動承擔起責任,做好自我管理、良性經營,與街區共生共長,酒吧業態才能持續經營下去。“南梧咖啡社”店主徐特也坦言,盡管經營調整后,對生意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我們要長久經營,必須與周邊鄰居保持良好的關系,“做出一些讓步與利益犧牲是應該的”。

為更好地引導酒吧規范經營,瑞金二路街道與酒吧聯盟成員單位已初步商定,將對酒吧實施“紅黃綠燈”制度:對沒有投訴的酒吧給予綠燈,減少相應的行政檢查的頻次﹔對有一定投訴的酒吧給予黃燈,給予一定頻次的行政檢查﹔對投訴較多的酒吧給予紅燈,可能要進行重點行政治理。

不過,商居矛盾的解決、活力與秩序的平衡,並非一蹴而就

蔣曉棟坦言,經過幾個月的努力,“INS新樂園”與周邊居民的矛盾有所緩解,部分問題也有了解決方案,但企業和街道還在一起尋求對一些問題的更多解決辦法。

街道對街區夜經濟形態的治理也處在進行時。瑞金二路街道負責人說,針對夜經濟中存在的難點區域、難點問題,街道將與區相關職能部門探索聯合治理方式,希望能探索出更多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支持新業態經濟發展,也營造好宜居的街區氛圍。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