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家商場將空間化整為零 常年超98%出租率

尚嘉中心將空間化整為零,伴企業成長,招商補位幾乎無縫銜接
常年保持超98%出租率的奧秘
■對樓宇來說,“大租戶”是穩健的基本盤,“小租戶”好比靈活的對沖力量,二者各有其重要性,都是樓宇經濟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隻有持續不斷地與存量租戶保持坦誠、有效的溝通,才能讓樓宇運營方了解整體的經濟形勢,為未來做好預判
位於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尚嘉中心,形如一隻白色靴子。這幢建筑面積超4.8萬平方米的超甲級寫字樓內,不僅有滬西唯一的重奢商場,商務辦公樓內還入駐了英格索蘭、特靈科技、倍耐力、諾和新元、WeWork等國際企業。
無論是尚嘉中心所在的虹橋開發區,還是軌交2號線沿線,都是上海樓宇租賃市場的“兵家必爭之地”。近年來,尚嘉中心商務樓始終保持著超過98%的出租率,一度連續10個月達到100%滿租,且始終保持中等偏上的租金價格。
找到平衡與穩定的支點
上海力仕鴻華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剛是商業地產界的“老兵”,從業已有20余年。他記得在2017年前后,尚嘉中心的企業租戶還不到40家,辦公人數僅1800余人。現在,這組數字已增長至70家企業、4000余名白領。
2018年前后,尚嘉中心對商務樓的物理空間和租賃策略進行了調改,將部分樓層單元劃分為200平方米左右的小空間,預留給中小型企業乃至初創企業。此前,樓內企業租賃面積最小的也超過400平方米。空間的化整為零,為樓宇招商增添了靈活度,即便有企業離開,對整體的租賃情況不會產生較大影響。
辦公租賃面積的品類更細分、梯度性增強,也讓尚嘉中心整體的招商和補位節奏明顯加快。“需要退出的租戶還未搬離,招商團隊就已經招引到新的企業,補位流程幾乎是背靠背、無縫銜接。”吳剛說,目前尚嘉中心的辦公空間很少有超過1個月的空置期,因為空置的空間就意味著租金的損失,“這個行業跟時間有著緊密的聯系”。
如何在經濟周期的波動中找到自身的平衡與穩定的支點,尚嘉中心在“大租戶”與“小租戶”的承租面積上進行了研判。目前,尚嘉中心辦公面積在200—400平方米的中小租戶所佔面積約40%,規模較大的企業租戶承租面積約佔60%,最大的租戶面積達到6000平方米。對樓宇來說,“大租戶”是穩健的基本盤,“小租戶”好比靈活的對沖力量,二者各有其重要性,都是樓宇經濟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分析趨勢“目的性招商”
企業穩定的承租能力究竟來自其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還是選對賽道更重要,這尤為考驗樓宇運營方招商的眼光。
尚嘉中心在引進企業租戶時,會綜合分析經濟趨勢、產業發展趨勢。在此過程中樓宇方面也發現,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對企業承租能力的影響正越來越顯著。 下轉 4版(上接第1版)當下,更多服務業、貿易類企業開始承租樓內高品質的辦公空間,正官庄、大韓航空等企業目前都是尚嘉中心穩定的租戶。
在此過程中,包括韓國簽証中心、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等在內,一批服務類專業機構陸續進駐尚嘉中心。這背后,樓宇的“目的性招商”起到了重要作用。
“商業與商務相輔相成,好的商業能為商務客戶提供優質的助力。”吳剛表示,對尚嘉中心樓宇引入的律所、第三方服務機構、金融機構等來說,尚嘉中心商場具備的重奢消費、時尚消費和品質餐飲消費等功能,恰好能滿足這些企業和機構員工的用餐、購物、待客和商務會議等需求,而他們也是商場消費客群的重要構成。
讓租戶感受到更多附加值
吳剛始終保持著每周見兩三個樓內企業租戶的習慣。在他看來,隻有持續不斷地與存量租戶保持坦誠、有效的溝通,才能讓樓宇運營方了解整體的經濟形勢,為未來做好預判。
作為一座有“年資”的樓宇,尚嘉中心的軟硬件始終維持在高水准,讓租戶感受到更多的附加值、更好的人文關懷。衛生間整潔度、空調溫度、人臉識別門禁是否好用,這些細節都關乎樓宇品質。
去年,WeWork母公司申請破產曾引發全球范圍內對共享經濟走勢的關注。在尚嘉中心,WeWork中國仍在高區租賃了聯合辦公空間。尚嘉與WeWork之間也保持了一種“絲滑”的交流互通模式:WeWork內的初創企業發展壯大,可第一時間與尚嘉對接,在樓內租賃獨立的辦公空間﹔樓內租戶需要暫時“縮編”,樓宇方也會引薦WeWork,協助企業獲取理想的工位租賃價格。
“這些都是企業發展中必經的過程,我們的作用就是服務、陪伴他們沖破迷霧,成長壯大。”吳剛說。
寫字樓是經濟發展的縮影,吳剛對此深有感觸。最近,尚嘉中心內一家從事奢侈品物流的企業,轉型為新能源車企提供海外物流服務后迅速發展壯大,租賃面積從原先的200多平方米擴展至1600多平方米。這讓吳剛和同事們看到,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樓宇租戶們所涉及的產業領域或將迎來又一次變革。(記者 舒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