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城市,“民生盛景”日新月異

2024年07月24日15:54 |
小字號

一說到楊浦的創新發展之路,總會用“蝶變”一詞形容。百年工業文明,是厚重的歷史﹔人民城市新實踐,是日新月異的“民生盛景”。

圖片

“結盟”,“楊浦養老服務圈”不斷“加好友”——家門口有“食惠”,社區長者食堂奏響一曲曲暖胃更暖心的美食樂章﹔出門就醫有陪診,“貼心值”與“科技范”比翼齊飛。“收尾”,施工圖“走入現實”,老房向“嶄新的美麗”“沖刺”——居民樓樓頂完成平改坡改造,並鋪設防水層﹔屋面水箱上方安裝了不鏽鋼防護欄杆﹔房屋外牆粉刷一新……

無論是老人“舌尖上的幸福”不斷“翻新”,還是老房“越更新越美麗”,都是人的“心之所向”,城市的“行之所往”。奮力推進人民城市新實踐,楊浦的“民生盛景”火熱如夏。

“結盟”——“楊浦養老服務圈”不斷“添加好友”

家門口有“食惠”,社區長者食堂奏響一曲曲暖胃更暖心的美食樂章

青菜與咸肉丁、米飯作為“底”,悉心熬煮而成的墨魚汁紅燒肉作為“蓋”,綠、白、粉、黑四色仿佛“渾然一體”,這是長海路街道市京睦鄰小廚廚師李昊做出的紅燒肉蓋澆菜飯。

民以食為天,熱油劈啪作響,鍋鏟翻飛,葷素百味奏響一曲曲暖胃更暖心的美食樂章,在楊浦,無論是睦鄰小廚還是社區長者食堂,都是深受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歡迎的“人氣打卡點”。菜品快速出鍋,講究營養搭配,還要注意控油控鹽……這些“居民家門口的食堂”可謂“臥虎藏龍”。日前,這些“居民身邊的大廚”,現身2024年楊浦區老年助餐服務廚師烹飪技能競賽,開啟“廚藝大比武”。

圖片

怎麼把紅燒肉蓋澆菜飯這樣的家常菜做出新意?李昊說:“以青菜為例,菜必須要切得非常非常細,做出‘菜裹著飯、飯裹著菜’的感覺。這和別家做法是不同的。”

蓮花白菜,由大白菜和蝦膠制成,層層疊疊,狀似蓮花盛開﹔雙味菊花魚,白蘿卜雕刻的鳳頭立在盤中,青魚被雕成球狀菊造型,再淋上橙汁、茄汁……比賽現場,滿屋飄香。

“對我們廚師來說,這是一次切磋交流的機會,讓我們看到了其它社區長者食堂的特色和長處,大家可以經驗共享。”熊貓飯堂領隊於之軍說。

圖片

場上是對手,場下是朋友。比賽當天,“食惠楊浦”老年助餐服務聯盟成立,區內老年助餐企業與餓了麼、達達集團等23家企業加入聯盟,為楊浦老年人提供優質的助餐全鏈條服務。《關於進一步推進楊浦區老年助餐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同步發布,在政策層面確保各項優惠措施落到實處,持續推動老年助餐服務資源可集聚、運營可持續、服務高品質。

圖片

今年以來,楊浦區民政局全面啟動“惠生活、惠助餐、惠服務、惠能力”四項“暖楊惠老”項目,其中僅在老年助餐服務方面,就已在大橋、殷行、長海等街道完成10家品質化、標准化社區長者食堂建設。

前不久,殷行街道“穿針引線”,已經成立為老助餐聯盟,探索“公益+市場”服務新模式。6家成員單位簽署“殷行街道為老助餐聯盟公約”。該公約提出:堅持公益性與多樣性並重、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加強老年助餐服務質量。

圖片

“有的長者食堂擅長做堂食,菜品豐富,光葷菜就有四五十樣,而有的是中央廚房,原材料、人工物料的成本相對低一些,但做堂食經驗不夠豐富,更適合提供送餐服務。所以我們穿針引線,把大家的力量聚到一起,成立聯盟、整合資源,我們想發揮各企業所長,進行優勢互補,讓老人堂食吃得好,在家也能吃得好。”殷行街道服務辦老齡專職干部於喆說。

一頓餐,兩個人,點三個菜,如今,帶著95歲的父親到家門口的“長者食堂”用餐,已是七旬老人王先生的生活日常。花費四十幾元,父子倆吃得高高興興。“很方便,菜的品種很多,而且我覺得有政府監管,衛生有保障,所以隻要我父親願意出門,這裡就是‘我們家的餐廳’。”王先生告訴記者。

圖片

在楊浦,“居民家門口的食堂”辦得如火如荼,數量不斷增加,服務品質不斷提升,正在為更多居民帶去“舌尖上的幸福”。

出門就醫有陪診,“貼心值”與“科技范”比翼齊飛

“開門辦民政、擴大朋友圈”,除了“家門口的食堂”“結盟”之外,通過牽線搭橋,楊浦還結成了陪診服務聯盟。

老年人上醫院看病,不熟悉就診流程怎麼辦?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挂號如何破解?養老陪診服務作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有益補充,有利於實現醫養康養的緊密結合,並且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是發展銀發經濟的一次探索。

日前,上海市養老陪診服務上線。楊浦區陪診服務聯盟同時成立,成員單位包括:新華醫院、楊浦區中心醫院、市東醫院、市老年基金會楊浦代表處、中僑大學、太平洋保險、交通銀行上海楊浦支行等。

圖片

如今,養老服務需求日趨多元化、品質化,而且針對老年人就醫難,社會各方都在努力尋求破解之道。楊浦成立陪診服務聯盟,正是為了進一步整合資源,形成強大合力,打通堵點難點,著力為老年人提供高質量的陪診服務。

當天,首批陪診師隊伍、非急救轉運隊伍集體亮相﹔《陪診服務規范》《陪診師從業指南》正式發布。

圖片

活動管理、助餐管理、適老化申請、養老地圖等功能應有盡有,完成賬號注冊后,即可登錄並申請參與各類為老服務……這是“楊浦養老E顧問”微信小程序。“操作界面很簡單直接,想要看什麼,直接點進去就可以,符合我們老年人的使用習慣。”殷行社區居民韓女士體驗后如是說。

“楊浦養老E顧問”是過去區級綜合為老服務平台“彩虹橋”的升級版,它入駐手機移動端,繪制出了更精准的“畫像”,實現個性化的“私人訂制”。老人登錄后,可輸入個人信息、家庭狀況、照護等級、已享受服務等情況,系統后台將生成其需求標簽,並匹配相應政策及服務信息進行精准推送,真正實現數據聯動、政策找人。

活動中,演示了“陪診服務信息化平台”和“非急救轉運信息化平台”接入“楊浦養老E顧問”的操作流程,為老年人精准獲取陪診信息、一鍵可享陪診服務、動態監管陪診過程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圖片

“智慧養老”始終是楊浦為老事業的重點命題,楊浦一直致力於實現“老年人所想、政府所響、社會所向”的養老服務數字化轉型。

據《解放日報》報道,近日,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推進養老科技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成養老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高地,為構建“無處不在的養老服務體系”提供科技支撐﹔創建1個養老科技產業園,建設1-2個高質量孵化器、3-5個企業技術創新中心、1-2個研發測試公共服務平台,引進培育5-10家龍頭企業,建設5-10個養老科技產品展示體驗基地﹔完善提升5-10個居家適老化改造、家庭照護床位、智慧社區長者食堂、智慧養老科技社區、智慧養老院等養老科技應用場景﹔初步建成上海市基本養老服務綜合平台,年均服務老年人超過500萬人次。

未來,楊浦將進一步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醫養康養相結合,著力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繼續更新優化“楊浦養老E顧問”,助力更多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提供更多“家門口”的貼心服務。

“收尾”——施工圖“走入現實”,老房向“嶄新的美麗”“沖刺”

居民樓樓頂完成平改坡改造,並鋪設防水層﹔屋面水箱上方安裝了不鏽鋼防護欄杆﹔房屋外牆粉刷一新……這是記者近日在殷行街道工農四村小區見到的景象。這裡的“美麗家園”改造項目傳出好消息,工程接近尾聲。施工圖漸漸變為實景圖,居民田女士的喜悅溢於言表:“老房子住了這麼多年,非常有感情。以前羨慕別的小區有‘美麗家園’改造,現在輪到我們了,很激動。”

圖片

記者採訪當天,施工人員正在鋪設路面。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臧志平告訴記者:“工程進度已經到達尾聲。目前主要是完成路面鋪設以及綠化補種。室外綠化我們分區種植季節性花草。”根據施工方案,接下來,將水泥路面改造為瀝青路面﹔重新排布非機動車停放點﹔修繕改造小區內附屬用房等將一一提上“施工日程”。

記者了解到,殷行街道共有87個小區,其中,2000年以前建成、符合“美麗家園”改造要求的小區共有75個,總建筑面積達386.6萬平方米。2018年以來,街道已完成21個小區、共計108.5萬平方米的“美麗家園”改造,惠及居民逾兩萬戶。

圖片

效果圖

殷行街道管理辦工作人員袁凱旋介紹:“工農四村的工程預計於8月竣工。目前,街道‘美麗家園’改造在建項目共3個,涉及5個小區,計劃於今年下半年竣工。下半年,街道將啟動新一批‘美麗家園’改造項目,共涉及16個小區。因為今年工程量較大,街道成立了美麗家園工作專班,工作人員每天對各個工地進行巡查,督促各項目落實安全制度和措施。”

有效改善屋頂滲漏水、外牆污損問題的同時,進一步優化空間利用……“美麗家園”改造,“更新”老舊小區面貌,居住品質的提升,帶動的是居民生活品質的提升。

“整體看上去規整了很多。到了夜間,燈光照明也變亮了。施工單位也比較細心,我注意到,外牆粉刷時他們對地面進行了保護,”田女士說,“家園煥然一新,真的很開心。”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