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這些“最美公共文化空間”,你打卡了嗎?

上海市文化旅游局介紹,近日,“2023年長三角及全國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獲獎名單正式揭曉,產生“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獎”20個、“百佳公共文化空間獎”109個、“優秀公共文化空間案例獎”212個、“年度十佳設計師/機構獎”10個、“優秀運營獎”15個。上海有眾多單位入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一些“最美公共文化空間”的風採吧。詳見↓
上海世博文化公園申園
作為世博文化公園中獨具江南園林文化特色的園中園,申園總佔地達5公頃,園內掇山理水、筑房建橋,總體規劃形成北山、南水、東園、西苑的空間布局,山環水抱之中的建筑群落呈現明清時期江南傳統園林風格。
申園著力構筑醉紅映霞、古柯晚渡、玉堂春滿、鬆石泉流、曲韻天香、煙雨逢萊、秋江落照、荷風魚樂八景,在現代時空裡,營造一座經典的江南園林,表現江南之態,傳達江南之魂。
地址:浦東新區世博大道2200號
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長風館)
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長風館)位於普陀區長風商務區,北鄰長風公園,南望蘇州河畔。微微起拱的建筑猶如一拱虹橋,融於城市綠地之中,是一座擁有四個樓層、24米高的現代建筑。
借閱區設置按照幼兒-兒童-青少年的方式,逐層上升,象征著從幼年走向成年,從大地走向天空。
地址:普陀區光復西路2500號
浦東新區群眾文化藝術館
浦東新區群眾文化藝術館是一座建筑總面積達2.7萬平方米、枕河而建的庭院式建筑,館內的東·劇場是上海最大的群眾性劇場,引進名家名團演出。
地址:浦東新區錦繡路2769號
上海影城
上海影城地處歷史文化氣息濃厚的長寧區番禺路新華路口,是廣大影迷心中的觀影勝地。
煥新后的上海影城以開放的姿態實現“多維度”的空間煥新,通過打通廣場和街區、主樓和裙樓,打通影城和外部空間重新定義建筑與街區的關系,為市民打造出一處開放式的文化生活場所。
地址:長寧區新華路160號
大洋晶典·天安千樹
大洋晶典·天安千樹致力於成為上海潮流藝術新地標,旨在打破藝術與生活的邊界,將藝術帶入日常,也讓商業為藝術再賦能。
建筑以黃山為靈感,高低錯落地分布著階梯式景觀露台和種滿植物的立柱,遠遠看去就像嶙峋山峰間的一抹抹蒼翠,令人身處都市之中也能體驗到人文與自然相結合的奇妙感受。
地址:普陀區莫干山路600號
龍華廣場(塔影空間)
龍華廣場巧妙融合了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形成了龍陵前廣場、塔院廣場、市民廣場三大獨具特色的公共空間。廣場內的“鏡面水景”設計匠心獨運,倒映出千年龍華塔的歷史韻味,再現了古籍中的“秋江塔影”意象。
2023年,龍華廣場再度升級,地下塔影空間同步啟幕,成為市民新的熱門打卡地。
地址:徐匯區龍華路2853號龍華塔前(龍華西路-龍華路)
EKA·天物
銅色圓拱形的建筑臥於水面﹔明黃、墨綠的建筑散落在綠意盎然的花園中﹔整個園區融合了經典海派、歐式及現代工業等多元風格建筑……這裡是EKA 天物。
它的歷史可追溯至1869年的舊海關浦東工廠,后於1992年成立上海航海儀器總廠,在1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與航海事業密切相關。園區內的30多棟建筑,沒有一棟是相同的,每棟都有自己的特色。走在園中,有一種移步易景的喜悅。
地址:浦東新區金橋路535號
上海吳昌碩紀念館
上海吳昌碩紀念館地處陸家嘴金融城,其為海派經典石庫門建筑外觀,中式傳統三進院落,致力於成為國際藝術文化交流平台。
這裡不僅有修舊如舊的文物建筑,更有重量級的吳昌碩等名家真跡,還可以和頭上的“城市天際線”打個招呼,進行一場跨越百年的時空對話。
地址:浦東新區陸家嘴東路15號
華山263老字號品牌館
華山263老字號品牌館匯聚了滬上222家老字號品牌,甄選超過100家優質老字號進行主題式、場景式、互動式、沉浸式的展示,讓大家可以聆聽一段段百年老字號的“上海故事”。
地址:靜安區華山路263弄7號
上海虹口青藤美術館
青藤之名既取自空間中蔓延的綠色藤蔓,亦源於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徐謂之號,一如生機盎然之藤蔓與青藤老人之畫風。
美術館將傳統與當代相結合,追求全新的藝術視點與表達,聚焦新媒體、雕塑、建筑、裝置藝術,全面呈現多維度綜合體驗。
地址:虹口區同心路1號
上海武夷路305號城市文化會客廳
武夷路305弄原為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上海塑料廠宿舍樓后成為公租房。本設計通過城市微更新,將文化藝術植入到裡弄空間內,激活老建筑,經過重新設計改造和定位將原來的裡弄危房打造成了城市文化會客廳。
地址:長寧區武夷路305號
資料:市文化旅游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