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搶抓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機遇——

培育新優勢 澎湃新動能

本報記者 劉士安 謝衛群 沈文敏
2024年03月04日09: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圍繞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上海市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正不斷集聚。

  上海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要搶抓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機遇,源源不斷形成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構建研發、中試、量產融合產業體系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上海鬆江段,臨港產業園區。走進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工廠,一條潔淨的衛星生產線呈現在眼前。

  “2021年,這裡還是一片空地。2023年底,工廠落成,第一顆衛星下線。目前,工廠年產能達300顆衛星。”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工廠已具備整星與部組件的設計、研發、組裝及生產能力,並提供從概念設計到最終交付的全流程衛星解決方案。格思航天落成投產,打開了上海市鬆江區構筑G60衛星互聯網產業基地的新天地。

  距離格思航天不遠,上海尚實航空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產業園正拔地而起。隆隆的轟鳴聲在耳畔回響。“這款新型發動機正在試車,模擬在空中運行的各種狀態。”企業負責人說。

  尚實航空是一家年輕的企業,在中小航空發動機和航空輔助動力研發領域成績斐然。目前,尚實航空發動機已列裝國內多個飛機型號,實現了大規模的國產替代。2023年,尚實航空產值增長300%。

  航天衛星、航空發動機產業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過去在鬆江區都是空白。幾年前,尚實航空發動機研制成功后,上海市和鬆江區有關方面快速反應,在政策、土地、資本、人才等方面給予鼎力支持,為企業快速發展注入動力。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正在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走廊和重要創新策源地、先進制造業基地,塑造更多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鬆江區委書記程向民說,“著眼國家戰略需求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我們通過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鬆江區正加速集聚科創企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推動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努力構建研發、中試、量產等環節高效銜接的科創產業融合發展體系。”

  目前,鬆江區規上工業企業數量位居上海前列,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領域聚集了4000多家企業。截至2023年底,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58.4%,研發投入達到6.79%,均高於上海全市平均水平。

  圍繞全產業鏈著力延鏈補鏈強鏈

  如何提供全產業鏈支撐?延鏈、補鏈、強鏈,成為上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

  在鬆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正泰集團產業園展廳裡,一條涵蓋發電、儲電、輸電、變電、配電、售電、用電的全產業鏈清晰展現。“深度融入全球新能源產業,建設可自控的產業鏈,已成為集團競爭力之一。”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陳成劍表示。

  發展新能源儲能技術與產業,是正泰集團的新發展方向,其產業鏈還在不斷延長。正泰集團下屬的上海泰睿鋰電科技有限公司,已開始自研並中試一款新的產業無人機電池。“我們還延伸到電池產業鏈上游,對相關材料進行深度開發。”公司鋰電技術負責人郭峰說。

  在寰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室,一種新型儲能電池——釩電池正在研制中。車間裡,液體在兩個油罐模樣的裝置中不斷運轉。“太陽能產生的電能被輸入這些液體中,當需要時從液體中輸出,通過中間裝置再產生電。”公司董事長南逸解釋。

  企業發展中,寰泰儲能特別重視產業鏈的完整性,建成了從釩礦、高純釩加工、電解液生產到儲能系統、儲能電站運營的全產業鏈。

  上海的創新創業者日益意識到:延長產業鏈,可以讓創新的成果持續具有競爭力。

  政企聚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支撐

  形成新質生產力,需要長遠謀劃、精心布局,集聚資源助力企業把夢想變成現實。張江高科技園區提前布局,經過數十年不懈努力,如今已成為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集聚區。

  位於張江高科技園區的華領醫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新藥研發的生物技術公司,歷經10年,其自主研發的一類創新藥多格列艾汀片已經上市。

  10年間,上海出台一系列舉措,助力企業研發。借助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華領醫藥的新藥生產得以委外加工,不用自己投資建廠,轉而專注研發。新藥上市后,浦東新區又支持其在區域內醫院率先使用,有力支持創新藥快速成長。

  2023年,上海獲批的4個一類新藥,全部誕生在浦東新區。2023年,浦東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3780億元,比上年增長5.9%,在全市佔比達40%。

  浦東新區持續布局前沿生物醫藥產業,細胞及基因治療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上海沙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努力研制一種新的細胞治療藥物。“目前,該藥品已進入一期臨床試驗。”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雅容說。

  浦東新區超前規劃,在張江科學城建立了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目前,園區已吸引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等1000多家機構、企業落戶。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多介紹,園區誕生了人工耳蝸產品等多項科技成果,“瞄准新興前沿賽道布局,細胞、基因、合成生物學、智能養老整體都還處於產業發展的前期,我們將持續用心用力為產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生物醫藥產業的推陳出新,也催生了相關新服務。在直徑7米多的圓環形同步加速器“跑道”上,質子束正在一圈圈加速“奔跑”。位於嘉定區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腫瘤質子中心內,由中國科學院、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與上海市合作的首台國產質子治療示范裝置正在發揮作用。據了解,愛浦瑞(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將推出質子治療普惠保險,推動質子治療更好惠及百姓。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4日 04 版)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