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2023年交付量在全球產能佔比過半

2024年01月22日09:17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2023年累計交付量達到94.7萬輛,同比增長33%,在其全球產能中佔比過半。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成為特斯拉在全球主要的出口中心,這裡生產的汽車熱銷亞太、歐洲等海外地區。2024年1月12日23時,巴拿馬籍“海王波塞冬”輪在上海南港碼頭完成5281輛特斯拉汽車滾裝作業任務后駛往新加坡。

【特斯拉持續加碼投資中國】

根據特斯拉發布的2023年全球生產與交付報告,特斯拉全球范圍內共計生產電動汽車約185萬輛,交付約181萬輛,分別同比增長約35%和38%。

“中國近年來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特斯拉是見証者,更是受益者。”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表示,中國持續對外開放的政策、先進的發展理念和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創造了巨大機遇,中國市場是特斯拉發展的“必選項”。

近段時間以來,特斯拉持續加碼投資中國。2023年12月22日,特斯拉在上海完成拿地簽約,宣布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項目正式啟動。作為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首個儲能超級工廠項目,這一布局“未來賽道”的工廠計劃在2024年內投產。

2018年7月,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臨港管委會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2019年11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進入試點生產。從一片空地到建成投產,上海超級工廠僅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

【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95%】

特斯拉落地上海,做大“蛋糕”,對上海和中國的汽車工業大有好處。目前,30多秒就能下線一台車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零部件本土化率超過95%。2023年全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國內交付超60萬輛電動車。

一台在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特斯拉轎車,包含超過400家中國本土一級供應商為其生產的零部件。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特斯拉展台上,一輛Model Y車身懸吊在展台中央,白車身、車門、電機、電池組等諸多部件清晰可見。電機、逆變器、齒輪箱、熱泵組件、八通閥、自動駕駛電腦等諸多零部件被單獨展出,而這些零部件,絕大部分來自中國制造。

早在上海超級工廠動工之前,特斯拉就已經開展本土供應鏈架構,與一批本土供應商伙伴展開深度合作。合作領域涵蓋零部件轉移、新零部件的本土開發和產能擴充等方面。中國供應鏈的快速發展,以及對質量的高標准,都對特斯拉的成功起到了關鍵作用。

目前,在上海、蘇州、寧波、南通等長三角地區,匯聚電池、汽車芯片、自動駕駛系統、汽車內飾、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全生態鏈已經形成。“特斯拉在中國的成功,更大層面上是中國供應鏈的成功。”在特斯拉公司制造副總裁宋鋼看來,特斯拉與中國供應商“同生共贏”,是緊密合作、相互支持、不可分割的整體。

【與“中國智造”共舞全球市場】

依托中國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和一流的“中國智造”能力,特斯拉正不斷和中國供應商合作,推出更具國際競爭力與創新力的零部件。作為特斯拉的供應商,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國企業正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在全球市場競爭中贏得新天地,加速全球汽車工業的電氣化轉型。以特斯拉的車載熱泵系統為例,這套系統由特斯拉研發團隊與中國零部件供應商合作開發。其首創熱泵在車內的設計和使用,成為業內解決冬季續航問題的主流方案。如今,這套中國供應商制造的零部件已供給全球市場。

在特斯拉的拉動下,臨港新片區構建起涵蓋汽車芯片、自動駕駛系統、汽車內飾、車身、新材料、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生態。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發展成為臨港新片區經濟規模最大、帶動效益最強的前沿產業。2022年,臨港智能新能源汽車產值達2413億元,成為新片區首個產值突破2000億元的產業。臨港汽車產業產值從2019年的314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413億元,僅用4年時間就完成了產值翻三番的矚目成績。2023年,臨港智能汽車產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整車產量突破110萬輛。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