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企業共同出資 "探索者計劃"為基礎研究搭平台

邀請領軍企業“出題”,並與企業共同出資,發揮引導作用
“探索者計劃”為基礎研究搭平台
“科學家做基礎研究,好比在黑暗中摸索,而政府給了我們一束光。”日前舉行的“探索者計劃”工作交流會上,復旦大學教授萬景動情地說。在“探索者計劃”支持下,他研發的原位光電傳感器找到了應用場景,通過與上海一家大企業合作,實驗室裡誕生的原型器件已在產線上流片驗証成功。
據介紹,“探索者計劃”是上海市科委引導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應用基礎研究的重要舉措,邀請重點行業的領軍企業“出題”,並與企業共同出資,依托市科委進行項目遴選和管理,從而搭建更有效的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這一舉措還能優化基礎研究多元投入,推動企業開展基礎研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教授在聯影兼職研發新一代CT
“探索者計劃”2021年設立以來,先后有3家企業參與,共同支持了50余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水平研究團隊。近期,還將有多家企業加入“探索者計劃”,覆蓋集成電路、民用飛機設計、先進計算、高端裝備與先進制造、合成生物等重點行業領域。
“探索者計劃”工作交流會啟動了2024年“探索者計劃”。在參與計劃的企業中,聯影醫療是一名先行者。2021年初,市科委與聯影集團簽訂了推進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合作框架協議,聯合設立“探索者計劃”。
“‘探索者計劃’不僅給了我科研經費,還促成了我和行業領軍企業的緊密合作。”上海科技大學教授賴曉春告訴記者。他與聯影醫療合作的應用基礎研究項目是光子計數能譜CT探測器開發。光子計數能譜CT能拍出更清晰的人體“彩色照片”,被譽為“CT近年來最大的一次技術革新”。
作為聯影醫療光子計數能譜CT首席科學家(兼職),賴曉春帶領團隊取得了多項進展,在研光子計數能譜CT的成像質量已接近臨床診療需求。
在企業出題中找到成果應用場景
萬景也是一位獲得“探索者計劃”支持的高校教授。在圖像傳感器領域,他帶領團隊取得一系列突破,研發的原位光電傳感器不但分辨率非常高,而且能讓圖像傳感器的元器件數量大幅減少。這項基礎研究成果有哪些應用場景呢?
2021年,市科委發布了多家行業領軍企業為“探索者計劃”出的課題。萬景發現,其中有一個課題是“基於絕緣層上硅襯底的圖像傳感”,與他研發的原位光電傳感器頗為吻合。在同“出題”企業交流后,這位復旦教授意識到,這種新型傳感器可用於人造衛星和核電站,因為它們在輻射環境中有比傳統圖像傳感器更好的可靠性,而且集成密度更高。於是,他申報了“探索者計劃”項目,並通過了企業和市科委組織的立項評審。
如今,原位光電傳感器即將走通科技成果轉化進程,今年將完成圖像傳感陣列的驗証。未來,這款創新產品有望應用於高分辨率圖像傳感、輻射環境圖像傳感領域。
市科委副主任屈煒表示,下一步,市科委將加大對“探索者計劃”的投入力度,提高財政資金出資比例,擴大合作企業范圍,充分發揮科技型領軍企業“出題人”和“閱卷人”作用,推動產業需求與基礎研究的深入融通﹔同時,引導更多科學家投身目標導向的基礎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落地。(記者 俞陶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