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上海彭浦新村面貌大變 成為了“北靜安新亮點”

2023年09月04日09:27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彭浦新村面貌大變成了“北靜安新亮點”,離不開街道黨工委書記任偉帶領團隊持續辦實事解難題

“自己辛苦一陣子,居民幸福一輩子”

從南北高架臨汾路路口開車下來,左側一排排高層居民樓很是壯觀。這裡是原址拆除重建后的彭浦新村街道彭三小區。彭三小區建造於上世紀50年代,房屋破舊不堪,如今重建后,這裡的環境品質不次於新建商品房,已成為社會各界參觀彭浦新村的“打卡點”。

彭浦新村街道是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居民住房難、社區治理難一度成為街道面臨的難題。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彭浦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任偉在街道工作10年來,聚焦老舊小區多、街區老化設施多、為老服務資源少的瓶頸,不斷創新,啃下了一系列治理“硬骨頭”,切實為居民群眾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大幅改變了彭浦新村的社區面貌,使彭浦新村街道從昔日的治理“窪地”成為今日公認的“北靜安新亮點”。

3500戶居民受益

彭三小區以及正在重建的彭一小區都是上海最早建設的一批工人新村,當年住進了很多勞模和優秀工作者﹔但時光荏苒,當年的榮光早就不復存在。居住環境逼仄、廚衛合用、房屋破敗不堪,在近十幾年中困擾著在這裡居住的居民。靜安區在彭三小區、彭一小區創新了舊住房改造模式,通過拆除重建,讓居民原址住上廚衛獨用、帶電梯、帶陽台的高層住房。

舊住房改造是利民好事,但牽一發而動全身,是一項實施難度很大的系統工程。如,居民現有的居住房型有上百種,改造要為居民家增加一定居住面積與獨用廚衛,設計方案勢必要平衡好居民的獲益。舊區改造被稱為“天下第一難”,難在做群眾工作,但舊住房改造比舊改還難,居民的利益訴求、家庭矛盾都在這個時候爆發。

帶領著街道、居委干部,任偉先后啃下了彭三小區、彭一小區的舊住房改造“硬骨頭”:2014年,推動彭三四期項目建成電梯、地下車庫及老年食堂等公建配套設施﹔2018年,在彭三五期項目中,推動實現了簽約率100%、搬場率100%的上海舊房改造新紀錄﹔2021年,指揮彭一小區項目實現首周簽約率99%的生效目標、100%的高搬場退房率,刷新了上海市非成套舊住房拆除重建改造項目紀錄。居住在彭三小區、彭一小區的近3500戶居民受益,居民滿意率幾乎百分之百。

“自己辛苦一陣子,居民幸福一輩子”,是任偉的工作理念。在彭一小區,很多居民叫得出任偉的名字,因為居民與他面對面交流過。任偉今年57歲,皮膚黝黑、戴著眼鏡,一副鄰家爺叔的模樣。他經常拎著一個馬甲袋,到居民中自報家門,傾聽他們的建議與想法,不厭其煩地幫助居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2021年12月15日,隨著彭一小區最后一幢房屋的拆除,彭浦新村街道非成套舊住房被徹底消滅﹔不久的將來,彭一小區改造完成后,居民將回搬入住新房。

小區街區換新顏

走在彭浦新村街道內的臨汾路上,感覺這裡干淨、整潔,沿街的商鋪經營也熱鬧有序。可曾想過,臨汾路以及周邊,曾是上海有名的“彭浦夜市”的所在地,雖充滿城市煙火氣,但也是“臟亂差”的代名詞。

2014年彭浦夜市興旺時,彭浦新村街道在“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公眾滿意度測評”的中心城區中排名第96位﹔今非昔比,2022年,街道已排入第25位,進入“優秀”檔次,還獲得了“上海市市容環境綜合管理示范街鎮”稱號。

街道面貌的轉變也與任偉有很大關系。作為彭浦新村街道的“設計師”,10年來,任偉緊盯街道社區環境,一筆一畫描繪建設美好圖景。

2013年12月,任偉被提任到了彭浦新村街道擔任辦事處主任。此時,正是彭浦夜市整治取締工作的攻堅克難時期。當年11月,原閘北區啟動對彭浦夜市的整治,但並沒有完全遏制亂設攤現象。整治初期,有很多不法小商販仍舊不肯離開,和執法人員“打游擊”。“我們巡查街面剛離開,不到一刻鐘,他們就出來擺攤了。”

為遏制回潮,任偉也跟小販們“打游擊”:聘請了第三方團隊固守街面,讓小販沒有可乘之機﹔聯合執法車出勤不走辦事處前門,偷偷走后門。很長一段時間,任偉白天忙著街道其他工作,晚上經常跟著去巡街、處理突發棘手事件,直到深夜。經過一年堅持不懈的整治,亂設攤現象終於在彭浦新村消失了。

以此為契機,任偉又抓住了靜安區推進“兩美建設”的大好機遇,先后完成售后公房、轄區道路的“舊貌換新顏”。

2017年至2020年,街道對39個小區實施“美麗家園”升級建設,總修繕面積達211.2萬平方米,涌現了平順小區、康平小區等一批示范小區﹔2018年至2020年,實施了38個“美麗街區”項目,按照“一路一特色、一路一文化”規劃設計,打造臨汾路魅力商業街、安澤路為民服務街、共和新路管理規范暢行主干道等一批特色道路﹔2020年至今,全面推進“美麗樓組”建設,至今已完成1033個“美麗樓組”建設,並將逐步落實“美麗樓組”建設全覆蓋。

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

3個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和1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樞紐型平台,聯動1個社區長者照護之家、4家養老機構、5家社區食堂、13個社區醫療點和38個居民區老年活動室,這是彭浦新村街道為老服務設施的密度,讓其他很多中心城區街道的領導羨慕不已。“無論老人住在彭浦新村哪個角落,為老服務設施都能覆蓋到。”近年,任偉圍繞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目標,積極探索為老服務新思路、新舉措。

街道現有60歲以上戶籍老人5.62萬人,老齡化程度達46.3%,養老成為迫在眉睫的一號民生工程。任偉深入挖掘社區資源,實現轄區為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全面滿足社區老年人助餐、助醫、助樂、助急、助行等基本公共服務需求。

任偉推動與上海市質量教育培訓中心合作,建立並發布了《彭浦新村街道社區食堂服務標准體系》,90項標准涵蓋了社區食堂服務、管理、安全等內容。彭三社區食堂獲評“2022年上海市十佳養老服務機構健康食堂”。街道率先啟動了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試點項目,將適老化理念融入公共設施建設之中,增強社區老人對適老化項目的體驗感和代入感,自2021年起開始打造靜安區首家適老化改造體驗站和公共樓道代步器體驗點,已完成568戶適老化改造。

這兩年,街道將“老房加梯”作為實現老年居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著力點之一,已累計開展加梯項目391台、開工236台、完工177台,累計開展9個小區371個樓棟的規模化評審工作。2023年,街道完成簽約加裝電梯75台、開工47台、完工15台,簽約數在靜安區排第一、完工數排第二。(記者 唐燁)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