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歷史文脈,建設文化強國
近期,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在京召開。會上強調了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道路自信,賡續歷史文脈、守正創新,譜寫當代華章、繪制未來藍圖。
追本溯源,傳承民族文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道路”。中華民族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中華文明作為世界史上唯一連續未斷裂的原生道路文明,賦予了中國式現代化獨具特色且廣博深厚的文化底蘊。從“敬德保民”到“民貴君輕”,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從“群眾路線”到“民主集中制”,無不體現了浸潤中華民族血脈,根植中國人民靈魂的“民本”思想。五千年的文化傳承,是中華兒女在世界舞台上挺直脊梁的底氣,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深厚底蘊。
立足當代,總結歷史經驗,自信從容地講“中國故事”。歷史已經証明了集億萬中華兒女之力我們必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走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面對新時代的困難和挑戰,我們要用好從歷史中總結的中國經驗,形成能有效解決當今社會新矛盾的中國理論,向世界証明中國模式、中國經驗的強大活力,以更大的作為,向世界展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再創輝煌成就,譜寫當代華章。
放眼未來,堅持創新精神,大膽進取地繪“中國藍圖”。創新是國家與民族發展進步的源動力。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於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就是要充分挖掘特色傳統文化,融合時代發展潮流,運用現代化的傳播載體,為傳統文化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激活文化的生命力,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不竭精神動力,開創美好未來。
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隻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來源:嘉定區馬陸鎮 王嘉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