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爬坡過坎實現V型反轉,穩中求進續寫新篇

唐小麗、王文娟、葛俊俊
2023年01月15日14:58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上海是一座奮斗之城,2500萬勤勞、勇敢、善良的上海人民是這座城市最寶貴的財富、最堅實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源泉。”這是近日舉行的上海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句話。

事非經過不知難。經歷過考驗和洗禮,2022年上海經濟走出V型反轉,與會代表委員們表示,上海爬坡過坎、百般錘煉之下的韌性,更加彌足珍貴。

上海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 。人民網 顧海民攝

回望五年,多個“第一”描繪上海發展脈絡

五年上海口岸貿易總額突破10萬億元,佔全球比重提高到3.6%左右,保持世界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3年排名世界第一﹔五年累計新設各類市場主體225.1萬戶,比上個五年增長52.7%,每千人企業數量增加到111.1戶,位居全國第一……

報告中提到的幾宗“全國第一”“全球第一”,直觀地書寫了上海“十三五”期間取得的非凡成就,也描繪出了上海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清晰脈絡。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黨委書記權衡提煉了上海“五年賬本”的三個關鍵詞。一是“緊扣國家戰略”。過去五年上海發展的一個鮮明特色,就是以重大國家發展戰略為牽引,推動上海發展。二是“高質量發展”。過去五年,上海落實中央要求,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也為其他兄弟省份提供先行先試經驗。三是“高水平改革開放”。過去五年,上海繼續做好高水平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先行者,在標准、管理、制度等方面做了諸多探索。

黃浦江上貨運忙。人民網記者 王初攝

過去五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2022年,上海全市經濟在經歷過上半年的嚴峻考驗后實現V型反轉,全市生產總值繼續超過4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7.8萬元左右。外貿進出口總額連續兩年超過4萬億元,實際使用外資五年累計達到1030億美元左右,比上個五年增長15.8%左右。

“報告中的很多數字都很量化、很准確。”上海市政協委員王凌宇說,未來五年對上海是重要時期,尤其在經濟恢復和重振過程中,需要考慮如何圍繞中心工作更好發力。“一年裡,在與民營企業溝通中深刻感受到,企業家對上海發展的長期信心沒有變。”

換屆之年,新代表滿懷期待,老代表初心不改

2023年是上海兩會換屆之年,會場內外,除了熟悉的“老朋友”,還有不少“新面孔”。

“我是一名新代表,這個身份對我來說,是榮譽,也是責任。今年是第一次參會,沒有經驗,我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的。”上海市人大代表、虹口區嘉興路街道香港麗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劉苗直言。

“首先要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民政第二精神衛生中心病區主任張偉宏坦言,“作為一名新委員,我要加強學習。”

分組討論現場。人民網記者 王文娟攝

“今年是我連任第三屆政協委員的開局之年,過去十年,我做了很多調研,提了很多建議。今年我關注的是打造優質創新資本中心……”上海市政協委員、太平人壽上海自貿區分公司副總經理堯金仁說。

“老代表,新征程。作為連任代表,我定不負重托,繼續把人大代表的職責履行好,把群眾的期盼帶進兩會,為城市發展建新言獻新策。”上海市人大代表、優刻得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季昕華表態道。

新委員滿懷期待,老代表初心不改。“新”“老”融合,也讓今年的兩會有了更多看點。

表決通過!上海“開門立法”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

今年兩會,最大的看點莫過於《上海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簡稱《條例》)的表決通過。

這一由上海市、區人民政府牽頭,上海市住建委、上海市殘聯等部門配合的條例,是本屆人大首部由全體代表審議、表決的地方立法。

“一個城市對殘疾人的關愛,體現了這個城市的文明程度。這兩年,因為暫時性的腿疾,我也過上了輪椅生活,親身體驗到各種受限和障礙,更加支持力推《條例》能盡快實施。”上海市人大代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汪泓感慨道。

時間追溯到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上海代表團首次以代表團名義提交加快制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議案。為呼應代表團議案,上海率先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立法工作,2022年將《條例》納入上海地方性法規立法正式計劃。

從提案、審議、修改、表決到公布,從2021年3月到2023年1月,不到2年時間,上海壓責任,抓進度。

2022年9月,靜安區人大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靜安區供圖

草案初稿,從調整框架、設置條標到形成全文共易19稿﹔調研問卷設計了107個調研子項,覆蓋殘疾群體關心的方方面面﹔充分征求殘疾人及殘疾人工作者意見,一周時間收回有效問卷5488份﹔發起各立法征詢意見座談會,征集專家意見64條……

值得關注的是,5488份問卷中,殘疾人及殘疾人工作者累計提出8900多條問題和建議,人均1.6條——在這一事關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的法律的制定過程中,充分聽取來自人民的智慧和聲音,正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

經過反復修改的《條例》瓜熟蒂落,意味著上海將高水平、高標准、高質量地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為推動社會文明越上新台階提供法制保障,助力早日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展望未來,提振信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總結過往,展望未來。有深厚基礎打底、磅礡力量支撐的上海,將2023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速目標設在5.5%以上。這既是上海作為經濟中心城市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提振信心的責任擔當,也是上海遭遇“風高浪急”仍能穩步前行的從容自信。

會上會下,代表委員們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便是高質量發展靠什麼驅動?如何尋找上海創新的“核爆點”?代表委員有個共識:像上海這樣經濟總量基數大、科技創新水平持續提升的中心城市,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拼規模、比增速上,而是要追求發展質量和城市能級的躍升。

汪泓認為,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上海需要在“十四五”期間乃至未來更長一段時期,進一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盡快在“卡脖子”關建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勇於承擔贏得全球科技競爭的“急先鋒”角色,不斷提升上海創新能級,更好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我們這群人,怎麼把火點起來?”

“對於市場主體來說,信心重於黃金。”

“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

兩會會場,代表委員紛紛搶話筒、爭發言,問症結、出實招。

“數字化時代滾滾而來,你是成為數字化時代的‘軋路機’,還是成為‘那條路’?”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海誠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國昂拋出問題,“不抓緊趕上,隻會被數字化時代的‘軋路機’碾壓。”

會場裡,代表委員們振奮精神,要努力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歷經寒冬,春意萌動。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眼下經濟是否出現回暖跡象,地處上海市中心商業區的豫園商城最有觸動。上海市政協委員、豫園股份董事長黃震介紹,隨著相關政策調整,消費和文旅市場復蘇已經是事實。“豫園商城出現了久違的大客流,最高日客流達到10萬人。”

豫園亮燈,迎來大客流。人民網記者 王初攝

“我相信,隨著中國和全球出入境政策的不斷放開,以及跨境航線、跨境旅游的逐步恢復,2023年,上海和國家的經濟發展將會迎來強勁反彈。”黃震滿是期待。

(責編:王文娟、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