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新征程奮斗者

數十年磨一劍,他一路找尋初心

記者 葛俊俊
2022年09月29日17:54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高科技領域的一個突破,將帶動一批產業的發展。徐華強自1985年至今,數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藥物實驗中,為上海原創新藥的研發蹚出了一條新路子。

徐華強在實驗室

9月底,在上海市委宣傳部組織的2022年度“新征程奮進者”集中採訪中,人民網上海頻道記者走進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近距離熟悉、了解徐華強,挖掘其引領上海在基礎研究和靶向新藥研發領域走上創新路的“奮進史”。

求索之路漫漫,科研初心終不改

“1978年改革開放,百業待興。我們懷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想要上大學、做科研。”在徐華強十三四歲時,大環境的熏陶讓他產生了對大學校園的強烈向往。

考慮到自己對理論物理尤其是高能物理的興趣,高考后,年級第二名的徐華強報考了清華大學的高能物理專業。直到開學,他才發現自己陰差陽錯進了核反應堆專業。“當時的專業是由系裡定的,並不是根據自己填報的志願。”

幸運的是,他本科快畢業時,恰逢國際著名神經科學家蒲慕明先生與趙南明教授在清華建立了生物系。瞅准時機的徐華強,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成功考上了生物系生物物理專業研究生,成為該系恢復后的第一屆研究生。

在美國杜克大學植物遺傳系攻讀博士期間,徐華強發現,實驗室主要研制基因槍,歸根到底還是在做技術研究,和其做科研的初心相左。於是,思量之后,他轉到了遺傳學方向,從事酵母基因轉錄調節。兜兜轉轉,前后花了五年半時間,他才取得博士學位。

畢業后,又一項艱難的抉擇擺在他面前——遺傳學還是新的研究方向?“結構生物學剛剛興起,我想我的物理學加上分子遺傳學背景,選擇結構生物學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特別鐘情於基礎研究,徐華強堅定地選擇了去麻省理工學院,跟隨卡爾·帕博教授做科研。

1996年,徐華強博士后研究工作順利完成。當時他已有妻兒,綜合考量之下,他去了世界前五名的制藥公司,成為結構生物學研究團隊中的一員。短短六年,深受賞識,他先后兩次獲得提拔,晉升到了高級資深研究員。

就在大家覺得徐華強事業步入正軌,可以大展宏圖時。他做了一個重磅的決定——2002年,回歸學術界,在美國密歇根州的Van Andel研究所建立自己的實驗室,從事核激素受體和受體藥物的研發。在徐華強看來,沒有什麼比初心更重要。隻要初心不改,殊途照樣同歸。

相識相知,與藥物所結下不解之緣

2002年,在日內瓦的一場國際會議上,徐華強結識了來自上海藥物所從事藥物設計工作的蔣華良研究員。原以為只是萍水相逢,沒想到6年后,已是上海藥物所副所長的蔣華良聯系到徐華強,希望他能幫助藥物所建立起靶標中心,提升研究所原創新藥研發能力。

興趣相投、目標一致的兩人,一拍即合。2009年,上海藥物所與Van Andel簽訂合作協議,共建聯合實驗室。

2010年,徐華強創建了上海藥物研究所藥物靶結構與功能中心,該中心現已成為國內領先、國際前沿的藥物靶標結構生物學技術平台。在該中心的基礎上,徐華強2013年開始籌建中國科學院受體結構與功能重點實驗室,2015年實驗室首次參加中科院生命科學領域重點實驗室評估,獲評“優秀”。

徐華強實驗室合影

10年間,徐華強培養了30多名博士和碩士,並選派10余名科研人員出國交流並歸國取得成就,多人擔任科研院所的課題組長、生物醫藥公司的創始人,為中國生物醫藥的發展培養了新一代高水平的人才梯隊,極大提高了上海藥物研究所在原創新藥靶點的結構與功能方面的研究水平。

同時,他組建的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藥靶中心、中科院受體結構與功能重點實驗室,也已成為上海吸引和培養GPCR研究領軍人才的搖籃。

徐華強(左二)2021年榮獲“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

在這樣一個強有力的團隊和平台支持下,徐華強的實驗室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成果:先后入選“2009 年十大科學突破”“201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015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榮獲2016年國際蛋白質學會Hans Neurath獎、“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杰出成就獎、2021年“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2022年“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

全情投入工作,致力產學研結合

在中國和美國兩地往返的十年中,徐華強切實感受到中國的科研水平在騰飛。2019年,徐華強再次做了一個常人難以理解的決定——全職回國工作。

徐華強在實驗室和學生討論工作

“中國的結構生物學研究正在攀登的階段,中國的實驗室正是發展的關鍵期。”同樣難以割舍的還有上海藥物所的那群年輕的學生,在徐華強看來,藥物所的學生是非常努力的,這些努力源自其內心熱情的驅動。“在我的心裡,導師一定要毫無保留地盡力支持學生事業的發展。”徐華強說,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中國這幾年的產出,不管是科研數量還是科研質量,真正實現了將基礎科學向藥物轉化。”2021年,徐華強領銜團隊在神經精神領域重要受體結構解析取得重大突破,一系列研究成果發表於Nature、Cell、Molecular Cell和Cell Research。新冠疫情期間,徐華強帶領團隊奮戰一線,成功解析新冠肺炎病毒的結構,其研究成果第一時間公布以便全世界共享結構。

在徐華強培養的學生中,蔣軼、尹萬超已成長為課題組長,一批90后學生以第一作者在CNS上發文。其中,29歲的庄友文在今年入選了“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是年齡最小的當選者﹔26歲的段佳獲被譽為華人生命科學領域在讀博士最高獎項“吳瑞獎”。

跟隨徐華強求學近10年,尹萬超直言,徐華強是寓教於樂,一絲不苟的引路人。“他善於激發課題成員的好奇心,認為結構生物學研究,原創新藥研發最重要的是要創新,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興趣,不能生搬硬套﹔他也強調嚴謹求實的科研精神和不斷積累的學習方法,教導我們要志存高遠,嚴格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為我們以后的繼續深造打好堅實的基礎。”

“做創新藥,不一定要美國批准了才可以。我們一定要做到世界最好,要有自信在中國引領世界。”如今,徐華強參與和主導的3個新藥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實現了基礎研究向新藥研發的快速轉化。他的論文被他引超30000次,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高被引學者”。

“我是時代幸運兒,踩在這個時代的節點上,有很好的環境和平台,有朋友的支持才能走到今天。”隨著人類對生命奧秘的探索愈發深入,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徐華強相信,在生命科學蓬勃發展的新世紀,未來將充滿著新的希望、孕育著無限機會,人類社會終將變得越來越好。(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供圖)

(責編:葛俊俊、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