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草木相親,與家人相守!寶山這個家庭榮獲全國二十佳健康家庭先進案例

近年來,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一直是家庭健康的主題,不光是家庭和睦、衣食無憂,從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制止浪費、實行“光盤”行動到每日適量運動、保持心情愉悅,都是健康家庭環境的前提。
2020年起,中國計生協每年圍繞一個主題在全國開展家庭健康促進行動。兩年來,上海市計生協會牽頭推進家庭健康促進行動,形成一批工作典型和經驗,寶山區楊建華家庭榮獲全國二十佳先進案例。
美麗鄉村 健康生活過成詩
庄稼是綠的,河流是綠的,村庄是綠的,人的精神也是綠色的,不含雜陳,淳朴的鄉村風情滌蕩出一幅美好的畫卷,寧靜祥和,這裡便是楊建華成長和生活的地方——寶山區羅店鎮聯合村。
在國家鄉村振興的春風下,聯合村四季美景刷出新高度,春有油菜,夏賞荷花,秋看稻浪,冬採柚子,小家宅大村庄環境不斷美化改善,村民精神生活不斷充實提高,計生志願者楊師傅的家庭也成了鄉村鄰裡間學習和羨慕的對象。
一方庭院,勝過詩和遠方
楊師傅出生於農民家庭,從事鄉村工作長達30余年,一生勤勤懇懇,他是美麗鄉村的建設者,也是美麗鄉村的見証人。在美麗鄉村建設之際,他建言獻策,自家房屋翻建之時,更特意打造了一方美麗庭院,園中栽滿了花草、果樹,“鳥語花香”深受鄰裡稱贊,村民經常相聚於庭院下,煮一壺綠茶,品鑒閑談,亦或研究種植之道,楊師傅也樂於分享,帶領大家一起共筑美麗家園。
一種態度,活出淡定從容
楊師傅女兒一家在市區,不經常回家,老倆口也樂於清閑,崇尚健康的生活。清晨早起鍛煉,簡單梳洗后用早飯,給鳥兒喂食、清理,為園中的花草澆水、修剪,每日清掃庭院,保持干淨整潔﹔有時楊師傅也會穿上黑膠鞋,扛起鋤頭,到自家的小菜園裡除草、施肥,摘點當季的綠色蔬菜回家,待到下班后買點葷菜,親自下廚,少鹽少油,兩菜一湯,兩人吃剛好吃完,不浪費。晚飯過后,夫妻二人還會攜手一起田間散步,穿過泥土的芬芳,觀賞鄉村的夜景,閑話家常﹔或者和村民相約鄉村小廣場,放上音樂,跳起廣場舞,給晚上一份熱鬧,生成一種繁華。恰逢周末的話,還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出游,用視頻記錄美好瞬間,發個抖音,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幸福生活。
一份初心,延續愛的傳遞
楊師傅作為一名老黨員,他牢記使命,樂於助人,為老百姓所想所做﹔他愛崗敬業,待人親和,為同事所敬所愛﹔作為家裡和藹可親的大家長,他積聚正能量,釋放正能量,重視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經常與孩子溝通交流,重視親情培育,處處言傳身教,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他時常教導外孫女,雖然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節約水電、綠色出行、垃圾分類……都要從“我”做起。
與草木相親,與家人相守,看時光沿著二十四節氣的驛站且歌且行。要建設一個健康的家庭需要一個健康的環境,不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還要從環境的優化、精神文明的建設、家庭成員綜合素質的提升,優化家庭生活的質量。楊建華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點點滴滴的情,詮釋了愛的港灣的真諦。
(來源:上海寶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