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海千年來書畫進行一次“考古” 上博“上海歷代書畫藝術特展”開幕

2021年06月22日09:16  來源:東方網
 
原標題:對上海千年來書畫進行一次“考古” 上博“上海歷代書畫藝術特展”開幕

一部文人畫史,可謂半部與上海相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上海博物館特別策劃舉辦的“萬年長春:上海歷代書畫藝術特展”於今天(21日)正式開幕。這場展覽既是一次上海“書畫考古”,也闡釋了海上千年書畫之藝脈與成就對文人畫史的重要影響。

146件(組)相關書畫,其創作藝術家及作品的時間跨度自三國至現當代逾千年,其中超過70%的作品是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作品門類以中國書畫為主,亦包含版畫、油畫、水彩等﹔作者以中國藝術家為主,亦有日本、印度名家的2件作品﹔另有古籍、印章、手稿與文獻等6件輔助展品配合展覽一同展出。

說到江南文化中的書畫作品,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吳門畫派,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主任凌利中告訴記者,但在這些書畫作品中觀眾可以看到,上海畫派與吳門畫派其實相互影響,甚至可以說,上海是吳門畫派的先驅。元末明初不少上海前輩藝術家,都深深影響著以沈周為首的吳門畫派。

此次展覽的門口海報,印著明代畫家馬愈的《畿甸觀風圖卷》。凌利中表示,生在上海嘉定的馬愈,是明初著名宮廷畫家馬軾之子,晚年移居蘇州,與沈周祖孫三世交往,沈周的畫風實則受到馬愈的影響。“因為畫史上從元末到明代沈周這100年左右時間裡文人畫家流散,美術史的關系不是很清楚,有的甚至隻留下一張孤本,所以很多人被湮沒掉了,但是從文獻上就可以知道這樣的畫家很重要”,凌利中說。

展覽中還有不少難得一見的珍品。這次“萬年長春”展,從四個角度梳理了上海書畫藝術的文脈。第一部分“藝脈”,講上海歷代書畫藝術成就,展出了“法帖之祖”、西晉陸機草書《平復帖》的清代刊刻版本,三國時期皇象《章草急就章冊》的明代重刻版本,其碑石今在鬆江博物館,還有陸機家族后人唐代陸柬之的《行書五言蘭亭詩卷》等。

第二部分展示文人間的互動,從元代李升《澱湖送別圖》到明代《曲水園圖》,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元明以來上海城市人文的遷移路線圖。上海的語言飲食、自然風光、人文構成等,在書畫中都有體現。尤其是上海與蘇州,隨著水系生態、地理優勢、經濟地位等因素的不斷變遷,在書畫領域產生了此起彼伏的互動關系。

第三部分談鑒藏。展覽梳理了元末至清末近700年間上海書畫鑒藏的四個發展階段,同時也探討了上海歷代書畫家的藝術成就對其他地區藝術活動的影響。

第四部分展示開埠以來海上畫派、洋畫運動、近代革命家以及新中國美術作品。其中名家林立,手札、書畫、油畫均有重量級展品。

記者了解到,該展是近幾年來上海博物館響應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強“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傳承和發揚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號召的重要舉措。鑒於此,上海博物館在成功舉辦“吳湖帆書畫鑒藏特展”(2015)、“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2018)的基礎上,繼以策劃本展構成書畫專題研究系列之“海上三部曲”。

展覽將持續至9月21日。(東方網記者熊芳雨、劉曉晶6月21日報道)

(責編:嚴遠、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