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記憶空間:上海市檔案館新館正式投用

2021年06月11日19:32  來源:上觀
 
原標題:城市記憶空間:上海市檔案館新館正式投用

  上海市檔案館新館位於浦東花木地區,佔地4萬余平方米,一期建成10.7萬平方米。

  上海,是一座孕育初心的光榮之城,也是一扇世界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窗口。穿過歷史塵煙,這座城市留下雜糅而多元、精彩而豐沛的記憶寶藏。如今,這些珍貴、鮮活的記憶化為一件件檔案得以收藏,並展示在世人面前。

  昨天上午,歷時近5年建設,位於浦東新區白楊路636號(臨)的上海市檔案館新館正式投入運行。作為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省級國家綜合檔案館,這裡佔地面積4萬余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3.1萬余平方米,一期建成10.7萬平方米,儲存保管著460余萬卷(件)珍貴檔案。新館集檔案儲存保護、公共查閱服務、展覽教育、文化社交等功能於一身,為上海市民打造一座互動開放的“城市記憶空間”。

  460余萬卷(件)

  館藏量最大省級綜合檔案館

  從1930年代石庫門弄堂裡的“秘密檔案庫”,到1959年上海市檔案館正式成立,從見証風雲變幻的外灘到扎根開放熱土浦東,上海檔案事業始終踐行著“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職責使命。

  此前已面向市民開放的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位於寸土寸金的中山東二路9號,置身百年歷史的萬國建筑博覽群中,由極具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歷史保護建筑——浦江大樓(原法郵大樓)改建而成。自2004年開放以來,已走過17個年頭,見証了檔案工作有序地從神秘到公開、從“死材料”變成“活信息”,成為決策“錦囊”和市民“信息庫”的歷程。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留存了豐厚的紅色資源和檔案財富。近年來,挖掘利用檔案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做好資政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上海歷史悠久,史料豐富,我們的館藏已達460余萬卷(件),是全國館藏量最大的省級綜合檔案館。隨著社會發展,大家對檔案事業日漸重視,我們也感到庫房資源比較緊張。”上海市檔案局局長徐未晚說。

  2016年底,上海市檔案館新館選址浦東花木地區並開工建設,新館以“史冊智庫”為設計理念,建筑的外立面以“高山流水”為理念設計,寓意歷史長河高山仰止、源遠流長。該館按功能分為北樓7層庫房大樓、東樓4層業務技術用房和南樓5層公共服務區域,構成“C”型環繞式布局,建筑主體地上建筑面積7.4萬余平方米,地下面積3萬余平方米。

  如此大體量在全國省級檔案館中居於首位。“一方面要滿足庫房空間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滿足檔案事業轉型的要求。”徐未晚表示,檔案館新館的建成使用,也是順應走向現代化的舉措,從而更好開發利用寶貴的檔案資源,吸引更多人民群眾走進檔案館,感悟檔案與歷史的魅力。

  檔案館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儲存好、保管好珍貴的檔案資源。安全是檔案館的底線,總高17層的庫房大樓以國家最高標准建設。在耐火、防火、防水、抗震設計,溫濕度自動控制和除塵系統,以及不同功能檔案儲存空間等重重保護之下,檔案從進館、消毒、入庫,到保護修復、調卷歸還、整理編目,都可以得到更精細、更專業和更智慧的呵護。

  互動開放

  條件最好的區域提供給市民

  說起檔案館,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密庫”,冷冰冰、黑色調,神秘而高冷。而新建成的上海市檔案館新館,展區色彩柔和,公共區域明亮寬敞,是一個互動開放的“城市記憶空間”。

  走進檔案館新館南樓,9800平方米的空間都向公眾開放,在查閱檔案、觀看展覽之余,還可以在休閑區泡杯咖啡,讀書學史,或移步報告廳聆聽學術講座、進行文化社交。步入展區,還能坐下來感受檔案的魅力。

  南樓二層的檔案查閱服務中心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分設公共查閱大廳、多媒體檔案閱覽室、專題閱覽室、政府公開信息閱覽室、服務中心、咨詢接待室等不同功能區域,面向公眾免費提供數字、紙質和膠片載體的館藏檔案資料和政府主動公開信息的查閱服務。

  上海師范大學的孫同學早早就來體驗新的查檔系統。由於所學專業為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他平時需要研究很多史料,已是檔案館的“資深用戶”。最近他正在准備關於上海城市管理的論文,打開新系統很快發現了變化:以前需要手動填寫文獻申請,再等待5天才能打印的檔案,現在可以隨時打印、立等可取。

  “查檔者隻要憑身份証,就可以通過終端登錄館藏檔案檢索系統,進入上海市檔案館數字檔案資源庫,查詢想要的內容。目前有98萬卷館藏開放檔案目錄和部分數字化全文可供查詢,以后這個比例還會提高。”上海市檔案館利用服務部副主任顏昶表示,以前老館設備有20台,現在僅僅在查閱大廳就有36台終端,兩層樓共提供上百個座位,圖書閱覽區將提供6000余冊檔案編研史料出版物、參考書、工具書等供查檔利用者瀏覽。

  公共查閱大廳向陽,有大大的落地窗,光線充足,視野開闊。“這裡是整個檔案館條件最好的區域,把它提供給市民,希望大家坐在這裡一整天也不厭煩,畢竟歷史研究是很深邃的,有時要來很多次。”徐未晚說。

  上海市檔案館新館,不僅僅是一座本市檔案館,還是管理全市檔案工作的中樞。新館系統覆蓋市級立檔單位,並連通市、區17家綜合檔案館的檔案系統,構建起一體化的檔案接收、管理、保存、利用體系,大大豐富市民及相關用戶的可用資源。

  依托大數據分析、物聯網、AI等技術,館內還建起“人、檔案、檔案館”之間的智慧互聯,實現所有館藏的定位查詢、快速存取等智能化管理。每間庫房的溫度、濕度、防火、安全,每一個出入口的安全保衛、人流物流,都可以一鍵遠程調節管控。

  徐未晚表示,希望借新館開放這一契機進一步推動全市檔案工作發展,下一步將利用好這一公眾空間,發揮檔案的教材作用,用音樂劇、戲劇等多種形式,更好地展現檔案故事,講好上海歷史﹔同時繼續做好數字賦能工作,利用數字化技術,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查檔服務。

(責編:嚴遠、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