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汾陽路上這處小廣場,感悟瞿秋白“一生中最平靜的時光”

2021年05月07日15:03  來源:上觀新聞
 

5月6日,位於徐匯區汾陽路64弄10號的瞿秋白舊居正式揭牌。由於舊居內仍有居民居住,並不對外開放,但在徐匯區天平路街道的牽頭下,舊居所在的汾陽路復興中路轉角完成了修繕更新,開辟了一片嶄新的城市口袋廣場。眼下,市民和游客可以掃描舊居銘牌上的二維碼,身臨其境地學習和感悟瞿秋白烈士短暫而偉大的一生。

新中國成立前,汾陽路64弄10號曾為畢勛路畢興坊10號,是愛國人士謝旦如的私宅。1932年,瞿秋白和夫人楊之華在此居住。根據徐匯區委黨史研究室提供的資料,1931年,瞿秋白被解除職務后,化名林復搬到了當時大西路(今延安西路)兩宜裡的一個工人聚居區生活。當年4月,顧順章在武漢被捕后叛變,瞿秋白不得不再次進行轉移。他先在夫人楊之華的親戚家住了一晚,次日轉至愚園路樹德裡的茅盾家中。然而,茅盾家裡當時隻有一個三樓大廂房,瞿秋白夫婦想要躲藏實屬不易。

因此,經茅盾介紹,瞿秋白夫婦自1931年起,與愛國人士謝旦如一家居住在位於南市區的紫霞路68號。為了保護瞿秋白和家人,謝旦如沒有將瞿秋白一家的身份告訴任何人,甚至連自己的夫人錢雲錦也不曾透露,對外一律統稱,自己的一位文友林先生因病借住在家中靜養。

1932年“一·二八”事變后,謝旦如和瞿秋白兩家從南市區遷居到當時法租界的畢勛路畢興坊10號,謝家住在二樓,瞿秋白夫婦住在三樓。那時,謝旦如的母親去世不久,小樓的一樓還設有靈堂。瞿秋白夫人楊之華親自幫助謝家料理喪事,來往親戚對這位“林家嫂嫂”頗有好感。這一身份,對瞿秋白夫婦的秘密隱蔽起到了重要的掩護作用。

在畢興坊居住期間,瞿秋白堅持不懈地從事文學創作和翻譯工作。根據《瞿秋白年譜新編》統計,居住在這棟小樓期間,瞿秋白完成了論文《上海戰爭和戰爭文學》、通俗說唱《英雄巧計獻上海》以及諷刺國民黨反動派投降政策的雜文《新英雄》等著作。他還在這裡重新校閱了茅盾著名的長篇小說《子夜》的修正稿,撰寫了評論茅盾中篇小說《三人行》的論文。此外,他還翻譯了盧那察爾斯基的劇本《解放了的唐吉坷德》。

中日簽訂“停戰協議”后,瞿、謝兩家遷回了紫霞路老宅居住。1932年12月11日,陳雲從謝旦如家接走了瞿秋白夫婦,送至更隱蔽的地方。楊之華后來回憶,夫婦二人在謝家兩處住宅一共居住了一年零七個月。對於這段時光,瞿秋白曾評價,住在謝旦如家的這一年多裡,是他一生中最平靜、最舒心、最安逸的日子。

相較福建長汀的瞿秋白烈士紀念館、上海虹口區山陰路的瞿秋白寓所舊址,位於汾陽路上的這處舊居此前並不為人熟知。為此,位處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的天平街道,於2018年3月發布“漫步天平·紅色經典”微線路,16處點位中就包括了瞿秋白舊居。市民掃描點位上的二維碼,就能現場了解舊居相關信息。2020年11月,徐匯區文旅局將“瞿秋白舊居”列為徐匯區文物保護點,天平街道則委托上海安墨吉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對汾陽路瞿秋白舊居旁的轉角廣場進行了微更新設計,供世人更好地瞻仰和感悟烈士生平。

天平街道轄區內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共有131處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即上海宋慶齡故居,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7處,分別為東平路9號住宅、夏衍舊居、汾陽路79號住宅、國際禮拜堂、蒲石公館舊址、盛宣懷住宅、張瀾舊居等。瞿秋白舊居揭牌后,目前街道轄區內共有徐匯區文物保護單位18處,徐匯區文物保護點105處,不僅實現了“街區可漫步”,更彰顯了海派文化與紅色文化的深度融合。

(責編:沐一帆、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