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七日談︱“五一”體驗,呼喚“高質量供給”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巨雲鵬

2021年05月03日08:16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這個“五一”,比想象中還要熱鬧。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5月1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發送旅客總量5826.71萬人次,比2020年同期增長119.2%。其中,鐵路發送旅客1882.6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9.2%,創下單日旅客發送量新高。

一周前,網上討論“五一調休”,有人說,“湊”出來的長假,“毀掉”兩個周末,似乎得不償失。但假期真的到來,哪怕堵車、排隊,人們仍以飽滿的熱情出行,疫情防控常態化后,小長假的魅力凸顯。

除了旅游,消費是關鍵詞。勞動節當天,“2021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暨上海五五購物節”啟動儀式在上海舉行,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個部門組織的高規格消費促進活動,旨在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釋放消費潛力,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東道主上海更以“五五購物節”為要,聚焦首發、品牌、夜間等三大經濟,新型、大宗、進口商品、餐飲、服務、信息等六大消費及長三角一體化,推出十大主題板塊系列活動。購物節開幕兩小時,上海地區消費支付額突破20億元,消費熱情井噴。

在旅游、購物“雙向發力”同時,節日出行體驗再成網上熱點話題。各大景區“人潮洶涌”成了“標配”﹔高速路上,堵車已是必然體驗,就餐難、住宿難、如廁難……“幸福的煩惱”一如往年。

《新民晚報》報道上海“五五購物節”消費旺盛

在新冠肺炎仍全球肆虐的當下,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擴大內需無疑相當重要。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就“五一”出行和消費體驗看,“高質量供給”仍有不小提升空間。首當其沖的就是節前引發熱議的“調休”。“吐槽”背后,是人們對假期的期待。假期安排能否完全滿足群眾需求?大規模人員聚集能否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假期的制度設計,能否給予人們更多自由出行的空間?如何從根本上緩解“長假”出行壓力——相關挑戰仍然嚴峻。

而在旅游和消費產品上,傳統景點、旅游線路趨同,熱門區域人滿為患。游客不方便,旅游從業者的思路也該有所開拓,“吃住行游購娛”的“爆發性”“報復性”消費頻現,當下看是考驗,但向未來展望,則是整個行業更加充分的發展機遇。“創新驅動”,創設更多元、更高品質的產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將是一場可以預見的市場比拼。

與此同時,大規模的人口位移和消費沖動,給社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5月1日,京廣高鐵停運數小時,原因是河北定州市境內因大風天氣吹起了覆蓋植物用的地膜,致接高鐵觸網故障,京廣高鐵動車大面積晚點。在北京西站,數以萬計的旅客因等候事發車輛聚集車站內外,許多人不得不放棄了籌備已久的旅行計劃。這也引發人們對應急管理的討論,對於車站運營來說,突發狀況面前,是否有相關預案,是否能快速反應、引導人流?對相關部門來說,也是必答題。

地膜與高鐵線路的一次“偶遇”,后果竟如此嚴重,這未免令人驚訝。社會發展的同時,對交通安全的關注、對突發事件的預案應當更為系統,考慮的更加周全。事實上,此類事故並非太過罕見,專業領域早有提示——今年3月1日開始施行的《上海市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就提到,對鐵路線路兩側的塑料大棚、彩鋼棚、廣告牌、防塵網等輕質物體,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採取加固防護措施,並對散落的塑料薄膜、錫箔紙、彩鋼瓦、鐵皮等材料及時清理,防止大風天氣條件下危及鐵路安全。

中國的發展奇跡舉世矚目,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飛速上揚。於是,人們對市場供應、社會治理的要求也愈發多元,既需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提供更優質、個性化的產品,也需要有關部門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安全、秩序上工作更實、更細,如此方能實現供給側高質量發展。

每一次節日,都是一次提醒,也是一次檢驗。高質量供給,不會一蹴而就,可也絕不能原地踏步……

(責編:王文娟、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