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苑雅集”體驗活動現場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4月25日報道:正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展出的“心心相印——中國印文化大展”,自去年12月開展以來,受到了全國各地篆刻界專家學者與市民游客的喜愛,截至目前吸引了近3萬人次參展。為了讓高雅的印文化進一步走向大眾,4月24日,展覽主辦方舉辦了一場圍繞印文化的“印苑雅集”活動,展示鈐印、墨拓、印譜裝幀、印泥制作等篆刻藝術魅力,邀請現場觀眾一起體驗。
在“鐵筆春秋”篆刻觀摩體驗區,來自上海書協的三位篆刻家現場展示從起稿、修改、上印、覆寫、初鈐、復改到完稿的印章篆刻過程,指導觀眾親自感受篆刻印章的過程。“計白當黑”墨拓觀摩體驗區,老師一邊現場介紹、演示、指導捶拓的技法,一邊協助在場觀眾來完成自己的漢磚捶拓作品。此外,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印泥制作、印譜裝幀、刻刀制作等觀摩體驗區以及國石摩挲賞玩區,均免費向市民開放體驗。
“如果你對篆刻了解之后,篆刻其實可以帶來很多無窮的魅力,我們想通過展覽和體驗活動,讓大家知道篆刻文化,讓大家關注篆刻文化。”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院長唐廷強表示,篆刻的內容也要符合當代性,這樣會使大家對這種藝術語言體系更有興趣。
“心心相印——中國印文化大展”以中國印章發展史為主線,匯集中國歷代璽印與明清以來名家篆刻作品、古璽印譜和篆刻家印譜,以及以“四大國石”為主的名貴印材,展品總數560件,以上海韓天衡美術館藏品為基礎,匯聚了西泠印社、河南印社、上海韓天衡美術館與海內諸多鑒藏家的珍稀藏品。“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慨然借展古印章、古印譜多達50件,這也是西泠印社珍貴文物名品,第一次大批量來到上海展出。其中70%以上的展品為首次公開展出。
三國 曹魏 “關中侯印”金印
清 鄧石如 刻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印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名譽院長、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表示:“中國印章出現於殷商時期,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此次展覽對於博大精深的中國印文化而言,它僅是豹之一斑,但是它對於愛印人乃至廣大觀眾而言,也許是有著一斑窺豹的效應。”
展覽期間,“中國印文化大講堂”系列講座同時舉行,包括書法篆刻家余正在內的7位國內印壇名師登堂開講,增進了廣大觀眾對篆刻藝術的深入了解,也增強了印學研究者之間的交流。
明 顧氏集古印譜
從展覽、名家講座到大眾體驗活動的組織籌備、數字積累和大眾傳播,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許多90后甚至00后都參與其中。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許濤說:“篆刻是中華民族最為古老的工藝美術品之一,年輕人的加入,讓我們看到中華傳統文化代際相傳與發揚光大的希望。”
“心心相印——中國印文化大展”由著名書畫篆刻家韓天衡先生策劃,上海韓天衡美術館和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在西泠印社、河南印社支持下,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協辦。展覽將持續至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