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代表作在滬展出 了解吳昌碩的石鼓文秘密

2021年04月14日11:27  來源:上觀
 
原標題:四代五位傳承者代表作在“66梧桐院”鄰裡匯展出 近距離了解吳昌碩的石鼓文秘密

吳昌碩曾孫吳超現場展示石鼓文書法,書寫“春華秋實”。

“我們家有個關於石鼓文的秘密:曾祖父生前說過,要用羊毫筆寫,不用狼毫。”4月12日,上海吳昌碩紀念館副館長、吳昌碩四世孫吳超來到徐匯區天平路街道,在“66梧桐院”鄰裡匯舉辦的“對話——吳昌碩曾孫談曾祖父與石鼓文的淵源”主題講座上,展現了被譽為“中華第一古物”的石鼓文在家族傳承中的演變。

4月12日至18日,“金石永不朽草木傳薪火”石鼓文專項展覽也在“66梧桐院”鄰裡匯展出。自吳昌碩起,四代共五位石鼓文傳承者代表作將同時亮相,讓老百姓近距離欣賞、感悟這一源自先秦時期的中華文化傳承密碼。

眾說紛紜的石鼓文之謎

石鼓文是刻在鼓型石體上的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吳超介紹,石鼓文最早發現於唐初,當時共計發現十枚,高約三尺(1米),徑約二尺(0.67米),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十首詩共計刻有718字。

石鼓文的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秦王出獵的場景,因此也被稱為“獵碣”。但石鼓文具體來自哪個年代,千百年來一直眾說紛紜。郭沫若曾認為石鼓文為秦襄公時產物,當代的劉星、劉牧等則考証石鼓為秦始皇時代的作品。

讓石鼓文變得更為珍貴是因為艱難的考據環節。由於石鼓刻石文字多有殘損,在北宋歐陽修拓錄時尚存465字,明代范氏天一閣的藏本中存有462字,而到今天僅300余字尚存。目前,被找到的石鼓文原石已藏於故宮博物院的石鼓館內。

說起石鼓文,必須要提到“石鼓文篆書第一人”吳昌碩。很多人都知道,吳昌碩是晚清至民國時期著名的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曾任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同時,吳昌碩在學習顏真卿的楷書、黃庭堅的行書、漢代石刻的隸書之余,他學習的篆書正來源於石鼓文。

吳超介紹,中國文字從形態上以人體之美為標志。吳昌碩早年的石鼓文書寫風格較為秀麗,到晚年則比較厚重,融入藝術筆法和金文的書寫筆法。仔細品讀吳昌碩書寫的石鼓文,多為左低右高的形態,可使字體變得生動,不會過於嚴肅。

“曾祖父1927年前曾多次到故宮看石鼓文拓片,此后因當時的國民政府將故宮文物陸續遷出,運送石鼓文的車輛在輾轉中曾兩次翻下山崖,車毀人亡……但石鼓文卻保存尚好,想來的確耐人尋味。”吳超說。

大師作品走進“客堂間”

講座中,吳超還放映了多張石鼓文的拓片。當提到其中一枚石鼓上的文字已難以辨認時,台下觀眾一邊用手機拍下這枚“無字”石鼓,一邊扼腕嘆息。而當吳超開始介紹吳昌碩不同時期的石鼓文作品時,許多觀眾顧不上用手機攝影留念,紛紛伸長脖子跟隨吳超的解說移動視線,仔細辨認其中差異。

作為吳昌碩曾孫,吳超從小便肩負著傳承吳昌碩藝術文脈,尤其是石鼓文書法的使命。他介紹,曾祖父吳昌碩有包括“老缶”在內的多個別號,吳家師門也稱為“缶門”。在石鼓文傳承中,缶門有“4代5人”與之密切相關——第一代吳昌碩,第二代吳東邁是吳昌碩第三子,還有一位二代傳人王個簃是吳昌碩入室弟子,第三代吳長鄴是吳昌碩最疼愛的小孫子,第四代吳超則在王個簃親授下練習了金文石鼓書體。

1927年11月29日,吳昌碩逝於上海寓所。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曾這樣評價:“與同時代藝術大家比,吳昌碩是承前啟后、比較全面的一位巨匠。”而作為晚清書法史上舉足輕重的一代宗師,吳昌碩卻常年熱心提攜人才,齊白石、王一亭、潘天壽、陳半丁、趙雲壑、王個簃、沙孟海等均得到過他的指授。

而今,雖然大師已遠去,但他的作品卻通過全新的途徑走到人們身邊。去年12月,“石鼓文書法”被列入上海市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使得徐匯現有非遺項目達到42個,在全區13個街鎮均有分布。

天平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高路介紹,今年4月起,街道將與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合作,在身處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腹地的“66梧桐院”鄰裡匯,定期舉辦高水准的非遺文化主題展,讓優秀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在家門口的“鄰裡客堂間”得到傳承與發揚。

(責編:嚴遠、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