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區成為上海首個“自帶博物館”的社區

2021年04月06日14:30  來源:上觀新聞
 
原標題:虹橋機場新村成為上海首個“自帶博物館”的社區

  虹橋機場新村小區最近又火了一把。

  2019年深秋,美天“鄰居裡”菜場進駐虹橋機場新村,成為上海少有的建在居民小區裡的菜市場。今年3月,一家名為“啟航站”的社區參與式博物館又登陸虹橋機場新村,讓這個始建於1978年的老小區成為上海首個“自帶博物館”的社區。

  與國企負責改建菜場的模式不同,“啟航站”社區博物館完全由居民區自發籌建。展品均由小區居民提供﹔放映內容均來自居民真實經歷,因為曾經或現仍居住於此的居民,大部分都是民航系統工作人員。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上海虹橋機場建場100周年。老一輩上海民航人用家中的老物件和自己的親歷故事,搭建起這片特殊的社區空間。這既是對職業生涯的致敬,也是為這個時代留下一份珍貴紀念。

  歷史

  每戶人家都藏著故事

  來自百姓家庭鮮活的民間歷史,與時代的洪流彼此映襯。

  虹橋機場新村小區位於長寧區程家橋街道,與虹橋機場直線距離2公裡。20多年前,這裡就是機場的一部分。

  小區顯著的特點是大。佔地面積15.9萬平方米,裡面還有一片巨大的荷花池,池邊有亭台水榭,還有古色古香的假山石,居民們都笑稱這裡是“小中山公園”。小區裡曾經有過一座水塔,為居民區供給自來水。現在,水塔的位置變成了小區的公共廣場,凡有客人遠道而來,年紀大點的居民都會熱情地向對方講述水塔的故事。

  然而,隨著居民流動,進入21世紀,曾居住在這裡的空乘、飛行員、地勤、維修工們逐漸搬離了小區。新搬來的居民雖然知道自己家距離虹橋機場很近,但對小區的歷史、與虹橋機場和上海民航史的關聯卻一無所知。

  曹欣禮出生於1985年,是土生土長的程家橋人,從小聽著虹橋機場新村的故事長大。他2010年巧合地進入這個小區工作,如今擔任虹橋機場新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我們小區是伴著虹橋機場的建設和發展而來的。”這是小曹見到記者后說的第一句話。

  虹橋機場於1921年投運。1964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改造工程啟動,轉為民用機場,居民小區的形態開始在機場周邊出現。1978年起,虹橋機場新村逐漸有了今日的雛形。

  在小區工作十多年,曹欣禮深知,自己身處的這座居民區藏龍臥虎,每戶人家都有可能藏著故事。

  在虹橋機場跑道邊工作了整整42年的葉柏根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1歲的老葉出生於浙江紹興。1978年,他由當時的上海民航局招募來到虹橋機場,擔任機場跑道的機械維修員。

  1982年,民航開始走上企業化道路,葉柏根的人生也發生了變化。白天,他在機場跑道工作﹔晚上,他到當時的長寧區番禺二中工人夜校就讀,一步步進入高中、電大完成學業。2020年退休前,他擔任上海虹橋機場燈光科黨支部書記。全國勞模顧鵬飛帶領的“鵬飛組”就來自燈光科。

  說起自己的工作,老葉充滿自豪。“燈光被稱為飛行員的眼睛,飛機起降中涉及的機場燈光多達30余種,我們的工作就是保護好這一雙雙‘眼睛’。”

  機場的歷史、小區的變遷、居民的故事,時代背景下細微的歷史鏡像讓曹欣禮意識到,身為青年一代,自己有責任也有能力為所處的時代留下些什麼。

  一開始,沒有人想到可以在社區中建一座博物館。慣常的思維,是打造一個航空文化主題社區,開辟一間老物件陳列室。但在向居民征集老物件的過程中,曹欣禮發現,居民提供的私家物品以及物件本身的歷史背景、居民的職業身份,都跟預想的不太一樣。

  “我們以為居民隻會從家裡拿來飛機模型,結果不隻有模型,還有各種工作証、雜志、畫報、照相簿、工作手冊……”這讓居民區干部們瞬間打開了思路,一個更加大膽的想法在他們腦海裡生成:在小區裡建一座博物館,把虹橋機場的歷史、機場新村的變化、居民自己的故事,都放在同一空間。

  來自百姓家庭鮮活的民間歷史,就這樣與時代的洪流彼此映襯,互為對照。

  情懷

  記錄“緊急迫降”現場

  小區裡這處公共空間,真的變成了自己情懷的一部分。

  虹橋機場新村97號103室,一棟白色的二層建筑的底樓一層就是“啟航站”社區參與式博物館所在地。雖然面積隻有88平方米,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展廳、視聽室、互動區、展品區甚至文創展示區。

  記者一進博物館大門,就看到牆上貼滿了居民們的全家福。曹欣禮介紹,去年6月啟動策展,居民區黨總支組織了一場“全家福換醬油”的活動,居民帶來照片和家庭故事,獲得一小瓶醬油作為紀念。活動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也讓博物館的籌建邁上正軌。

  展品搜集和歷史脈絡梳理是核心。曹欣禮和同事們用兩種辦法搜集老物件和居民故事。一種是最“原始”的“走街”模式,在小區找不同的居民聊天,從天氣、午飯吃什麼、家裡晒的衣服,一直聊到對社區服務的看法。“以治理角度為切口,打開居民們塵封的記憶。”另一種是採訪特定人群,比如居住在小區的虹橋機場老職工。訪談內容拍攝成紀錄片,而今在博物館視聽室放映。

  不過,讓一個居委會或一個街道來梳理民航發展史,顯然不太現實。但從虹橋機場新村這個獨特的切口來抽絲剝繭,歷史逐漸展示出另一個剖面。不少曾見証或親歷了重要歷史事件的居民,成了這一“剖面”的主角。

  曾在小區居住20年的居民羅克平,退休前曾任《航空港》雜志、《航空港》報主編。聽聞社區博物館的構想,這位老民航新聞人不僅主動為小區梳理和校對歷史脈絡,更提供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中國民航工作証、2001年APEC會議採訪証、1991年的虹橋機場職工手冊,甚至還有當時機場工作人員的洗澡票。

  在羅克平提供的所有展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1998年9月10日晚,他在虹橋機場停機坪拍攝的“緊急迫降”客機照片。

  “這不是電影劇照,是羅老師當時身處現場拍攝的照片。”曹欣禮說。一旁還有羅克平當晚在后台指揮中心拍攝的照片,記錄下這一中國民航史上首例大型客機緊急迫降的關鍵瞬間。

  由於展出的物品眾多且內容重要,博物館為羅克平單獨設立了展區,《航空港》雜志也展示了幾張頗具代表性的封面。不得不說,如今看慣了時尚雜志的人們再來翻看這些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出版物,還是要忍不住感嘆“時光濾鏡”的魅力。雜志的內容也海納百川,“北京舉辦亞運會”“虹橋機場新建候機樓”都反映了當時重要的歷史時刻。

  “這張封面照片的主人公以前也住在小區裡,前兩天還專門回來跟照片合影呢!”曹欣禮說。原來,《航空港》雜志一直有個傳統,“封面女郎”都是東航或虹橋機場的職工。身穿工作服的她們朝氣蓬勃、笑容自信,展現的正是一代民航人獨特的風採。

  這也讓居民們意識到,小區裡這處公共空間,真的變成了自己情懷的一部分。

  空間

  形成“四個空間”概念

  從招待所到活動室,再盤活成博物館,讓居民重新走進來。

  博物館入口處還設有文創區,牆上懸挂了一幅特別的“共創地毯”,由17幅小朋友的畫作拼貼而成。他們創作的主題正是自己心中的虹橋機場新村。

  博物館僅有的兩扇落地玻璃窗也被物盡其用作為展區。左邊窗戶的主題是“我們在這裡生活”,右邊是“我們在這裡工作”。

  曹欣禮介紹,“工作”展區中,小區居民所從事的職業都被設計成卡通人物,排列在櫥窗上讓小朋友們辨別。“穿工裝的是機修工,穿制服的是飛行員,穿白大褂的就是醫生。”

  “生活”展區的櫥窗裡,不僅有植物的葉片、蝴蝶標本,還有鐵釘、碎玻璃、破布等廢棄垃圾。曹欣禮說,因為城市發展的關系,小區內的環境並非幾十年如一日地好,也曾出現過臟亂差的情況。因此,居委會把“生活”展區變為小居民們的自然課堂,小朋友們甚至在荷花池邊找到了癩蛤蟆。展區櫥窗最底部還撒了一層用小區濕垃圾培育出的有機土,借此宣傳垃圾分類。

  年長的居民們提供“撒著時代光暈”的老物件和故事,小居民們則用自己的視角記錄下小區的變化,這其實也是社區博物館的另一重要使命——以一個居民小區為切口,記錄上海市民生活的變遷。

  程家橋街道黨工委書記徐海生記得,2019年自己剛到街道任職時,不少人向他講述了虹橋機場新村的情況:1986年居民區黨總支成立時隻有400戶居民,現在有2500多戶,實有人口增長到7100多人﹔小區從20世紀80年代末起,就由民航華東管理局、東方航空和上海機場集團三家單位共同管理,同時有三家物業、三個業委會﹔小區內菜場、學校齊備,但小區周邊公共設施長期匱乏,居民們的休閑生活一直很乏味﹔小區房屋主要建於20世紀80年代,有老公房小區存在的一切問題,設施老化、停車糾紛、台風天積水、菜市場臟亂差……於是,硬件整治成為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突破口。2019年底,全新亮相的美天“鄰居裡”菜場不僅干淨衛生,還設置供居民日常小憩的咖啡廳。

  “解決了居民的基本生活問題后,我們希望增加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徐海生說。恰好長寧區自2019年起在全區推廣街鎮“一街一品”項目,程家橋街道決定將虹橋機場新村打造為航空文化主題社區。在專業設計團隊的指導下,街道和居委干部們的腦海中開始有了“四個空間”的概念:產城融合的社區空間、舒適宜人的生態空間、內涵豐富的文化空間、充滿活力的治理空間。

  博物館目前所處的空間,正是這番“認知升級”后挖掘而來的。“這裡最初是機場招待所,后來變成居民活動室,現在我們把這個閑置空間盤活,讓居民重新走進來。”曹欣禮說。

  傳承

  民間歷史傳承多樣化

  幾代人的口述和實物,展現了民航發展和上海社區治理變遷。

  即便“啟航站”社區博物館的空間來自小區的閑置樓,展陳內容都來自居民家,但動用街道財政、社區人力智慧來辦一家博物館,仍需要考慮“性價比”。

  今年春節,博物館試運行期間,葉柏根就經常來擔當義務講解員。前來參觀的居民、訪客自然都會詢問,“葉老師,哪張是您的照片?”於是,葉柏根會熱情地指著自己提供的那張攝於1986年1月的全家福,“當時我剛結婚,住在東方航空公司飛行大隊的一排營房,結婚的時候雖然窮,但也花了1萬多元……你看,照片上的梳妝台、桌上的台燈都是新添置的,算得上很富足了。”

  劉瀲彬是博物館首期展覽的策展人,也是程家橋街道派駐虹橋機場新村的基層干部。在他眼裡,葉柏根的這段話透露出大量信息:20世紀80年代,普通上海人家結婚,1萬元是不菲的花銷﹔梳妝台、台燈在結婚后才舍得添置﹔虹橋機場新村還未成形時,不少民航系統的職工結婚后都住在機場舊營房、舊倉庫改造的臨時住房裡。葉柏根還記得,當年機場集團有個雙職工家庭,甚至住在虹橋機場兩條跑道當中,孩子也在那裡出生。這些今日已無法想象的事情,那個年代都真實地發生過。

  近年來,上海已有不少社區展覽、居民口述歷史等民間歷史傳承的案例。2016年,由陳丹燕領銜,徐匯區湖南路街道組織的“武康大樓居民口述歷史”發布了長達40分鐘的紀錄片和大量影像、文字資料,補上了武康大樓除“鄔達克效應”“電影名家效應”之外又一重要歷史片段。2018年,徐匯區為永嘉新村舉辦“新村老故事”常設展,地點就在小區門口的永嘉路578號“都市之光”公共藝術空間。策展人王心遠對永嘉新村居民的家庭歷史、生活進行了長達16個月的探訪和研究,挖掘出多個“紅色故事”。2020年,孫科別墅經歷2年多保護性修繕,建筑一層以“理想之地——上生·新所城市更新及歷史文獻展”形式向公眾開放,展示了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職工在此為我國“初代疫苗”攻堅克難和生活、工作的場景,揭開了一段“隱秘而偉大”的歷史。

  如今,擁有40余年歷史的虹橋機場新村小區通過幾代民航人的口述和實物,展現了新中國民航發展和上海社區治理變遷的側影。兩條交替而行的主線,則展現了一個共同的願景:在人民城市,每個人都是時代的一分子,每個人都能站上時代的舞台。

(責編:嚴遠、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