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趙銘3月18日報道:前不久,成都一家寵物店因“共享貓咪”業務引起熱議,許多愛貓人士指責店主在盈利的同時未考慮貓咪的安全健康,忽略了貓咪的應激反應。那麼,如何在滿足躍躍欲試的想養貓群體的需求、避免沖動買貓又棄養的情況發生同時,又照顧到貓咪的健康,就成了一個問題。
記者發現,在上海,存在著一種新的經營模式:楊浦區一家貓咖發起了“貓咪試養”的業務。與“共享貓咪”不同,“貓咪試養”建立在試養方全額買貓的基礎之上,以先購買、退貓時再扣款的方式進行試養。據悉,按照這種模式,店裡在退貓情況較少的情況下,去年已經賣掉近50隻貓咪。
為“人”提供一份后悔藥
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貓咖裡有貓咪二十余隻,品種較多。牆上張貼了一個寫著“貓咪試養”的小黑板,按照貓咪的品種分出了三檔試養的價格。
店主葉女士介紹道,試養貓咪的業務並非店內主推,只是由於自己和丈夫從事了多年寵物相關工作,考慮到部分客戶有買貓需求,但又擔心貓咪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導致后續無法安置,因此才想到這個辦法,“前提是要確認清楚對方是否真的想買貓。”
貓咪的健康免疫証
退款會有兩種方式。如果貓咪出現應激反應,例如兩天不吃不喝、貓瘟、貓腹水,則全額退款﹔如果是買家個人原因,例如過敏、家人不同意等等,就會按標准扣除。比如一隻貓咪標價5000元,買家在一周內由於個人原因不適應,就會退還扣除一周試養費之后的金額。這種方式在設立了一定的門檻的同時,也給客人留下了一個后悔的機會。
葉女士表示,目前退貓的情況較少,一般是由於家人、工作等原因。“之前有一個上海的男孩剛剛工作,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上午剛買貓,下午就被父母要求退了。他把聊天記錄發給我之后,我就馬上同意退回,繼續自己養。”
為“寵”提供一份安全保障
目前店內將試養貓咪的退款期限設置為一周、兩周、一個月,一方面是方便統計,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葉女士表示,一周是一個界限,如果貓咪自己有應激反應或貓瘟貓腹水,一般一周之內會發作,所以如有不適一周之內就可以退回。同時為了讓貓咪更好的適應新貓糧,店裡會備一周的糧食,並告知客人如果換貓糧要新舊摻著,便於貓咪適應。
對於是否會出現一隻貓被多次購買、退回的現象,葉女士表示,一般不會讓有應激反應的貓咪二次售賣。曾經有一隻藍白貓被買走后產生了應激反應,當第二次有人提出要購買時,她就與對方說明情況,不再售賣。
葉女士微信指導買家注意事項
葉女士介紹,為了保証貓咪的健康,她會在售出之后微信指導那些第一次養貓的買家。例如,為了避免應激反應,會告訴對方七天不要逗貓,隻要保持水、食物不斷﹔如果出現不吃不喝等應激反應,或者貓咪生病,也要求對方及時告知自己。衛生方面,也會告知洗澡頻率、面部清潔等工作,“一般操作過一次,后面也就知道了。養了一個多月以后流程就熟悉了。”
不過,葉女士多次強調,試養不是店裡的主推業務,“貓咪和狗狗不一樣,換一個新環境容易應激反應,嚴重會死掉。”因此,店內的貓咪一般賣給來擼過貓的本地客人,不會對外地售賣,因為擔心貓咪在路途過程中發生安全意外。此外,葉女士還表示,自己暫不准備對這個業務進行推廣,有人打電話直接問是否可以試養也會被自己拒絕,“畢竟要以貓咪的安全為主。”
如何實現“人寵共贏”依舊值得探索
近年來,隨著萌寵經濟爆發,這方面也產生了不少爭議話題。除了共享貓咪,前段時間電商平台出現的貓狗盲盒,也發生了以傷害寵物健康為代價的盈利現象。有部分買家下單后,送來的是與介紹時不同的品種,甚至是嚴重生病或已經死亡的貓狗。
同時,在寵物退款方面產生的糾紛也越來越多。許多賣家以“活物概不退換”為由,拒絕為售出的生病的寵物負責,而寵物買家也因此被迫承擔了風險。
這些消費糾紛也引起了消保委的注意。2021年“315”來臨之際,陝西省消保委發布的2021年十大消費提示中,寵物購買問題也榜上有名。陝西省消保委建議消費者購買寵物選擇口碑信譽良好的商家,付款時索要發票、疫苗注射憑証,最好能書面約定健康狀況和品種等細節。
想在寵物經濟上尋找新的盈利點,也需要合乎道德倫理的方法。如何在滿足愛寵人士養寵需求的同時,保障好寵物的安全和健康,實現“人寵和諧”“人寵共贏”,依舊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