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醞釀、數次採風、十易其稿、六改其名……著名紅色詩人桂興華的長詩《興業路》即將登上舞台,為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昨天下午,黨旗飄飄的《興業路:桂興華作品朗誦音樂會》召開發布會,正式宣布將於4月14日在東方藝術中心歌劇廳舉辦首場演出。據悉,這也將是今年上海舞台上獻給建黨100周年的第一場大型朗誦會。
《興業路:桂興華作品朗誦音樂會》發布會
記者了解到,朗誦會將由丁建華、趙靜、宋懷強、李欣、易峰、潔蕙、葉波、雪飛等十多位名家領誦,帶來富有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舞台演出。以昂揚、有張力的詩句,通過紀實與浪漫的藝術畫面,配上熟悉的經典旋律,留下中國一個偉大的黨的百年足音。演出既輝映領袖風採,又提煉百姓的生活,突出意境美,韻律美,背景美。觀眾將與詩人一起回顧黨史中的精彩片段,串聯起1921年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
“當看到桂興華老師這個朗誦稿時,我是一口氣讀下來的。”著名藝術家趙靜受邀將領誦其中的《聚攏千山萬嶺——寫給開國大典的天安門廣場1949》章節,她為詩作所深深打動。“感覺內容是滿滿的、內容是多多的,一首詩豐富地寫出了開國大典的前后時間,今日與往昔的故事來回穿梭,用濃縮的筆觸寫出了既細膩又大氣磅礡的一段宏偉歷史。”
桂興華講述實地採風和訪談經歷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名家獻誦,朗誦會還邀請了草根朗誦愛好者等的加入,作為人民教師的茅寶珍就是其中之一。“在建黨100周年之際來誦讀桂興華老師的作品更有意義。比如《領跑春風》章節中描繪的浦東,他用熱切的眼光洞察周圍日新月異的變化,體會著時代前進的步伐。”她說,桂興華詩作中以小見大的典型細節非常生動,像是一條小道、一片瓦等,讓她讀來尤為感觸。
這些細節來源於桂興華多年來實地探訪和採風。桂興華最反對空泛和陳詞濫調,自2011年開始構思《興業路》,他先后前往上海興業路、陸家嘴,貴州遵義苟壩會議陳列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等各地沿著歷史的足跡,追索生動細節,力求將歷史與當代、思想性和藝術性融為一體。記者了解到,從2017年開始,桂興華已將長詩《興業路》十易其稿,六改其名,增加了抗擊疫情的昂揚戰歌和《前進吧,青山綠水》,都是實地採風和訪談的所感所得。
桂興華《興業路》手稿
本次朗誦會由中國作家協會《詩刊》、上海作家協會主辦。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去年為此專門題字,近日又發來賀信:”作為詩人,我們沒有理由不站在正在行進的隊伍的前列,同樣我們沒有理由不來為我們所從事的最壯麗的事業而歌唱。”吉狄馬加一直關注桂興華的創作,他認為:“桂興華是一位優秀的具有鮮明個性的詩人,為我國新詩長廊譜寫了一曲曲華彩樂章,並且是一位在公眾生活中身體力行傳播詩歌文化行動的詩人”。
據悉,《詩刊》已發表《興業路》序篇,並且陸續在選載。《上海作家》最近刊出桂興華研究專輯,著名詩歌評論家謝冕稱贊桂興華“在政治抒情詩方面成績巨大,始終很堅定地寫大主題,非常可貴”,上海作協黨組書記王偉說:“桂興華的作品用詩人的敏銳把歷史的閃光點捕捉到自己的作品中,能夠見形象、見精神、見光芒。而用舞台朗誦音樂會的形式呈現給觀眾,能更加形象地展現中國共產黨如何從‘興業路’走向‘復興路’。”
作者簡介:
桂興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朗誦詩作品最多、影響甚廣、傳播正能量的“紅色詩人”。創作了《跨世紀的毛澤東》《鄧小平之歌》《祝福浦東》《中國在趕考》等十三部政治抒情詩,頻頻入選上海市重大文藝創作項目和全國重點書籍,策劃了近百場朗誦音樂會,其中三次進京,受到胡錦濤、李長春等中央領導的接見。中國作家協會曾在北京召開“桂興華政治抒情詩研討會”。獲得“萌芽”文學創作榮譽獎、中國廣播文藝一等獎、全國電視詩歌展播特別獎、近年來連續獲得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設優秀創新獎,全國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詩集金獎,“黨在我心中”全國詩歌大賽金獎,“美麗中國”世界華人詩歌大賽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