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瀨直美、賈樟柯監制,青年導演鵬飛編劇執導,吳彥姝、英澤、國村隼、永瀨正敏領銜主演,秋山真太郎、張巍特別出演的劇情片《又見奈良》將在3月19日上映,導演鵬飛與主演英澤日前現身上海觀影現場,和觀眾分享了影片拍攝的幕后故事。
導演奈良採風8個月
電影《又見奈良》講述了一段跨越60年的母女情。1945年,日本戰敗后,陳慧明(吳彥姝飾)收養了一位日本遺孤,取名陳麗華,1994年,麗華返回日本,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並與陳慧明保持書信聯系近十年﹔2005年,久未收到麗華來信的陳慧明孤身一人前往日本,在遺孤二代小澤(英澤飾)和日本退休警察(國村隼飾)的幫助下開始了漫漫尋親路……
為了更好地拿捏“日本遺孤”這一特殊歷史群體的心理狀態,導演鵬飛在奈良採風了八個月,可以說片中85%的故事都是真實的。他在描繪遺孤生活現狀時加入了許多細節,如吃酸菜餃子、聽京劇唱京劇等。觀影現場,他表示:“實際上當時很多遺孤回到日本后,因為語言不通,交流有障礙,往往隻能做一些不需要用到語言的工作,比如交通指揮員、便利店的洗菜員等。有些遺孤很難被日本社會徹底接納,所以他們仍保留著一些舊的生活習慣,會主動尋找一些非常中國的符號,我覺得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歸屬感。”
在和日本當地的遺孤交流過程中,有許多人給鵬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極其稀少的還在世的一代遺孤,“那位大爺見到我后馬上找出了二胡,唱了一段京劇,說實話不好聽,但他再抬頭時,我看到了他臉上不知道是眼淚還是汗,當時我真的很感動。”
影片結尾加入了鄧麗君演唱的歌曲。這樣的處理不僅生動再現了日本遺孤的生活現狀和心理狀態,也消解了因為地域差異給中國觀眾帶來的疏離感,導演活潑的處理手法,反而令影片的情感更為真實細膩、催淚動人。
中日團隊共同完成
《又見奈良》此前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等活動展映時便收獲了不少好評,此次超前觀影后,許多觀眾都為這段跨越國界與血緣的母女情感動,稱贊這是一部細膩走心的電影。
影片接近結尾處,當得知麗華最終的結局時,小澤在車上哭泣的場面令許多觀眾落淚。在飾演者英澤看來,小澤一開始幫陳奶奶找女兒時其實有些冷漠,因為她不像一代遺孤一樣有那麼重的包袱,只是跟普通留學生一樣在日本努力生活,但隨著劇情進展,小澤慢慢代入了自己,最終獲得了心靈上的成長,“知道去世的消息后一下子繃不住了,又不想告訴坐在車后面的奶奶,要克制,所以那時候的情緒很復雜,還有著對自己身份認同問題的反思。”
《又見奈良》是青年導演鵬飛的第三部長片作品,背后有著許多電影大師為其助力。日方監制河瀨直美是奈良電影節的創辦者,她的作品多次獲得國際大獎,中方監制賈樟柯曾五提戛納且榮獲終身成就獎,還有攝影指導廖本榕、剪輯指導陳博文也都是金馬獎的常客。
這是一部中日團隊共同合作完成的電影,鵬飛在現場尤其感謝了日方監制河瀨直美和中方監制賈樟柯,“他們無論在創作上還是項目的推進上,都付出了很多。”他透露,河瀨直美在拍攝和制作中給了他很多幫助,會給劇本和拍攝提一些意見,但又不會強制要求按照她的意見來操作。而賈樟柯在看完鵬飛團隊剪輯完成的初版電影后,又帶著鵬飛一起完整看了一遍拍攝素材,在剪輯上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