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空間的價值日漸凸顯 體育空間活化有哪些新思路

2021年03月08日11:41  來源:上觀
 
原標題:戶外空間的價值日漸凸顯 體育空間活化有哪些新思路

  最近,不少上海市民發現,身邊的體育空間幾乎可以用“火爆”來形容。除了一直頗受歡迎的打球空間、跑步空間,如今,就連承載“看上去有點慢”的健步運動的健身步道也人氣頗旺。這讓1月18日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建設一批高品質運動空間和社區健身場所的決定,成為市民熱議的話題。

  如何落實該決定中“盤活存量、擴大增量、復合利用”的構想?如何在“供不應求”的大背景下,開發出讓更多市民動起來的新可能?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徐磊青教授分享了自己的觀察與見解。

  戶外空間的價值

  日漸凸顯

  解放周一:您一直做社區空間規劃方面的研究,也參與了一些公共空間和社區空間的規劃和打造,就目前市民反映較多的“供給不足”問題,您怎麼看?您認為,下一步破題的關鍵是什麼?

  徐磊青:上海既有的體育空間和社區健身場所“供給不足”之所以在近期會表現得比較明顯,我個人認為,有下面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隨著市民生活品質普遍提高,大家對個人健康更關注了,多多鍛煉身體是大家更多關注健康之后的必然選擇。

  其次,客觀來說,上海屬於空間密度較高的城市。相比之下,我們可以用於展開戶外活動的公共空間本就不多,甚至比日本一些城市的空間密度還高一點,和香港地區的情況比較相似。

  在過去很多年中,我們的城市居住區規劃實施標准考慮到了一定規模的戶外活動空間,但是受各種條件和認知水平所限,我們劃定為戶外活動空間的量不是很大。這部分量並不大的空間后來有的打造成為廣場,有的打造成為綠化,給體育空間留出的余地就少了,指定用途的體育空間就更有限了。近年來,這個比例有所提高。這當然是好事。但至少在目前來看,增量還夠不上蓬勃發展的運動需求。

  有一個情況倒是新近發生、比較明顯的。那就是,近來,很多朋友反映,身邊的體育空間、健身場所很受歡迎,甚至可以用火爆來形容,我也感同身受。仔細想來,一方面,這是城市人生活品質越來越高的進一步體現﹔另一方面,更多人感受到了戶外活動、戶外空間的價值。由此,人們對戶外活動的重視程度也比較明顯地增強了。

  從我比較熟悉的幾個社區來看,在一些包含了室內和室外兩部分體育健身空間的社區綜合體,過去,選擇在室內部分進行運動的市民居多。最近,選擇室外的人明顯多了起來。很多室外空間明顯比室內空間更熱鬧。

  這一現象背后有幾個可能性。第一,因為疫情防控,也因為社交距離的限制,大家可能覺得到室外去運動更安全一點。第二,疫情或多或少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方式。在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人們傾向於認為,到戶外去運動可能會鍛煉得更充分。第三,從空間的公共性來說,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戶外空間的公共性要比室內空間的公共性強得多。

  這裡所說的“公共性”包括空間的可達性、通透性、可承載的社交互動的豐富性,等等。總體上來說,如今很多室內活動的開放度越來越高,但它們在公共性上還是比不過那些在戶外舉辦的活動。

  換言之,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既改變了我們既有的行為方式和活動選擇,也讓人們開始重視戶外空間的價值。這裡所說的“價值”既包括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也包括個體對自由、對健康、對安全,甚至是對新鮮的空氣更進一步的認知。可以預見的是,在不遠的未來,大家對運動空間、健身場所的舒適度的重視程度也會越來越高。

  供和需可以互相促進

  推動“正向循環”是關鍵

  解放周一:在存量不充裕且原有標准留白不多的情況下,如何找到解決“供不應求”問題的突破口?

  徐磊青:有兩個思路或許可以緩解“供不應求”:一個是“見縫插針”,一個是推動“供”“需”雙方互相促進、形成“正向循環”。

  所謂“見縫插針”,就是基於市民需求和活動偏好,盡可能從空間存量中挖掘潛力。

  香港地區的城市空間密度跟上海差不多。雖然他們總體上可以用於運動和健身的場地也很有限,還有很多坡地,但他們還是會見縫插針地布置一些體育設施,甚至是開發一些因地制宜的戶外健身項目。在香港,我見過半個足球場、半個籃球場等﹔當地居民對“爬山”的熱衷,則與其對環山步道等相關設施的打造、完善不無關系。

  即便在空間密度比上海低不少的美國紐約,一些小區也不過是在社區裡放幾個籃球架、放幾個非標准尺寸的球場、沙坑,孩子們拿起籃球、棒球棍就去鍛煉起來了。

  這啟發我們,場地不夠、空間不夠是一個硬約束,但是想辦法讓大家把存量空間用好、用足恐怕更不能忽視。

  所謂推動供需雙方互相促進、形成“正向循環”,說的是盤活存量、擴大增量固然重要,培養市民的運動健身習慣也非常重要。除了那些需要較大空間的運動項目,還是有不少項目對空間的需求不是那麼大,但很有利於培養運動健身習慣。在未來的空間打造中,對這樣的項目,我們也要重視起來,基於扎實的需求調研,進行更科學、合理的空間布局。

  需求和供應之間是可以相互促進的。過去,我們的體育空間、健身場所供應不足,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大家參與體育運動的機會。未來,當我們增加了設施和空間的供給,它可以進一步引導需求、培育需求。假以時日,需求和供應之間就會形成“正向循環”。

  健身步道多了,能體會到步行的好處的人會慢慢多起來﹔球場多了,打球的人會逐漸增多﹔當大家的運動健身習慣愈發穩定、成熟,城市規劃中對空間的布局也會有越來越合理的配置。當務之急,我們要鼓勵大家多多運動、培養運動習慣,過更健康的生活,為正向循環的形成創造更好的群眾基礎。

  增加供給之后

  還需重視運營與維護

  解放周一:從城市規劃的角度,您認為,為體育空間的增加提供一些確定的標准非常重要。在這方面,就上海的現狀而言,可以有哪些具體的抓手?

  徐磊青:第一個抓手可以是15分鐘生活圈的建設。這兩年,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一直在推15分鐘生活圈的項目試點。那麼,我們也許可以在做15分鐘生活圈規劃的時候,就把體育健身設施及其用地空間編制到藍圖裡去。

  第二個抓手可以是活化利用一些沒有被合理使用的空間,同時在營造一些新的公共空間的過程中,選擇合宜的空間向體育空間的打造傾斜。

  最近,上海已經出現了將橋下空間打造為體育空間的案例。橋下空間理論上不屬於社區,由市政部門管轄。按照現行規范,它的用途大致有三:綠地、停車空間、道路系統所需的倉儲空間。但無論如何,橋下空間具有公共屬性,它的功能用途能否拓展是可以討論的。

  此前,廣州將天河區北環高架橋的橋下空間改造為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溜冰場等,為周邊居民提供廉價運動場地,實現了較好的社會效益。這樣的做法既很好地利用了空間、集聚了人氣,又避免了衛生和安全“死角”的出現,增進了立交橋所在空間與周邊街道、社區的融合度。相關的做法和嘗試值得我們跟蹤關注。

  除了橋下空間,我們還有一些具有公共屬性的空間為公共機構所有。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這些空間能不能在機構工作人員下班后或某些具體時段,開放給社區和市民使用,我覺得也可以研究、討論。

  解放周一:這些年,您參與了不少社區空間的打造。這當中有沒有什麼經驗,同樣適用於對體育健身空間的打造?

  徐磊青:在增加場地供給之后,我認為,有兩點非常重要:一個是要想辦法讓這件好事盡可能讓更多的人知道、讓更多的人用起來﹔一個是提供了場地之后,一定要注重管理,高度關注運營和維護。

  現在,我們有些社區設施、公共空間做好了以后人氣不足,或者出現折舊以后沒有資金去維護和修理。問題就出在,我們重建設、輕運營。我們要改,因為隻有在建設的同時重視運營,空間的品質才有了可持續的保障。畢竟,場地可以低成本地提供給市民使用,但保質保量的服務一定是有成本的。一種比較可行的方式,就是請專業公司、專業團隊來進行管理、運營和維護。

  尤其是現在大家期許較高的“復合利用”、提高單位空間的使用效率,對運營者的管理能力和資源調度能力要求很高。這項工作由具有專業能力的組織進行團隊化作業,是最容易實現的。在這方面,成都下澗槽社區打造鄰裡月台的經驗,或許可以給我們提供啟示。

  鄰裡月台是一個整合政府、社會各類資源共創的空間。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社會組織作為運營方,社會企業作為可持續運營的合作方,街道以“資源換服務”的方式,與社會組織一起,探索公共空間的可持續發展機制。為了使鄰裡月台具有可持續的造血能力,整個合作採取了“公益+商業”的模式,並將運營收入的5%放入專項基金,實現初步的反哺功能。

  這一合作機制的建立,一方面整合社會資源參與社區發展治理,解決了空間本身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另一方面,以“空間+社群”的方式,吸引社會力量特別是中青年人群參與社區公共服務。與此同時,運營團隊通過對已有空間的整合,基本實現了區域功能的多樣化和多時段化,室外空間的利用具有了更多的靈活性和可交互性。

  隨著體育運動日漸成為市民品質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提供設施和空間是第一步,體育空間、健身場所疊加良好的管理和運營是第二步。良好的運營一方面能讓空間得到高效的利用,另一方面也有助於空間本身得到更好的管理和維護。設施本身是固定的、功能也是有局限的,但人的策劃和主觀能動性是無限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高質量的運營還能彌補空間設施的有限性,開拓出更豐富的空間利用新可能。

(責編:嚴遠、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