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國兩會,我提交了一份關於深化滬嘉合作共同打造建黨百年紀念地的建議,很快就收到了上海市政府的答復,非常欣喜。”當得知記者來自上海,全國人大代表、南湖革命紀念館宣教部副主任袁晶笑道“很親切”。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從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到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從江蘇南京雨花台到安徽合肥渡江第一船,紅色是長三角的共同基因。今年全國兩會,長三角區域如何傳承紅色資源、發揚紅色傳統、弘揚紅色文化,引發滬蘇浙皖四地的全國人大代表共鳴和熱議,積極建言獻策。
一個故事
不同側面
在今年全國兩會首場“代表通道”上,袁晶分享了“一個大黨和一條小船”的故事。十余年扎根基層傳播黨史,她長期關注紅色資源的弘揚保護,連續幾年提交建議,呼吁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背景下,開展紅色資源跨區域聯動。
圖說:全國人大代表、南湖革命紀念館宣教部副主任袁晶。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一部黨的創建史,讓上海和嘉興結下不解之緣,兩地如何共同講好黨的誕生故事?”袁晶代表建議進一步強化協調統籌,目前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正實施場館修繕改造,南湖革命紀念館也在全面改版提升,結合兩館的改造升級,對展陳內容加以豐富充實和互補銜接,既有機聯系,又各有側重,生動完整地重現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歷程。
在慶祝建黨百年的重大節點和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契機,共同傳承長三角的紅色基因,這與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黃浦區委書記杲雲的建議不謀而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還原了會議室原址,館內展陳聚焦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歷史,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主打‘紅船’精神,展現的是同一段革命歷史的不同側面。”
圖說: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黃浦區委書記杲雲。
“把長三角紅色文化打造得更成體系,既要在共享中促進融合,又要在融合中彰顯特色。”杲雲代表建議,各地要秉承“資源共享、信息共通、品牌共創、實現共贏”理念,共同講述好紅色歷史、傳播好紅色文化,同時保持優勢特色,堅持差異化發展,凸顯各地紅色文化中不同的精神內核。
一部立法
區域協作
3月3日,《上海市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條例》公開征求意見,明確提出“長三角區域協作”,推動長三角區域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的協同發展,開展紅色資源理論研究、館際交流、文藝創作、紅色旅游等活動,加強紅色資源共享共用,提升長三角區域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整體水平。
圖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 柯軍。
“地方立法對統籌整合紅色資源、打響文化品牌意義重大。”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柯軍坦言,上海的做法值得江蘇借鑒學習,南京正在開展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立法,建立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機制。
“作為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所在區,黃浦區域內有146處革命遺址遺跡,數量居全市首位,這些構成了豐富的紅色基因,奠定了豐厚的紅色底蘊,近年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向長三角地區展示。”杲雲代表認為,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步伐的加速,紅色文化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也迎來了融合發展的有利契機。
圖說:中共一大會址。
今年,中共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紅色資源理論研究備受關注。袁晶代表建議,整合長三角和國內黨史研究機構、專家資源,圍繞黨的創建史,統籌重點研究課題,統籌文物史料利用,統籌研究力量安排,共同探討建設政黨研究智庫,聯合推出一批研究成果。
勇於打破以往“分而治之”的局面,實現長三角區域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是長三角代表們的共同心聲,盼望從原來簡單疊加的“量變”,到協同發展的“質變”。
一個聯盟
資源集結
今年1月,來自上海、嘉興、南京、合肥、杭州等地的重要紅色博物館集結,成立長三角地區首個紅色博物館合作聯盟。
圖說: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公交集團客服中心副主任李祥斌。
“合肥是一塊紅色沃土。”吳山廟武裝起義舊址、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提起家鄉的紅色遺跡,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公交集團客服中心副主任李祥斌了如指掌。2019年,渡江戰役紀念館作為發起單位,與上海、江蘇等地紅色場館、紀念地合作編寫《渡江戰役紅色故事》。今年1月,渡江戰役紀念館與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南湖革命紀念館、中國共產黨杭州歷史館共同發起成立長三角地區首個紅色博物館合作聯盟。“合肥將進一步加強與長三角地區在紅色展覽上的交流和合作,渡江戰役紀念館的原創展覽《百萬雄師過大江》今年將在上海國旗館展出。”李祥斌代表希望,充分利用長三角紅色博物館合作聯盟這個平台,形成史料共享、巡展聯展的長效機制,開展互送主題展覽、黨建課程的常態活動,講好長三角紅色故事。
圖說:安徽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
疫情期間,“雲展覽”躍升熱潮。例如,安徽六安市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研究將博物館“搬”到網上,借助新媒體平台,讓公眾多角度、多元化感受“近在咫尺”的博物館,取得很好反響。袁晶代表建議,長三角聯動打造“紅色雲展”,例如滬嘉兩地合作共建中共一大會議“網上紀念館”:“有利於打破地域空間限制,更完整、系統講述和還原建黨歷程,並且創新展陳和體驗方式,開啟兩地合作建設建黨紀念地的新形式。”
一批精品
打響品牌
“以慶祝建黨百年為契機,共同挖掘紅色資源,進一步打造具有長三角標識的代表性文藝作品。”柯軍代表介紹,從“恩來精神”“雨花英烈精神”到“新四軍鐵軍精神”“淮海戰役精神”,江蘇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正積極推出一系列原創品牌劇目,今年計劃推動歌劇《周恩來》巡演。“我們和長三角地區文聯、劇協一直保持著緊密聯系,每年都會組織三省一市的藝術家採用‘文藝雙扎’的形式,傳播傳承紅色文化”。
圖說:雜技劇《戰上海》劇照。
“上海在整合國內國際優質資源、打造紅色文化精品上,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借鑒。”柯軍代表直言。在牛年央視元宵晚會,雜技節目《豐碑》驚艷全場,這段4分半鐘的節目選自雜技劇《戰上海》,從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到雜技劇《戰上海》,“上海出品”的紅色文藝作品獲得觀眾和業界的點贊,既“叫好”又“叫座”。在紅色精品藝術創作上,長三角地區成果豐碩。例如,安徽六安市著眼於校地合作,搭建紅色文化智庫,精心策劃重大紅色主題研究,創作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紅色電視劇、廣播劇、廬劇、圖書,藝術化地闡釋、傳播大別山精神。
“今年上海首部迎接建黨100周年舞台劇《紅色的起點》,正沿著中國共產黨誕生后的歷史軌跡巡演,從上海出發,途經紅船精神誕生地浙江、農村改革發源地安徽等10多個省市,計劃演出100余場。”杲雲代表期盼,長三角區域加強合作,在文學、影視、舞台、美術、音樂、群眾文藝和網絡文藝等領域推出精品力作。
一串線路
連點成面
“回眸一大歷程,尋訪百年初心,今年上海和浙江嘉興可聯合開發紅色文旅路線,共同打造‘重走一大路’初心之旅品牌項目,推動上海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等紅色文化旅游景點串點成線。”袁晶代表介紹,去年,嘉興把重點紅色旅游景區(點)從42個拓展至70個,推出了“首創之旅”“奮斗之旅”“奉獻之旅”三大主題12條精品游線路,受到游客歡迎,建議長三角聯動發展紅色研學游等,通過現場教學、紅色尋訪、社會實踐等活動,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黨員理想信念教育。
圖說:南湖革命紀念館。
通過一條條旅游線路,把長三角紅色人物、故事、地標串珠成鏈。杲雲代表介紹,依托長三角旅游推廣聯盟,黃浦區先后赴安徽、浙江、江蘇等地舉辦文旅推介活動,以多媒體形式推出多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向長三角地區展示黃浦、展示上海豐富的紅色文旅資源。“推動長三角區域城市紅色旅游合作,打造以點帶線、以線聯面、點面結合的長三角紅色旅游圈。”
“要加快推進長三角紅色旅游一體化發展。”李祥斌代表強調,通過完善長三角三省一市文化和旅游部門聯合會商協調機制,梳理長三角紅色旅游資源,制定一體化紅色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構建長三角高質量互補發展格局,提供更加優質的紅色旅游產品。“弘揚紅色傳統,建立長三角三省一市紅色旅游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