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上海奏響紅色經典,慶祝建黨百年展演季啟幕

2021年02月28日08:1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月27日晚,上海交響樂團在青年指揮家黃屹的執棒下,攜手女中音歌唱家雷鳴,以朱踐耳《唱支山歌給黨聽》和丁善德《長征交響曲》兩部老一輩作曲家的紅色經典,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紅色經典劇目展演季”的首場演出,為此次展演季重磅開幕。

早春二月,上海為慶祝建黨百年唱響贊歌。該紅色經典劇目展演季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主辦,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和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共同承辦。作為揭幕演出,本場音樂會於2月25日上午11點開票,兩小時內即告售罄,印証出上海市民對城市紅色文化的誠摯熱愛。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同時也是中國近現代音樂起源地,上海這座城市孕育和催生了大批傳唱至今經久不衰的紅色經典,從賀綠汀的《游擊隊歌》、呂其明的《紅旗頌》、瞿維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到此次演出的《唱支山歌給黨聽》《長征交響曲》,一部部被歷史銘記的扛鼎之作,記錄了黨的百年發展光輝歷程,也呈現了中國近現代音樂創作中一座座“高原”和“高峰”。

朱踐耳老先生曾長期擔任上海交響駐團作曲家直至去世。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朱踐耳用一生踐行了自己的音樂使命。他曾在《朱踐耳創作回憶錄》中回顧《唱支山歌給黨聽》的創作緣起:1963年,朱踐耳看到《人民日報》上刊登的雷鋒事跡,深受感動,特別看到雷鋒日記中引用的一首由陝西省焦平煤礦職工姚筱舟所作的小詩“唱支山歌給黨聽”時,一支清新而深情的旋律脫口而出,一氣呵成,並由任桂珍首唱。當時正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的才旦卓瑪在校園廣播裡聽到了這首歌,作為一名翻身解放農奴的女兒,覺得字字句句都唱出了自己的心聲。才旦卓瑪激動不已,找到自己的恩師王品素,要求學唱這首歌。據上音的老校友回憶,當年才旦卓瑪在琴房練唱這首歌時,常常引得過往同學駐足聆聽,傳為佳話。經過才旦卓馬的演繹,《唱支山歌給黨聽》傳遍大江南北,成為幾代人心中最為熟悉的旋律之一。

音樂會的另一部重磅之作《長征交響曲》是丁善德於1962年完成的大型音樂作品,以二萬五千裡長征為題材,歌頌了中國工農紅軍英勇頑強、機智豪邁的作風,以及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作曲家運用交響曲的形式,反映了長征這一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革命史實。更為難得的是,這部作品既遵循傳統交響樂曲式的表現原則,又被廣大群眾理解和接受,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據悉,為了創作此曲,作曲家丁善德曾多次深入當年紅軍經過的地區,最后選取了“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勝利會師”等幾個長征中有代表性的事件作為題材,運用了長征途中經過的贛南閩西地區客家山歌作為音樂素材進行創作。1961年,指揮家、上海交響老團長黃貽鈞看了老友丁善德創作的前三個樂章總譜后,大加贊賞,表示要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執棒演繹這部作品。當時,家住虹口區的黃貽鈞,為了早日熟悉總譜,每天在來回團裡的公交車上默默記譜,還多次與丁善德探討細節,分析樂曲的指揮處理,並最終指揮上海交響樂團在1962的第三屆“上海之春”上完成首演。

作曲家曾寫道:“在譜寫這一作品的漫長日子裡,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這一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偉大業績,始終是催促和激勵我努力寫好這部交響曲的強大動力。”半個多世紀以來,這部作品不僅成為音樂舞台上優秀的紅色經典,更是中國交響樂創作的裡程碑之作,林克昌、福村芳一、日本名古屋交響樂團等許多指揮家和國外樂團都曾演奏這部作品並出版唱片。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飛奪瀘定橋22勇士”之一的劉金山,正是上海交響樂團中提琴演奏員劉珈妤的爺爺。“雖然沒能有機會在爺爺生前為他演奏《長征交響曲》,但今天坐在台上給全場觀眾演奏,也是一種紀念,更是傳承共產黨人的精神。”劉珈妤說。

《長征交響曲》演奏結束后,指揮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返場加演了同樣響遍神州的《歌唱祖國》。

(責編:鄔迪、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