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四重奏首秀 向世界傳遞上海聲音

2021年02月20日09:01  來源:上觀新聞
 

兩雙高跟鞋、兩雙平底鞋,上海女子四重奏近日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迎來首秀。

第一小提琴柳鳴,是個愛哭、喜歡王者榮耀的“95”后,拉起琴來霸氣十足、充滿爆發力。第二小提琴陳家怡,短發、害羞、自律,曾夢想成為籃球運動員,演出服之外,她的衣櫃裡隻有一件正式行頭,穿遍各種場合。中提琴巴桐,是上海交響樂團的“勞模”,身兼數職卻平衡有道,是一位媽媽,更像一個超人。大提琴朱琳,是畢業於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學霸,還演過電影,是團裡的顏值擔當,也是團員們依賴的“大姐姐”。

四位年齡、個性都不相同的演奏家走到一起,希望用音樂探討當代女性身份問題。

繼承城市的音樂精神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余隆給新成立的上海女子四重奏取了個英文名“Magnolia Quartet”。Magnolia是上海市市花白玉蘭的英語。余隆希望她們繼承這座城市的音樂精神,向世界傳遞上海的聲音。

一支怎樣的四重奏,擔得起這個名字?

雖然年輕,但她們都是上海交響樂團各個聲部的首席,實力過硬。陳家怡在大三時就被上海交響樂團破格預錄取,成為上海交響樂團第二小提琴副首席。柳鳴則是首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中,唯一一位闖入決賽的中國選手。去年,她在考核中一鳴驚人,成為上海交響樂團樂隊首席。中提琴首席巴桐,最近常以獨奏家身份出現在舞台上,也讓中提琴這個“樂器灰姑娘”得到更多人矚目。而大提琴首席朱琳資歷最深,也最低調沉穩。她希望借這個全新成立的四重奏,“將曾經的積澱轉化為今天奮力一躍的翅膀”。

“她們的共同點是年輕、優秀、未來可期,都是各自領域不可多得的演奏家。”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說。“雖然她們以白玉蘭為名,但我並不希望大家對女性有一種刻板印象,好像都要用花來定義。她們有不同的個性,展現著女性不同的魅力。”

弦樂四重奏是室內樂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組合形式,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大師紛紛寫下大量傳世佳作,世界范圍內也誕生了諸如鮑羅丁室內樂團、茱莉亞弦樂四重奏、阿爾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等多支頂級四重奏樂團。四重奏憑四把弦樂器,交織出層次豐富的聲音,十分考驗成員的配合和默契。從去年9月開始,上海女子四重奏就開始為成團進行准備。巴桐說:“我們希望能積累更多近代曲目,適應觀眾審美的變化,帶來不一樣的音樂會。”

古典音樂“她”力量崛起

巧合的是,翻開上海交響樂團最近的節目單,頻頻出現女性音樂家的名字。1月27日、29日、31日三晚,上海交響樂團駐團指揮張潔敏指揮樂團和謝靜嫻、左章、王雅倫、羅維、陳薩等五位鋼琴家合作,接力演繹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

荷蘭傳記電影《指揮家》目前正在國內上映,講述世界上第一位女指揮家安東尼婭·布裡克的故事。在女性社會地位有限的20世紀20年代,從音樂廳禮賓,到站上指揮台指揮柏林愛樂樂團,安東尼婭披荊斬棘,她還創立了世界上第一支女子樂團。上海交響樂團的駐團指揮家張潔敏記得,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她在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學習的時候,指揮台還是一個被男性壟斷的世界,國內除了“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鄭小瑛,再難找出別的女指揮家。

曾經被男性佔據的指揮台上,如今有了越來越多女性指揮家的身影。張潔敏登台總是不施粉黛,一身利落的黑西裝,頭發簡簡單單挽在腦后。“指揮家沒有男女之分,隻有好壞之別。”她說。她不希望別人給她貼上“女指揮家”的標簽,唯一的評價標准隻有音樂。

同樣作為女性,周平見証了近年來“她”力量在古典音樂領域的崛起,在全球范圍內,女性正在改變古典音樂的版圖。目前,上海交響樂團女性演奏家大約佔三分之一,而這個比例正在不斷上升。每次樂團招考,周平都能看到越來越多年輕而充滿夢想的女性演奏家。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女性演奏家正在佔據樂團聲部首席等重要位置。“她們優秀、肯吃苦、有追求,我相信她們在未來可以發揮更大的力量。”

(責編:陳晨、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