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起,復旦大學在邯鄲路小區的相輝大草坪西側啟動了一項浩大的建筑工程。這項工程不僅囊括18號線地鐵復旦大學站的建設,還有100號、200號樓的復建,以及周邊建筑群的新建。近日,100號已完成結構封頂,200號也封頂在即,中華文明資源中心也將在今年全面竣工。
揭秘老建筑的前世今生
復旦大學邯鄲校區校本部的相輝大草坪西側,碧樹環繞一組正在施工中的建筑,位於正中的那棟,就是200號樓。在它兩側,分別是100號(相伯堂)和300號(蔡冠深人文館)。
200號落成於1922年的春天。時任復旦大學校長李登輝先生親自前往南洋募捐,獲得華人簡照南、簡玉階兄弟的響應出資,得以建成,因此,200號樓最早又名“簡公堂”。當時的200號坐西向東,為二層磚木結構,中式大屋頂與西式牆身相結合,飛閣流丹、氣象萬千,是復旦最大最宏麗的建筑,自然成為學校的中心,名人薈萃、活動豐富。
說起200號的設計者,頗有一番來歷——他是在中國建筑史上留下重要印跡的美國建筑大師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1954)。
民國初年,中國建筑設計領域正在進行著由官方主導的“中國固有之形式”運動,即在大型公共建筑設計上倡導復古主義的民族形式風格,其最核心的陣地就在南京、上海等長江流域城市中。同一時期,亨利·墨菲在中國建筑實踐領域聲名鵲起。
亨利·墨菲畢業於耶魯大學,和李登輝先生是校友。南京中山陵和廣州中山紀念堂的設計師呂彥直先生,也曾經給他做過助手。除復旦200號以外,亨利·墨菲還主持規劃過清華學堂、燕京大學、金陵女子大學、長沙雅禮醫學院等多所校園主要建筑。
然而,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日軍飛機對復旦校園狂轟濫炸。第一宿舍、體育館被夷為平地,200號樓的屋頂也被炸飛,內部設施損毀嚴重。后來,復旦整體西遷重慶北碚,日軍和汪偽政權先后在復旦原校區創辦“維新學院”和“國立上海大學”,隻以灰瓦覆蓋、略事修葺。200號樓昔日的輝煌,不復存在。
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復旦師生陸續遷回上海。1946年,為了紀念最初的捐贈人簡照南兄弟,200號樓改名為“照南堂”。解放后,全校建筑統一命名改編,照南堂也隨之更名為200號,稱呼沿用至今。
而根據1937年日軍侵略前的史料圖片顯示,100號的建筑風格與200號類似,也曾飛檐翹角、古色古香,但同樣毀於日軍炮火,幾經簡單修繕,終不復當年風採。
建國后的100號、200號,成為復旦教學科研的重要建筑,歷經多個院系和單位使用,內部也多次改造。1984年開始,國家文物局與復旦大學合作培養文博人才,后又與復旦大學共建中國第一個文博學院,為學校提供了專項基建經費和人才培養經費。上世紀90年代初,200號正由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使用,文博系利用該項經費,對200號進行了復建前的最后一次修繕。
現代化地鐵融入古朴校園
早在2005年百年校慶時,復旦大學就曾有建設復旦博物苑的計劃,希望改造利用這些老建筑群建設復旦博物苑。當年,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系主任陸建鬆提出,希望保留該片歷史建筑區,作為歷史文物展覽空間。“這裡是復旦的‘根’。”他說。學校採納了他的意見,讓他指導750號樓(原經濟學院辦公樓、現校史館)改建,並負責校史館展覽的籌建。同樣是在2005年,蔡冠深校董捐資對300號進行了復建。
多年后,復旦博物苑中的100號、200號日益老化。正逢上海市推出軌道交通18號線一期工程,途徑復旦,學校最終決定結合地鐵施工來一起開展地上建筑的復建事宜。
作為該項目的主要參與者,陸建鬆回憶稱,整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為此專門舉行兩次專家論証會進行研討,梳理其中諸多難題。
首先,按照原先規劃的地鐵線路,地鐵途經相輝大草坪歷史風貌保護區,會影響相輝堂、子彬院、校史館,而這三座建筑同為楊浦區文物保護單位和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經過調整方案,地鐵線路繞開了以上特殊地段和保護建筑,對復旦歷史風貌的保護做到最佳。
此外,由於校園西側有地下箱涵(原走馬塘)貫穿基地,地鐵站廳建設還需避開箱涵,因此地鐵站廳與 100 號、200 號形成並不平行的布局,工程建設難度較大。
又鑒於2018年左右,上海市為保護歷史文化建筑,規定50年以上保護較好的歷史建筑不能隨意拆除,有文物保護專家提出先平移100號、200號、再修地鐵、再平移原位的方案。
“但實際上,復旦從北碚回遷上海之后,100號、200號就已經不是最初的樣子了。”陸建鬆強調,經勘探,復建前的200號樓,僅牆基和部分牆體是墨菲時期的,屋頂和內部早已面目全非。他向政府和專家建議,不如借此機會復建兩座老建筑,還原為1937年前的真正原貌,最初的建筑構件可保留再利用,建成后,可將建筑各歷史階段照片公開展覽。最終,該方案得到一致認可並通過。
盡管由於時間跨度太大,加之戰火不斷、歷史變遷,100號、200號的建筑資料留存較少,但實際復建過程依然遵循了最大程度還原歷史的原則。
“我們進行了詳細的歷史考証,利用歷史圖像、文字檔案、同時期同類型建筑作為參考,從整體造型和細部處理來把握建筑風格。專業房屋檢測機構還對老建筑進行了全套正規檢測,相關報告和圖紙也作為復原的部分依據。最后究竟要復原到什麼程度,都經過專家論証。”校基建處高級工程師路坦說。
復建過程中,施工單位非常小心地對原建筑進行卸解,把牆體、屋頂等一些大的構件整體切割、打包並妥善存放。卸解下來的材料則會被最大程度再利用,例如舊牆磚仍會被用作外牆裝飾,以盡量恢復歷史原貌。
此外,如何讓現代化的地鐵功能融入古朴的校園建筑群落,也面臨不少技術性難題。“18號線復旦大學站結構相當復雜,地下一共四層,已經造了三四年。而地上建筑必須在地下部分完成的情況下再動工,實現樁位的匹配。”路坦介紹。
中華文明資源中心將在這裡建成
在進行整體規劃時,學校還關注到原來該片建筑群功能、定位不清晰,既有教學、又有后勤保障,因此特別進行了功能調整和梳理。經過此次修復重建工程,整片區域重新規劃,將建設“中華文明資源中心”。
按照規劃設計,整個中華文明資源中心片區的建筑,將圍繞兩個“界面”展開:
第一界面,即環繞相輝大草坪的100 號、200 號、300號和相輝堂、校史館。
第二界面,則由后排新建建筑組成。這一界面的建筑將採用青磚立面的建筑風格,低調內斂,高度經規劃和文物部門嚴格審定,全部隱於草坪周邊歷史建筑和還建建筑之后,在新老建筑之間形成有機的對話。
“我們不僅希望尊重歷史,讓老建筑恢復原貌,也希望讓它們在新的歷史階段,發揮新的功能。”陸建鬆表示,未來我們將有機會在這裡看到各類展覽、文物、檔案、科技創新成果等。預計再過一年左右,100號、200號就能攜手新伙伴與大家正式見面。(傅文婧、通訊員殷夢昊、溫瑞琪、金雨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