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絡春晚上 清華上海校友會藝術團一曲合唱成焦點

2021年02月07日09:17  來源:上觀新聞
 

老爺爺老奶奶,清華、校友、央視、上海。這幾個關鍵詞所涵蓋的一夜“唱”紅團隊,成了全國電視觀眾矚目的焦點——

日前播出的2021年央視網絡春晚,清華大學上海校友會藝術團獻演《同一個少年》串燒合唱,爺爺奶奶們齊刷刷卷起襯衫袖子的一剎那,年齡感消失了,生命的熱力四射。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隻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爺爺奶奶們滿懷自信笑容、跟著音樂律動唱出“錯齡”歌詞時,滿場滿屏沸騰。繼而,為不老的他們與不變的青春情懷感動。

老人們如何駕馭央視網絡春晚出的“跨齡”演繹流行歌曲難題?記者撥通清華大學上海校友會藝術團團長、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劉西拉的電話。

疫情下的嚴冬集體赴京

自2008年成立以來,這個由爺爺奶奶輩的音樂愛好者組成的合唱團已經登上過許多舞台,他們的單曲“刷屏”已久,說他們是“網紅合唱團”,也並不為過。

但這一次,在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肆虐之時,平均年齡高達74.5歲的幾十位團員要在嚴冬季節集體出動,從上海趕赴北京錄制現場,著實不容易。

劉西拉告訴記者,出發前,團員們安撫好家中小輩,做足出門准備,備好口罩、洗手液等防疫用品,還事先做功課查清楚哪些地方是高、中風險區。

抵達北京已是深夜,爺爺奶奶們難免疲憊。但第二天排練時,團員們個個都恢復了狀態。漫長的化妝、彩排、等待錄制的時間裡,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

工作人員聽得眼睛發亮

上央視網絡春晚,唱什麼?曲目除了沉靜舒緩的《同一首歌》之外,編導的想法是抗擊疫情的當下,需要一點輕鬆、活潑與振奮,於是請老人們試一試年輕群體中流行的“時代曲”《少年》。聽到《少年》的旋律,大家第一反應是好聽,可歌曲充滿青春律動的風格,又讓他們覺得“太不尋常”。“說實話,這是一首流行歌曲,和我們年輕時唱的歌差別比較大。”劉西拉告訴記者,團員們大都出生於抗戰時期,在學校裡唱的都是《畢業歌》這樣的歌曲。上大學后,新中國建設正處於困難時期,亟需大批人才,團員們和當時許許多多的大學生一樣,喊起了響亮的口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幾十年后,在央視舞台上演繹的這一曲,風格與團員們慣常演唱的歌曲不同,但“邊唱邊找感覺”,這群古稀清華人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領悟了歌曲的內涵。

“眼前這個少年/還是最初那張臉/面前再多艱險不退卻……”團員們豁然開朗——這歌詞雖然是為年輕人寫的,可同時不也對得上當年走出清華園時還稚嫩的自己,不也是在講述“初心”的故事嗎?爺爺奶奶們驚喜地發現,原來現在年輕人喜歡的,也正是自己所感同身受的。

“尤其是那兩句英文歌詞,‘Say never never give up/Like a fire’,說的是永不放棄,要燃燒起生命的火焰,這和我們從小便堅定的信念和理想有共通之處。”劉西拉說。

排練時,一旁的工作人員聽得眼睛發亮,有的工作人員眼裡竟然泛起了淚花。大家更有信心,把《少年》演繹好,唱出他們的時代和現在的時代所共有的、共同需要的一種生命熱力與自信精神。

表演中,前半部分《同一首歌》片段演唱完畢后,團員們紛紛挽起了袖口,在音樂的律動聲中開唱《少年》,現場也隨之爆發出比之前更響亮的呼喊和掌聲。網友評論說,“挽袖口這個動作,真是神來之筆”。

劉西拉告訴記者,這個動作代表著“不忘初心,擼起袖子加油干”,是排練場上轉換曲風的當口,大家共同感受到需要釋放的一種情緒,也就順手一起表現了出來。

這次的辛苦,值了!

這幾天,劉西拉和團員們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很多人看到了他們的表演,紛紛打來電話,表達激動和感動。網絡上,合唱團的表演視頻下方評論區也熱鬧非凡。強烈的反響讓劉西拉和團員們感慨,這次的辛苦,值了!

團裡最年長的“老大哥”程不時,出生於1930年。他更為人所知的身份是中國第一代大飛機“運10”的副總設計師和大飛機C919的專家組成員。朱鳳蓉和張利興是團內的一對“將軍夫妻”。從清華畢業后,張利興奔赴新疆馬蘭核試驗基地,朱鳳蓉選擇追隨愛人和理想。夫妻二人直到退休幾年后才從基地返回故鄉。團長劉西拉和妻子陳陳是合唱團的骨干,更是交大的“模范夫妻”。改革開放后,他們成為第一對雙雙取得博士學位后從美國回國的夫妻。

有人說,清華大學上海校友藝術團“藏龍臥虎”,那些在各自領域深耕一輩子的專家,如今用歌唱的形式,繼續表達著他們對祖國、對人民的愛。“不需要你知道我,不渴望你記得我,我把青春獻給祖國的山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國不會忘記我……”這首《祖國不會忘記》就是他們的內心寫照。

(責編:陳晨、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