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孩子的心靈窗戶,近年來,上海對於兒童近視防控的力度持續加大:學校教室燈光改造、建立兒童屈光發育檔案、課桌椅配置改善和制訂實施簿冊新標准、增加學生戶外活動時間……
在上海,這場“視力保衛戰”已打響。青少年近視防控“上海方案”,正在用心守護一座城市未來的光明和希望。
非常時期:多渠道宣教護眼知識
去年,疫情突如其來,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及時出台了《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本市中小學網絡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學校切實落實在線教學的相關要求,合理安排線上教學的作息時間,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和生活習慣,注意用眼衛生,科學用眼,引導家長配合共同保障學生用眼健康。
具體內容包括:各區和學校科學制定方案,控制在線教學時長。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指導學生利用課間20分鐘時間穿插眼保健操、望遠、室內或其他安全區域體育運動、勞動教育﹔遇到因網絡卡頓等原因導致視頻信號不佳、圖像不清時,應當暫停線上教學活動以保護學生視力﹔學校要指導家長科學設置在線教育的環境和條件,盡可能使用屏幕大、清晰度高、對學生視力影響較小的設備,緩解用眼疲勞﹔學校應當注意家校配合共同保障學生用眼健康。學生休息時段不使用電子設備﹔加強學生愛眼護眼教育,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確保睡眠時間﹔科學安排室內活動或體育鍛煉,通過鍛煉舒展全身。鼓勵家長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多利用陽台、庭院晒太陽,但要避免眼睛直視太陽等。
持續的宣教,是促進習慣養成的一種方式,上海市學生活動管理中心通過創建學校近視防控資源包、編制學校近視防控宣教課件,將近視防控的資源利用線上展示平台、微信公眾號等平台,同時面向全市各校發放近視防控主題海報和宣傳品(標准對數視力表),提供學校開展健康教育使用。此外,通過網上知識競答、“近視防控”海報征集活動等形式,以多途徑、多形式普及近視防控知識,提升學生健康素養。
金山區開展了很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健康教育活動:近視防控海報征集活動、近視防控“申”聲入耳童音朗朗說健康線上朗讀活動,“我的眼睛我愛護”“申”採飛揚我的青春與健康做伴線上演講等一系列宣教活動加深了學生對近視防控的意識,從我出發,愛眼護眼。同時,金山區還開展了健康教育網上知識競賽,通過網上答題的形式,加強學生對近視防控等健康知識的認知和普及。學校利用醫教結合平台,開展專業講座,普及家長意識,形成家、校、生、醫、社等多主體的合力,共同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
科學研究:建立健全近視防控標准與技術
改造教室照明,是學校近視防控的重要一環。2020年2月,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委托教育技術裝備中心、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國家燈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部門制定並經審批后發布了《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教室照明設計規范》,該標准的頒布將促進上海市中小學校及幼兒園進一步建立完善科學、規范的教室光環境,為學生視力不良率的有效控制提供制度保障支持。除此之外,全市各區也積極改善和優化教室視覺環境,改善教學設施和條件。嘉定區配合衛生部門每年對學校進行環境衛生監測,通過對課桌椅、黑板、教室採光、照明等項目進行監測評估,明確學校教學環境和設施的綜合衛生狀況,根據監測結果及時加以改善。通過近幾年的整改,各校採光照明等主要指標達標率逐年上升。
在徐匯區,各學校全部採用符合標准的可調節課桌椅,同時,每學期對學生課桌椅高度進行個性化調整,使其適應每個學生的生長發育變化。此外,為學生提供符合用眼衛生要求的燈光照度,嚴格按照中小學校建設標准,對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等採光和照明進行調整和校正改造,2019年和2020年,徐匯區共計投入1100多萬元用於教室的照明設備改造和更新,使其符合教室採光照度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向陽小學開展了教室智能照明燈光的改造試點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此外,為了讓各學校更好地對教室燈光照度進行監測,徐匯區教育系統還為各學校採購了電子照度儀,中小學每校區配備兩個、幼兒園每校區配備一個,並開展了照度儀使用培訓,使學校可以隨時監測教室的採光情況,及時對不符合要求的教室照明進行調整。
一增一減:強化近視防控源頭治理措施
我國近視眼防控的國家戰略的特點是“一增一減”。“一增”指的是增加戶外運動時間,強調學生每天保持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的連續戶外運動時間﹔“一減”即減少學生的學習負擔。
在中小學全面實行每周“三課二操二活動”的基礎上,上海明確了小學一到三年級每周實施“四課二操二活動”標准,小學四到五年級有序推進的要求﹔保障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以上戶外活動,同時,有序組織和督促學生在課間時到室外活動,全面實施學校體育家庭作業制度。
嘉定區的中小學每天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強化課間跑,確保中小學生每天校園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不少學校開始實施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利用每天放學后、周末及寒暑假等時間開展課余訓練,為有體育運動興趣愛好和發展潛力的學生創造運動條件掌握2項體育運動技能,提倡中小學生每天在校外接觸自然光時間1小時以上。
和“一增”相輔相成的,是“一減”。減少學生的學習負擔,各方一起努力,出謀劃策。
上海市教委對疫情期間中小學在線教育進行總體部署,結合在線教育特點,優先利用現有的紙質學習材料布置作業,盡量避免在電子設備上做作業。同時,依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與各學科在線教育規律,精心設計作業,合理控制總量,原則上在線教育期間的作業量為線下教學作業量的1/2左右。
閔行區要求同一備課組統一作業,班主任做好班級每日作業總量的統籌與協調工作,保証學生每日作業時間不超過1.5小時。在作業上落實完全紙質化,避免學生因機械性作業及電子作業導致用眼過度。
鬆江區則對考試的科目與次數進行嚴格的控制,限制課后作業量。督促學校嚴格執行學科教學學時,不佔用節假日、雙休日和寒暑假組織學生上課。學校統籌學生的家庭作業時間,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60分鐘以內;初中各年級不超過90分鐘。
家校攜手:探索共防模式
近視防控,不僅學校要抓,教育部門要抓,更要依靠家庭的力量。孩子的視力問題,是關系一個家庭未來的問題,家庭同樣也是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必不可少的環節。上海各區指導學校、幼兒園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家長進行宣傳,爭取家長對學生視力保護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扭轉“一切為成績讓路”的固有思維,既是保護學生的需要,也是扭轉家長教育觀念、推動教改進一步深入的需要。
在新冠疫情居家線上學習期間,徐匯區通過線上“超級家長會”的形式,邀請市級眼防專家和眼科專家,與家長座談近視防控知識和線上居家學習期間用眼護眼知識,在家長中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和好評。同時通過教育微信公眾號平台,制作各類近視防控知識微信推送文,通過每月轉發各類近視防控微信推送,不間斷對家長開展近視防控教育宣傳。
鬆江區通過家長會、家長信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傳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知識和方法,指導和督促家長為學生提供有利於視力保護的學習環境、控制學生近距離用眼時間(看書、寫字、看電視、用計算機時間達45分鐘,應休息10-15分鐘時間)、及時糾正不良的用眼衛生習慣、視力下降時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
2020年全國愛眼日期間,嘉定區教育局聯合區疾控中心拍攝近視防控宣傳片和互動直播課題,通過嘉定區融媒體中心線上直播形式面向全區約8.8萬名學生及家長開展直播宣傳活動,呼吁全社會一起關注孩子眼健康。2020年10月底,發放10萬余份近視防控宣傳物料,向兒童青少年及家長宣傳近視防控知識,呼吁家長關注孩子眼健康。每年暑假期間,下發嘉定區學生暑期近視眼防治倡議書,指導學生在暑假期間根據倡議書內容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